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奇人奇文(四) -- 为民天下

共:💬2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奇人奇文(四)

    我又来了,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奇人,这个奇人,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河友一定要帮帮我。奇人:余晓平,据悉是加拿大华人,博联社名博。

    袁隆平为何拿不到诺贝尔奖

    袁隆平教授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为什么不是中科院的院士,我们都想知道,请看余先生为我们详解吧。

    袁隆平教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人会否认这个事实,他也是一位非常值得人们尊敬的学者。但是中国人经常会发出抱怨,为什么诺贝尔奖不发给袁隆平?公道一点讲,的确诺贝尔的奖项里面并没有关于粮食研究发明的项目,就像是无论你数学再好也获不上奖一样,你不信凭自己的常识归类一下,到底是属于化学奖呢,还是医学生物奖?有人会说,袁隆平教授解决了全世界人民的饥饿问题,给大家带来和平,应该把诺贝尔和平奖发给袁隆平教授。非常遗憾的是,根据西方的价值理念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难道是诺贝尔奖是西方的,获得者一定要遵循西方价值理念,否则就绝对不行。不过余先生好像不止讲这么一点,接下是什么,我们可以想象。

    我们总说西方人把自己的价值理念强行推销给中国人,其实真要是问起来西方人的价值理念到底是什么,肯定很多中国人不知道。你去否定一个你根本就不知道的东西,显然是非常荒唐的。那么下面我通过分析西方人为什么不把诺贝尔和平奖发给袁隆平教授的理由,来深入地阐述西方人的价值观。让你去了解西方人怎么看待和平的问题,同时你也会了解到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如果在再深入一点探究下去,就会发现为什么中国总是跑到逆行道上去,为什么周围大部分国家都成了自己的敌人。是不是合理,这要你自己判断。无论你判断结果怎样,其实改变不了世界主流的想法,这一点你如何抵制都是不起作用的。

    西方人的价值理念就是民主,和平,人权,这个在中国精英的宣传下好像已经广为人知了,只是西方宣传时往往使用枪炮,这个中国人民更加清楚。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饥饿是不是动乱的根源?解决了饥饿问题是不是就能带来和平?在这个地球上处于饥饿状态的国家很多,最饥饿的显然不是北朝鲜,至少他们还有钱搞原子弹,最饥饿的是非洲的一些国家,他们根本就威胁不到世界的和平。中国人也经历了三年最饥饿的状态,那么我们回顾一下,饥饿的时候到底对世界和平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显然饥饿只能造成局部地区的动乱,而无力影响到其他的国家。反倒是度过饥饿难关以后,力主核试验的陈毅元帅放出豪言:“中国人就是要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这时候开始才让很多西方国家不安。试爆原子弹不代表破坏和平,滥用原子弹才是让人担心的。

    显然西方人并不认为解决了饥饿问题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和平,袁隆平教授解决的只是种粮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种出来粮食以后如何分配的问题。在一个国家里面如果没有解决好如何分粮的问题,那么粮食种得越多,贫富差异就会越大,反而成了破坏世界和平的根源。我相信,假如诺贝尔奖存在关于粮食领域的奖项,西方人会把这个奖发给袁隆平教授的,因为国际上已经给这位老人很多殊荣。但是诺贝尔和平奖所奖励的不是研究种粮问题的人,奖励的是解决分粮问题的人。显然到此我们已经明白了,种粮固然重要,如何分配也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更重要。我猜这也许是为什么把两个最重要的奖项,和平奖和经济奖放在最后颁发的原因吧。

    我怎么理解这么别扭?一个国家出现饥饿问题不会影响到世界和平,出现贫富差距就会破坏世界和平。谁能帮帮我?

    饥饿只会造成局部动乱,不会影响世界和平,如果分配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世界和平。饿死人是小事,所以诺贝尔和平奖所奖励的不是研究种粮问题的人,奖励的是解决分粮问题的人。高论!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吃饭不是什么大问题。

    经济的内容会牵掣到财富的分配问题,那么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是怎么通过他们的努力解决分配的问题呢?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你搜索出来这一百年所有和平奖的获得者名单,以及他们每个人的故事,甚至你随机抽取其中的十位,去体会他们到底是怎么去做的。你会发现尽管他们各自的方法不同,但没有哪一位和平奖的获得者是躲在家里默默祈祷强权者实施仁政的,而是勇敢地站出来为了他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人抗争,使他们能够多分一些利益,通俗一点讲就是让种出来的粮食分配得更加合理一点,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缩小了强势与弱势双方的差异。他们可能是一个国家的总统,也可能是一个罪犯,方式大部分都是非暴力的,或者是以更小的暴力去制止更大的暴力(警察所起的作用)。开始可能会遭到一方的反制,最后的结果是弥合两部分人之间的矛盾。像历史上的马丁路德金,曼德拉,甘地等人。他们用自己的受难来换取原本弱势的一方与强势的一方和平相处,这就是和平奖的意义。

