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麦客、收割机、一炮轰及其他回忆 -- shiningworm

共:💬74 🌺115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贴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这架汽油发动机航模,要10万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甘肃地区,遥控手好像是个老外。话说外国玩航模的人确实很多。

        • 家园 这个不稀奇

          我小时候(几十年前)就有用航模洒农药的了。这个新闻里的什么无人机就是一航模罢了。

        • 家园 我以前的导师

          做过用高光谱检测水稻和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以确定粮食等级,准确率已经非常高了。另外也可以监测病虫害情况,用来确定投药量。

          说到这里还想起一件糗事。某次我们和某农科院合作,老板兴冲冲的说实验地点有一片玉米地,我们做完实验可以去掰玉米吃。结果到了地里之后发现那是人家用来做虫害实验的试验田,一掰满手都是小虫……

      • 家园 是的,人在事中迷,平时不觉得,回头看才发现变化极大
    • 家园 宝推这样的帖子是我的荣幸
    • 家园 宝推乡党,30年前,我也是割小麦的好手,尽管还是孩子。
    • 家园 写的真好,宝推!想请教一下

      我也曾在关中道上生活过,看来您是个好把式,写的真好,没有亲身体会,绝对写不出。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以您的亲身经历,一个好的庄稼汉,在不借助畜力的情况下,最高能种多少亩地呢?如果有畜力,又能是多少呢?在关中,维持6口之家,祖父母,夫妻,两个孩子,需要多少亩地才够?正如您所言,在没有工业化,机械化之前,种地是个劳苦活,所谓土坷垃刨食,几千年都没变,我只是想在理论上了解一下传统的中国农业在特定区域耕地所能维持的人口数量,此外,似乎关中不太种土豆,不知什么原因,还望解惑,多谢!

      • 家园 感觉您提问的思路方向可能不太对

        因为您试图用人力的劳动强度约束来描述种力的极限,但以为对于前近代中国,真正的约束在于粮种的单产能力。

        因为人力的耕作——不管是否使用畜力——可以相对调节。如果地多,自然耕作粗犷,如果地少,不得已精耕细作。但精耕细作虽然稍稍提高了单产,如果没有良种,也无可奈何

        我处南方,南方水稻虽然不同于小麦,但对于中国的人地问题应该是一样的。但我听家中老辈讲,解放前一亩地也只能收一担谷(大约150来斤),而且只能种一季。现在随便就超出6、7倍的产量,这里的良种和化肥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良种和化肥应该也是人力资本提高的作用

        又,我颇怀疑49年以前楼主讲的小麦亩产有300到500斤的描述,印象中小麦的亩产一直低于水稻,49年以前的产量能够有这么高是极其难得的。

        • 家园 关于小麦的产量

          您把我难住了,我试着来回答:

          我是从“雪打菜子花,麦收石七八”和“石”是多少来推测的。

          “雪打菜子花,麦收石七八”这应该是在当地流传了很久的一句谚语,因为偶尔菜子开花(一般是4月初)时下雪,就会从很多人口中听到这句话,很自然地说出来,并且这句话所指的产量明显不是49年之后的产量,加之我在老家种地时,绝对没有听过谁再创造出一句能让大家都认可且口口相传的谚语,基于这些理由,假设这句话的流传和描述的情形有比较长的历史应该可以接受。

          “石”是多少斤,这是我稍长大点后问爸爸才知道的,因为“石”是一个正式场合很少使用、不太规范的计量单位,课本中没有,报刊杂志广播中几乎听不到,但在当地农民聊天时却经常这样交流,很好奇也很纳闷,就问爸爸,得到的是“300斤”这样的回答,后来我以“石”指代300斤和其他老农聊天时,从来没有过误解,因此,假设这也是一个在当地民间有比较长时间认可和使用的概念也勉强能站得住脚。

          “雪打菜子花,麦收石七八”预示着大丰收,因此才有人注意到、总结出、流传开,过去如何防治害虫不得而知,但应该很棘手,而菜子开花时下雪可以冻死不少害虫,增加水分,产量有提高应该是比较确定的事。

          从上面这三个假设出发,推测偶尔的大丰收时,产量500斤,平时正常的产量假设只有一石300斤,应该是比较保守,因为下雪杀虫和增加土壤墒情从而产量增长70%是很疯狂的算法,因此,300斤的产量应该是保守而不是过多。

          个人猜测,这样的产量主要还是得益于关中的水土条件。关中平原或渭河平原的土壤一部分是从黄土高原堆积下来,一部分是渭河、泾河等河水泛滥沉积而成,土质极好;加上中间河流多,自秦朝开始就修了许多水利工程,灌溉极方便;且黄土高原和秦岭将其夹住,实际上起到屏障作用。除非象极端的天气如“民国十八年年馑”那样在历史上都罕见的连续3年不下雨,其余时间都是非常适宜于耕作的。一年两熟就足以展示其水土条件的优越。小时候读战国策看到谋士称关中为“天府之国”,以为是拍马屁的话,后来发现这个马屁也不是随便到处拍,而关中的富饶在历史上的记录比比皆是,所以觉得耕地产量有保证是最起码的条件,否则在古代的物流条件下,难以支撑十二个朝代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都对粮食的需求。

          好象有人研究过中国古代粮食产量,有相关的文献,据这些测算,秦汉时农田产量就达到亩产200多斤,以后一直稳步上升,唐朝时300多斤,宋朝时近400斤,明清时新作物的引进和人口的增加,在精耕细作条件下,亩产好象达到400多斤呢。您可以查询参考一下。

          • 家园 一石就是发音就是一担

            按照《汉书·律历志上》,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 但汉斤是多少呢?

