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自干五的反文革原因 -- 熊皮帽子近卫军

共:💬45 🌺14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马克思的时代尚未产生完整的福利制度

                  在美国,即使失业,也有林林总总的社会保障,可以保证美国无产阶级的基本生活。事实上,在美国失业和在中国失业是完全两种概念。

                  得益于强大的福利体系,国家已经不是马克思原先见到的那种“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了,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财富的逆向转移——从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转移。

                  那么美国资产阶级在中国赚的钱,有一部分是间接转移到了美国无产阶级的手中,这种转移是美国法律和税收体系所保证的。从一开始,中国无产阶级就和美国无产阶级站在了不一样的起跑线上,甚至于美国无产阶级在间接剥削中国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的应对之策,无非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福利体系,那么最终中美的对抗,就会演变成国家福利体系的对抗。

      • 家园 就我个人感觉,自干五其实是一个混合体

        包括以下几类人:

        1.民族主义者

        2.原教旨马克思主义者

        3.部分极右翼,纳粹崇拜者

        4.部分皇汉(3和4其实并不一致)

        5.单纯对贪官污吏,社会现实不满者。

        6.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对苏联解体后的惨状记忆犹新,所以这部分抵制内外资本私有化的态度最为坚决

        其实自干五也相当复杂,各自价值取向,但是正是由于中国现在仍未能有效地摆脱生存危机(中国现在对内外宣传有点当年日本内外宣传的味道),所以这几类人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如果中国未来生存危机解决了,这几类人必定分裂。

        我以前有贴子里提过一个提法:毛伟大,是因为毛能够把共产主义这种普世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结合起来,民族主义本身就是狭隘的,而普世主义一旦操作不好,就是大而无当,一地鸡毛(参看现在欧洲),所以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美国民主主义和盎格鲁萨克逊本位主义结合得最完美,是整个世界的典范,苏联是把共产主义和俄罗斯传统沙文主义结合起来的产物,而中国也是成功地把共产主义和传统中华民族主义结果起来。如果普世主义没有民族主义为骨做支撑,普世主义就不能长久,必然会转变为民粹甚至一盘散沙(比如香港和台湾),而民族主义没有普世主义做引导,必然会转化为沙文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比如日本和德国)。毛的成就在于社会主义成功中国化,把中国变成一个以社会主义为表,民族主义为里国家,当然,我觉得毛超出了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因为哪怕最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也未必敢在建国初就去朝鲜和美国人打,哪怕是最激进的共产主义者也未必敢用WG这种激进方式来教育人民。

        做个预言,未来中国的极左和极右翼都会把毛作为自己的图腾。

        通宝推:杨微粒,
        • 家园 这个混合体实际已经走上分裂

          就我最近一段的观察而言,我觉得这个混合体内部已经有很多彼此分道扬镳了。

          应该说,用自干五这个词表述可能不太确切,因为有些人可能自始至终就不认同自干五这个头衔。但这样一个有着共同敌人(某些自由主义右派、现在所谓的公知等)的混合体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在中国右翼自由主义思潮鼎盛的时候彼此声援,共同反抗对面舆论的侵袭,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右翼思潮一定程度上的退潮,以及大家讨论交流的深入,这个混合体内部彼此间的分歧已经比较明显了。尤其可能表现在对现在政府的态度上(中修中帝或者别的什么),对前后三十年的认知上(反思文革与反思改开)的分歧,许多论坛都表现出这种情况了,昔日隐约有一致对外默契的人纷纷走向分裂。

          我记得本坛的铸剑几年前也发过一个讲述类似内容的帖子。他将网上的人大致分为三类,左派,体制右派和自由右派,以前是左派与体制右派联合对抗自由右派的意识形态侵袭,现今则是前两者的分裂。固然实际情况更复杂些,不过这个意思大体是差不多的。

          另外你说极左和极右都会打出毛旗,我觉得这个用词不太确切。你说的极左和极右定义与国际上的应该差不多,但是中国情况不同,中国的自由主义极右们(比如一些民运之类),恐怕永远都不会挂出毛旗。而那些由极端的民族主义等发展出来的极右(这个更符合国际定义),情况恐怕不好说,里面的有些人受最近这些年的国学热影响(当然也有自己朴素的历史、文化、民族自豪感),而自己又缺乏对文化与传统的理性而深刻的审视与思考(后面这是我自己加进来的,或许只是偏见),对毛的批儒批孔是相当没有好感的,他们也不大可能把毛及毛思想作为图腾。

