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还说说“满汉不通婚” -- 锴锃

共:💬8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还说说“满汉不通婚”

    http://www.kzeng.info/drupal/node/636

    呵呵,这阵子不少人在讨论这个话题,也来凑个热闹,因为觉得谭伯牛,秦大路和numzero诸位老大的说法,虽然都很有道理,但是都有些片面。谭兄认为“满汉不通婚”的症结多在汉人;秦、nu二兄认为症结多在满人;呵呵,我来和把稀泥,两边都有问题。

    1. 满汉不通婚 问题的由来

    对于清代满汉民族之间能否通婚的间题,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就是在清代墙如烟海的文献中,迄今尚未发现明确的禁令。但清朝末年满族统治者颁布的废除禁令的上谕,却又言之凿凿,其谕云:

    钦奉皇太后懿旨:“我朝深仁厚泽,沦决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喻,是以著为禁令。今则风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 ... 一如遇选秀女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免蹈前明弊政,以示限制而恤下情。”将此通谕知之。

    问题就来了。这条废除禁令的上谕,不会是空穴来风,如果没有禁令,又何须专门颁谕废止?何况谕中还明白承认“惟旧例不通婚姻”。再者,清代以来大量的文字记载及民间回忆所留给人们的,也都是满汉间不准自由通婚的印象。

    2. 那么清朝统治者是否制定过禁止通婚的政策?

    嘉庆以前并没有出现过官方的禁令,相反地,清兵入关五年之后,颁布了允许满汉通婚的诏令:

    该年八月壬子( 1648 年 10 月 6 日)的诏令:

    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肤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数日后(10月14日)又谕:

    联欲满汉官民,共相辑睦,令其互结婚姻,前已有旨。嗣后凡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先须呈明尔部 (指户部),查其应具奏者,即与具奏,应自理者,即行自理。其无职人等之女,部册有名者,令各牛录章京报部方嫁,无名者听各牛录章京自行遣嫁。至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为婚者,亦行报部,无职者听其自便,不必报部。其满洲官民娶汉人之女,实系为妻者,方准其娶。

    3. 清统治者为什么颁布这样的诏令?

    为了缓解极其紧张的满汉矛盾。

    满洲贵族入关几年,推行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激起汉族各阶级和集团一轮又一轮的反抗,形势始终处于动荡不定之中。顺治五年年初降清明将金声桓等人的重新反清归明.更使这一年成为满族入关后统治危机最为深重的一年。尽快采取措施来缓解极其紧张的满汉矛盾,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皇太极死后,清朝皇室内部便陷入残酷的夺权纷争之中,这种纷争与政治主张的不同交织在一起,就表现出了对待汉族的截然相反的两种政策。其中主张仿依汉制并对汉入采取争取团结政策最力的多尔衮,正是在这一年前后击败了他的主要政敌从而达到了权力的顶点。 在由他掌握清朝大权的这一期间,采取了多起旨在缓和满汉矛盾的措施,诸如下令停止圈地、停止投充、 设立六部汉尚书和都察院汉都御史、对满洲大臣指摘汉官的做法予以严禁 以及开科取士、撰修明史等等,虽然这些措施未必都能付诸于实施,动机则是清楚的,下诏准许满汉通婚,正是这些措施中的一项。

    4. 效果如何?

    非常差,因为满汉民族矛盾正值高峰。由于满汉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汉人对这几道诏令的解读与多尔衮的初衷大相径庭,反而加剧了满汉的矛盾。

    顺治五年允许满汉通婚的诏令一颁布,江南立即就风传“又闻满汉联姻,朝廷将关外并满州女子,驱逐而南,配与中国男子,天下一家,华夷为眷”。 顺治十年( 1653 )春再次出现这类传言:“哄闻满州之女发配中国男子,中国女子要配满州男子,名曰满汉联姻。人家养女者,父母着急,不论贫富,将就成亲,遍地皆然,真亘古未闻事也。” 足证汉族地区尤其是曾惨遭清军蹂罐的江南一带人们对于“满汉通婚”政策的理解。

    在民族矛盾如此尖锐的背景下,奢谈“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只能使已如惊弓之鸟的汉族百姓更添疑虑,以为朝廷是以缔结婚姻为名而行又一轮掠抢民女之实,因为满人之前有这个传统。

    5.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清末再次颁布允许满汉通婚,特别指出:“一如遇选秀女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

    6. 结果如何?

    清统治者的这几道诏书把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地步:继续推广,反而会激化满汉矛盾;如果明令废除,朝廷又无颜面,于是就只好避而不谈了。由于官方在这个问题上的三缄其口,民间的习俗(Social Norm)便成为决定满汉通婚与否的重要原因。那么后来所说的“满汉不通婚”到底指什么?

    7. 什么是“满汉不通婚”?

    如前面几位老大提到的那样,所谓满族、汉族,都是今天的说法,清代号称“只问旗、民,不分满汉”,有的只是旗、民之别。有关满汉通婚的政策,确切地说也都指的是“旗”与“民”。旗人中无疑也包括大量汉人,但在叙述这些政策时,习惯还是以“旗”与“民”作为界限。

    其实,由习俗决定的“满汉不通婚”,或是“旗民不通婚”,只是禁止民人男子娶旗女,而非彻底的禁止旗民之间的任何婚姻。旗人娶民女,汉军旗人娶嫁民女都是允许的。

    8.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Social Norm?