            但是真正的重量一直有争议,因为没有一个固定基准在。

            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 宋斤的分量现在基本有共识,是今天的640克,所以按照沈括的说法,一石的分量是59.2公斤。

            所以, 我认为古人用一石这个单位,发音是一担,实际上就是一个成年人长时间挑得动的基本单位, 大概在1百多斤。

            • 家园 正解

              古代农村没有普及度量衡,人们只能用一些身边常见的方式来衡量重量和长度,典型的就是“石”,以成年人能长途运输的“一挑担”为准,因为南北方人的体力差异,造成现在的重量差异。

              另外据我父亲说,在老家(湘西)田地也是“石”来计算的,一季能够出产“一石”稻谷的地就是“一石田”,约等于一亩地(因田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差别很大),所以当时普通土地的亩产也就是一百多斤,水浇地都是好地,一亩能当两亩。

          • 家园 一石约为一百二十斤

            参考丘光明写的《中国古代度量衡》。

            自秦统一制定度量衡以后,各代大概都沿用这样的单位:十升一斗,十斗一石。一升是多少,各代有变化,但是大概是围绕着约合今天二百毫升这样一个数值变化。一斤十六两,一石一百二十斤则是自宋以后大体固定下来。

            这样算的话,“石七八”大概是二百市斤出头,这是丰年产量。

          • 家园 从历史数据来看,亩产300斤应当是少见的

            手头上有一本《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网上有下载),其中有各省稻麦杂粮的各种种植面积、产量及产额(亦即为市斤/亩)。各省普遍稻谷的单产要于小麦,以湖南为例,水稻单产大抵在300-400市斤/亩之间,而小麦通常在100多市斤的亩产量。甚而有几十市斤的单产量。各省的小麦单产一般在150斤左右。其中陕西的尤其比较低。从1914年到1949年,最高的年份单产为189,最低单产仅为60(1937年,也许与天气有关)。但多个年份在100斤以下(9个年份)。平均数大约在130市斤(这个数据有可能高,详见下面有关亩的统计中的扭曲因素)。

            此外,还有另一个旁证怀疑这个数据。民国全国人均土地在2.6至3.0市亩之间(1947年因为战乱反而高了一些)。陕西的人均土地要高一些,1946年陕西的农民人均土地为5.87亩。在近代中国,中国的人地比例差不多已经是当时土地产量的极限,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养得活,就会有这么多人,有时稍稍生多,就因为疾病与饥饿而死。因此,几乎可以逆推(除少数商品粮输出大省),人均土地基本上就是这几亩土地养活一个人的水平。也就是说,陕西的总体水平,基本上也就是要4、5亩的产量才能养活1个人。正如楼下所言,300斤在当年就是一个人1年的口粮。如果按您所说,当时亩产就达到300斤,这意味着1亩就能够养活1个人,也许极少数的土地和个别的农民能够做得到,但放在一个地区,恐怕极其困难。

            另讲自身家乡的水稻亩产的印象。我家乡湘东南,记忆中,父母告诉我们大约在70年代中期才可以吃饱饭(不饿肚子),当时亩产才基本上达到了3、400斤。之所以如此,也因为有良种(虽然杂交稻没有出来,但已经有其他优选稻)和大力施农肥以及少量化肥的作用。80年代因为良种(杂交水稻)和大量施加化肥,才上升到6、700乃至今天的1000斤。水稻尚且如此,我有理由怀疑亩产历来低于水稻的小麦能够在解放前达到比较普遍的亩产300斤的地步,至于500斤,那简直是一个神话。

            您说的古代亩产300、400斤,我不甚清楚其计算的标准。我颇怀疑您是将两熟、乃至3熟的总产量算为1熟的单产。此外,古代因为计税的缘故,亩数的统计往往较宽,比如1996年国家统计全国土地14亿亩(人工统计上报),这两年通过遥控卫星测量(而不是人工统计上报)的手段一查,发现有24亿亩(这是在已经耕地大规模占用开始城市化的情况下取得的,若无城市化,28亿亩不是没有可能)。放在明清“摊丁入亩”的时代,谁愿意实打实地报亩数?尤其是1996年的统计亩数的准确程度肯定要比唐明清的统计更为科学准确。

            谚语可能有夸张,也可能只是个例,还有可能就是其中石的标准有问题。石应当读作担,与我所讲的1担谷相同。查民国官方的计量标准,1石为100市斤。但估计民间往往会稍高,故我以为150斤为准。因为小时候以家乡通常的箩筐挑谷,一担谷装平,大家就估个100斤,若堆满,估计150左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