          • 家园 自由主义的名号也是可以和主席结合的。

            http://www.guancha.cn/LiuXiaoFeng/2013_05_17_145259.shtml

            • 家园 这篇演讲稿倒是记得,抛出的国父论当初引起不小风波啊

              不过我觉得他这演讲属于想到哪说到哪,谈了几个问题,但是没有明显贯穿的主线。

              倒是最后几段涉及对毛泽东的评价,在右派中引起的批评声音很大啊。刘小枫近几年来对自由主义(者)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吧。

              国内现在的自由主义者们似乎多数并不认同新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法统的继承,他们对后三十年执政党批评的同时,对前三十年的批判更甚(专制、独裁等等)。所以我觉得他们恐怕不会打出毛旗。

              当然,就民主与自由本身的概念来说,这与毛并不是必然矛盾的,不过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并不是现在的自由主义者们,而是(新)左派们。

          • 家园 我和大家对极左和极右的分野有所区别

            我的划分是按西方标准来的:左翼-普世主义,右翼民族主义。

            当代中国右翼自由主义一派其实是被给西方资本代言的汉奸一派给绑架了,现在批着右派皮的汉奸对内清洗是十分残酷的,一般来说,右派是资本代言人,而中国的右派代言的的却是外国资本,真正为中国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中国民族资本计的右派基本上都不容于这个阵营。简而言之,现在中国没有右翼,只有左派和批着右派皮的汉奸,而毛时代到现在为止,左派都是普世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的复合体。当汉奸一派随着中国走出生存危机,自然而然消失的时候,左派的普世主义和民族主义必然分裂。

            我举一个有意思的类比:KMT,大家现在都骂KMT卖国,但是西方同样也不喜欢KMT,外国很多资料里都称KMT是一个“Nationalist regime”即民族主义政权,KMT确实是以民族主义起家的,而KMT执掌中国时,亚洲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欧洲的殖民者尤其是英法的统治下,所以英法对KMT是必然相当戒备,因为KMT即使再软弱,它也是一个民族主义政权,有相当强的示范作用,所以抗战中英法和中国的很多问题和麻烦(比如有关远征军的问题)的源头都在这里。而TG的崛起是有一定苏联背景的,所以这就成为KMT舆论攻击TG的一个重要借口,我们现在解读国共纷争,都认为是民族国家发展道路之争,但是如果放到当年的大背景下,大家都会认为那是民族主义和卖国者的斗争。如果不是TG在抗战中奋战保卫民族利益,KMT消极抗战失去人心,世人是不是都会继续相信国共纷争不是发展道路之争而是民族主义和卖国者的斗争呢?

            国共纷争是一场披着民族主义和卖国者的斗争皮的发展道路之争。

            而现在左右之争是一场披着发展道路之争皮的民族主义和卖国者的斗争。

            现在世界上很多民族主义和叛国者的斗争都披着左右之争这层皮,近的如香港,远的如乌克兰,毕竟左右之争现在是个时髦物啊。

            • 家园 国民党不但有过苏联,还有过日本美国英国背景

              若真要仔细论民族主义味道,恐怕并不比TG多多少吧?

              国民党的民族主义不过是欺软怕硬的民族主义,对弱于汉人的苗人藏人等少数民族那才是欺诈压迫。对英美帝国主义,他们脊梁啥时硬过?

            • 家园 有一句党八股很有意思

              这些年不提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

            • 家园 同意,表里的区分并不重要,二者的转换取决于主要矛盾的变化

              苏联倒下之后,西方世界,主要是美国出于整合各个山头的目的,需要一个新的共同敌人,于是基辛格发表《文明的冲突》,实际上宣告了意识形态纷争时代的落幕,以及种族斗争和丛林法则再次成为里层世界的主旋律。

              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不过是上面那种论调的变种,都想塑造一个分量足以媲美前苏联的对手,以便维持美欧统治世界的旧秩序。

              其实西方大可不必这么拐弯抹角,祭出“儒家文明”,“黄种人”等等高大上的,西方民众不太感冒的抽象概念来凝聚共识,他们只要像默克尔和奥巴马那样说大白话就好了,事关切身利益,西方民众一定会群起响应的。

              默克尔——印度人不应该吃两顿饭和中国人不应该喝牛奶

              德国总理默克尔不象许多(研究)社会(发展的)政治家一样把食品价格飞涨主要归咎于日渐增长的生物燃料。“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健全的农业政策’。”她在萨克森州福莱堡市举行的(世界/德国)第一座第二代生物燃料精炼厂的落成典礼上如是说。(她还指出)另一个原因是对发展中国家饮食习惯的改变没有足够的预测。

