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突然理解了体制派 -- 笑不拾

共:💬368 🌺2919 🌵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是个没法回避的问题。

        大大影响了人们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 家园 总有很多人说中国人被洗脑

        然而中国人思想的多元化傲视全球,各种大相径庭的对立

        总有很多人说美国人不会被洗脑

        然而美国人的思想方式,真的很接近

        通宝推:高中三年,盲人摸象,
      • 家园 我以前也是大致这么认为,现在觉得太森破

        首先,"体制派"如果是利益导向的,那么为什么米国人没有那么多呢?难道说米国屁民的利益和她的体制的重合度不够,这样的结论,当然是荒谬的。米国作为世界领袖,其实是最有条件使她的体制和屁民的利益高度重合的,因为她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收取领袖红利,来收买屁民。

        也有人说,其实米国人体制派才多呢,人人都被微波了。这个当然也有可能,传统上米国人在意识形态上,的确比较主流单一。但是,一个重要的现象是,米国人在具体事物上,却又是出了名的"不信任体制",甚至有防火,防盗,防政府的觉悟。这个,和中国体制派屁民,还是有不同的。

        中国中心论,也不太靠谱。比如我,在对外宣教时,还是非常中国中心的。华夷之辨,而且也和切身利益相关。但是,对内讨论,比如说河里,强调中国中心,似乎有些意义不大。

        倒还是传统社会的集体主义,和个人在自然经济环境中的虚弱,比较说的过去。

        换句话说,"体制派"就是吊丝版的"朕即国家"。

        • 家园 欧美的体制派是对资本的崇拜服从,不是对政府。

          欧美的体制派是对资本的崇拜服从,不是对政府。 欧美民众防政府的心态就是欧美体制派的精神内核之一。

          自我中心这是任何本体开始思索的基本出发点,和真假对错没任何关系。 不是因为我对,我好才以我为中心。 而是除”我“之外,并无其它利益。连土著文化实在没啥好自夸的,也要将自我文化放到核心,优先地位。 这个本我意识就像物体的凝聚力,对物体整个的动量不会带来任何变化,但没了弱了,物体自己就散架了。

          上面dafemren河友的两条,第一条可以简化为“体制派”笨,不评价。 第二条是如你所说,利益所在,不知道为什么解释为感情所在。

          • 家园 那中国的体制派是对本土官僚资本的崇拜服从

            顺便也对其的制造者和被制作者进行赞颂和跟随,被其无所不能的权威所折服。

            目前的官僚资本还是有其先进性,有自我节制和进化的一面, 能分润利益给下层百姓, 能有长期规划和行动力, 有民族主义,对欧美工业金融资本和中东石油资本保持警惕防守,不被巨额纯利润所腐蚀,缺点是封闭性封建性。

            如果本土的官僚资本 ,进化成日本式或者韩国式的财阀资本 , 不知道在中国特点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家园 西方的体制,看来比较高级

            西方的体制,看来比较高级。到了意识形态阶段了,

            而且还在不久前,大获全胜,一统江湖。几乎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本体意识,的确不用过于强调。朴实价值么,不正自明。

            最近开始,遭到原教挑战,可能显性的西方体制派也会越来越多呢。

        • 家园 比如从小宣传的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伟大

          各种文宣,那肯定是打小就相信的, 深铭在内心的,就是现在那个老外和我白呼 中西文化优劣性,我自然本能的为中国文化而辩护。

          但是我们毕竟看过那么多 经历那么多, 有比较,那么多事实摆那边, 所以理智和情感是对立的,这个时候就很难过了

          美欧的意识形态还是很牛逼的,主要是自然而然的内生而出的,从希腊罗马经过文艺复习一路传承下来,单是经济学社会学上左有马恩列和凯恩斯,右有奥地利和新制度学派, 非常精密复杂完善, 还有基督教的加持, 所以很难推翻驳斥,占据道德和理论高位。

          一个问题, 比如中国应该有中国的自己的基本经济学理论模型吗 ?我觉得应该有, 至少经济学的基本经济假设 很多情况不是普世性的, 有不适应中国人的地方, 中国人的消费模式审美观价值观甚至饮食习惯都和欧美不同,但是你要建构中国经济学, 还得用西方经济学那套逻辑方式和语言模式来阐明。

          美国体制是另外一回事了,很多弊端 ,老百姓还是有这个分辨能力。但是不管怎么样, 其法理法统理论基本明白清楚 在实际生活里经历数百年经济起伏而不见衰亡迹象, 生命力还是很旺盛的。

          中国的意识形态就一言难尽了, 可以说外部部分引进嫁接到儒道本体上,前几十年在低经济水平上 还可以勉强hold得住,但是到比较复杂比较精细的经济情况下加上现代互联网时代,很难有说服力,特别对底层人民。

          中国的政府体制也是很难说清楚,优胜之处已经很多人包括河里大牛陈经等阐明了不少。 但是其理论来源法统法理目前还没有人解释清楚, 基本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经济危机也是一波波的来考验。 尽管我充满信心,大不了退回去过9898年的生活,没有手机也无所谓的, 但是下一代人已经和我们这代不一样了。

          • 家园 恩,你是在说经历的重要性

            比较认同。

            但是,经历也可能有促进"体制派"的作用。如果"体制派"是集体主义的体现的话,它除了束缚个人自由之外,也有"温情默默"的人文关怀,和提供实际保护的作用。这个,对"无情"社会中的渺小个人,还是有吸引的。

            当然,重要的是,是第一还是第三层次的社会主义。即古代中国,还是现在欧洲的区别。

            • 家园 所以我说体制对海归派是非常微妙的。

              和台湾香港不同,那里 海归派是大受欢迎,你不拿个欧美的博士学位都不好意思当部长最高长官 ,怎么也得学贯中西哪怕就是学会皮毛的态度 。

              国内体制内外对海归还是抱有比较复杂微妙甚至有点歧视的态度,海归派的上层天花板不比你留在欧美日少。

              有点扯远了, 比如中国语境里 ,集体主义是很强势的,欧美就非常不同。 比如我看了很多底层文化比如传销甚至色情服务的视频, 比较搞笑的是,很多不约而同用了部队的训练模式,强情感的人情亲情灌输,这种更偏向集体主义。 而欧美式的传销比如vw之类都用声势浩大的大场面和利润逻辑推理来利诱说服你,更偏向个人主义 。

              • 家园 海归,在某种程度上

                有意思

                但是,海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不能完全抛弃东方式的集体温暖的一种价值趋向吧?

                比如说,为祖国做贡献,感觉上要比只顾自己出人投递要更亲切一些。

              • 家园 这点与日本有点相似

                据说日本也对海归派反感,几乎当成日奸。不过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那是比宇宙国还要旺盛的,恨不得把自己当成外星人,所以比较另类,不可以常理视之。

                其他发达国家好像对海外经历比较淡泊,无所谓或褒或贬的现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