    南非,印度没有解决好分配问题,贫富差距之大远远超过中国,按照余先生的逻辑他们不能赢得诺贝尔和平奖,事实上他们只是非暴力方式抗争才得到诺贝尔和平奖。余先生,请您写文章不要出现明显的自相矛盾。那奥巴马解决什么分配问题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如果你还想深入往下想的话就到了我们今天中国的现实情况了。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是经济发展好了一切都好办,也就是说把粮食种得越多,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正好相反。如果没有解决好财富分配的问题,粮食越多(经济越发展),岂不是贫富差异就越大,这才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如何解决分配问题,肯定不是你跪在那里乞求别人可怜可怜自己,而是要去抗争使对方让步才能缩小相互之间的矛盾。政治体制改革解决的就是社会分配问题,是以建立制衡机制、消灭特权的方式减少贫富差异,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觉得关心政治比关心经济更重要,关心分粮比关心种粮更重要。

    果然从诺贝尔和平奖回到中国现实,分配问题解决不好,粮食越多,贫富差距越大,这才是社会动乱根源。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中国现实确实有严重分配问题,可是这和粮食是没有关系的,谁都希望粮食越多越好,难道在余先生眼中在万恶的社会主义中国粮食多是大恶,而饿死人反而是小事。

    我们再回到粮食的问题上面。中国人觉得粮食如此重要是因为自己的国家土地紧张造成的,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就会知道,世界上很多国家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就拿北美来说,一个小农场主就能种万顷良田,有些地方甚至为了保护这块土地的肥性,隔一年一种,可想而知粮食的成本很低,甚至低得跟草差不多。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还不放心,觉得如果自己不种粮食就会挨饿呢。是因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很多价值理念不同,中国人视西方人为敌人,怕人家卡自己的脖子,西方人也总怕中国人乱来。关键在于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要是发动战争几个人一商量就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战争哪一次通过大家投票了?西方人要是发动战争,需要几百个议员投票通过,而每个议员身后代表了成千上万的人。这也是西方人怕把中国养肥了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原因,现在你知道西方人为什么总是与中国为敌了,现在你知道西方人为什么担心中国强大了,现在你知道西方人为什么不敢把尖端武器卖给中国了。一个独裁者越是信誓旦旦地保证不打仗,就越说明他对这个国家的控制力强,危险系数就更大,因为他翻脸就可以跟你开战。让别人放心首先要大家的价值理念差不多,当然不能说完全一样,至少是大家决策战争的方式要一样。如果大家决策战争的方式一样,那么解决国家内部矛盾的模式也会相同,也就是大家的制度需要相同,或是起码从本质上是相似的,必须存在制衡,否则显然会相互不放心。

    有人会说我们宁可饿肚子也不愿与那些粮食多的国家制度相同,这一定是统治者的想法。其实任何的制度都能解决饥饿的问题,但是未必能解决贫富矛盾的问题,像印度即便是没能很好地解决贫富矛盾,但至少没有与很多国家为敌,因为他们的制度决定发动战争的方式。当一个国家内部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时,就会以战争的方式输出矛盾,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被证明的事实。让我们在感激袁隆平教授为我们做出贡献的同时一起来感激那些为解决我们国家内部矛盾而努力的人吧。

    “粮食的成本很低,甚至低得跟草差不多”我没去过加拿大,我不好评论,请加拿大河友帮忙给点资料吧。“当一个国家内部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时,就会以战争的方式输出矛盾”,这是强盗的逻辑,是西方国家这么做,我们中国的历史是内部矛盾不可调和时,我们选择革命,起义,而不是对外战争。余先生,麻烦您这个加拿大卡车司机(听说的,不确定),写文章时,注意不要出现太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余晓平最后的资料

    附上一点小资料,看了以后别伤心:

    杂交水稻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ll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由于Henry Beachell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我国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余先生其他地方我不想反驳,袁隆平教授是杂交水稻之父是世界公认的,你列举那几个先行者根本没办法推广,只有袁隆平才推广,他不是杂交水稻之父,谁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