              “比如,现在有三亿印度人一天吃两顿饭,”莫克尔说,“和以前相比突然间双倍的食物被消耗掉,再加上十亿中国人开始喝牛奶,这当然会改变我们的牛奶和其它(食品)的消费比例。”这位基民盟领导人在谈到欧洲农业市场的时候说

              奥巴马——地球无法负担中国人过上美国人的生活

              据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人》报4月16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5日在白宫接受了“澳大利亚电视台”的专访。奥巴马说:“如果中国居民也像澳大利亚人、美国人现在这样生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此后,奥巴马的这番言论在华人世界掀起轩然大波。

                  

              “这个星球无法承受”

                  

              在“澳大利亚电视台”官网上,奥巴马的原话如下:“……if over a billion Chinese citizens have the same living patterns as Australians and Americans do right now then all of us are in for a very miserable time, the planet just can’t sustain it, so they understand that they’ve got to make a decision about a new model that is more sustainable that allows them to pursue the economic growth that they’re pursu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dealing with thes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这段话可译为:“如果超过十亿的中国居民也像澳大利亚人、美国人现在这样生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因为那是这个星球所无法承受的。所以中国领导人会理解,他们不得不做出决定去采取一个新的、更可持续的模式,使得他们在追求他们想要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应对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挑战。”

                  

              《澳大利亚人》报文章称,奥巴马显然认为,中国人不应过上和澳大利亚人、美国人一样的生活,因为这样会消耗更多的电能,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他希望中国人都坐公共汽车,而不是像美国人一样过日子。

                  

              海外华人表示气愤

                  

              随后,奥巴马的这番言论迅速在海外华人中流传开来,各国的华人纷纷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北美的未名空间论坛、万维读者论坛、德国萍聚论坛等海外华人论坛上,很多网友对奥巴马的观点表示不平和气愤。署名“战斗祥云”的网友在北美未名空间论坛上说:“美国的发展已在全球各地掠夺了大量的资源,现在对中国的发展妄加指责,如果要让地球人过上好日子,美国人最好自己先去过低消费的日子。”

                  

              相当多的网友认为,奥巴马的观点代表了美国极为自私的心理,自己富裕可以,别的国家要过富裕生活,如果影响了美国人的富裕生活就不行。还有很多网友对作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说出这样的话表示失望,称美国拿走了大部分的资源,现在中国为了发展,拿了一点点,美国就开始反对,不像一个标榜民主的国家总统所为。

              • 家园 还有点矛盾论的认识

                还算不错。

                可惜认识论差点。

                《文明的冲突》是一个小方面,大方面是新自由主义的流行。

                文明的冲突算的卦,很不准的地方当时就有人说。包括伊斯兰全球运动在内,意识形态的解释比文明冲突丰满多了。

                • 家园 不是意识形态的争夺,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争夺。

                  我之前的说法也不准确,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资源和能源是有限,而且这种有限性会在本世纪中叶成为现实,而另一方面,商业化核聚变发电的突破性进展仍然是遥遥无期。

                  国际斗争与冲突,本质上还是在围绕尽可能多的占有地球上所剩不多的资源和能源这个大目标,而文明冲突和意识形态斗争都不过是颜色不同的外衣罢了。在苏联掀起的红色革命热潮消退之后,民族主义理论就具备了超越意识形态理论的群众号召力,更能争取多数派的支持,这就是民族主义在冷战后获得全面复兴的时代背景。

                  西方的主流政客和普通百姓大多都感受到了中国的竞争压力,既不是通过苏联式的革命输出,也不是通过“黄祸”式的移民恐慌,而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生活基本品涨价——房地产涨价,食物涨价,工业原料涨价等等。

                  他们不会放弃原本的优渥生活,我们也不会甘于目前的清苦日子,双方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彼此的争斗就将一直进行下去,种族斗争或者说民族主义的旗帜就会一直屹立不倒。

                • 家园 我觉得自由民主主义没什么问题

                  只是被人为改造过了,谁规定自由主义就一定要经济私有化,一人一票选举的?就和早期儒学和后世儒教一样,谁规定学儒的就一定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

                  而且,自由民主主义做为一种普世主义,一定要和各个民族国家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我倒是害怕照现在这么一种情况下去,自由民主迟早要臭大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