    防止汉化是使用最多的一个理由。但是也是问题最多的一个理由。不管通不通婚,旗人到了清朝中后期都被汉化了,

    一个被忽视的原因是:八旗妇女供不应求。

    第一,通过对清代皇室人口资料进行统计之后,女子在出生时虽与男子人数基本相等,但成活率却仅为男子的八分之一。

    第二,旗人多妻(准确说是纳妾)的比例高于汉人。

    其三,即使是一夫一妻而未纳妾的男性,在一生中往往也不仅结一次婚,户口册中可以发现大量继妻、再继妻、三继妻乃至更多的字徉。可是女子受“从一而终”观念的影响,相当数量的妇女在夫死之后便守寡而不改嫁,使得妇女“供给量”更少”。

    9. 清中后期,这一social norm 被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了。

    道光二年的《户部则例》:

    旗人之女不准与民人为妻。若民入之女与旗人连姻者,该族长佐领详查呈报,一体给与恩赏银两。如有谎报冒领,查出从重治罪。

    这种从非正式制度(informal insitution)到正式制度(formal institution)的转变是制度主义中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10. 结论

    清初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允许满汉通婚,但是由于汉人对这一政策的不信任,导致官方的民族婚姻政策陷入维谷;由于没有官方的政策规定,社会规范(social norm)就成为约束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因为(满)旗人女子的短缺,(满)旗人习俗禁止旗人女子外嫁汉人,这便是“满汉不通婚”,其他的旗民通婚是允许的(包括汉旗人与汉民的自由通婚)。这一 social norm最终被制度化。清朝末年,废除这一制度,但是又怕蹈顺治朝(其实不是明朝)的覆辙,于是强调,“一如遇选秀女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

    元宝推荐:香山居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精ing already, why not 鲜花? 3 for you!
    • 家园 史料翔实,论证严密,好文。就一点问题商榷一下。

      好文。史料翔实,论证严密。就一点问题商榷一下。

      顺治五年得传言一“又闻满汉联姻,朝廷将关外并满州女子,驱逐而南,配与中国男子,天下一家,华夷为眷”。

      顺治十年的传言二:“哄闻满州之女发配中国男子,中国女子要配满州男子,名曰满汉联姻。人家养女者,父母着急,不论贫富,将就成亲,遍地皆然,真亘古未闻事也。”

      兄文也提到这是传言,传言应无法成为有力的佐证。况且传言一、二都是来自江南,满清统一中国过程中,江南付出的代价最为惨重,江南民间对清廷此项决定有所反弹也是清理之中。按道理,传言在事实面前往往会不攻自破。传言一和传言二之间有五年时间,可是这五年里也没有几桩“事实”能给天下人看。在民间传言之外,我们也似乎找不到满汉通婚的例子。江南民间有抵制,那么当时满汉官员之间通婚的情况如何?江南之外的其他地区呢?比如关于两湖两广山东河南等地有没有此类情形的记载?

      因此,满汉通婚执行不下去,是全面执行不下去,而不是某些有强烈反清情绪的地区。从满汉官僚集团到民间,都遇到了阻力。

      按理说,汉人里攀姻亲以图富贵的人应该所在多有,但也不见有多少满汉通婚发生。可见,此类种种,并非用“满汉通婚执行不下去原因在汉人”这个结论就能解释的了的。

      另外,我觉得关于旗女不外嫁是由于旗女供应量不足的提法,也有待商榷。

      • 家园 呵呵,关于传言。

        呵呵,类似的传言不止限于江南。北方也有类似的传言。

        顺治十二年( 1655 )七月,兵科给事中季开生奏:

        近日,臣之家人自通州来,遇见吏部郎中张九征回籍,其船只几被使者封去,据称奉旨往扬州买女子。夫发银买女,较之采选淑女自是不同,但恐奉使者不能仰体哀衷,借端强买,小民无知,未免惊慌,必将有嫁娶非时,骨肉折离之惨。

        世祖答称:

        前内官监具奏,乾清宫告成在即,需用陈设器皿等项,合往南省采办,初无买女子之事。太祖、太宗制度,宫中从无汉女。且朕奉皇太后慈训,岂敢妄行?即天下太平之后,尚且不为,何况今日?肤虽不德,每思效法贤圣之主,朝夕焦劳,屡次下诏求言,上书禁勿称圣,惟恐所行有失,若买女子入宫,成何如主耶?

        当然这个不是关于“满汉联姻”的,但是表现了汉人在这和选秀女相关问题上的敏感。

        这样的传言在清朝前期的历史上出现多次。郭松义在《明清两代诏选“淑女”引起的动乱 》 一文中列举顺治四年( 1647 )、五年( 1648 )、十年 ( 1635 )、十三年( 1656 )、十五年( 1658 )因谣传朝廷挑选秀女而在江南引起六七次社会动乱的例子,谣传中就有“掠妇女,犒西达” 之说。这样的谣传到了雍正五年 ( 1727 ) ,仍能在地方上引起轩然大波:“近有不法匪类造作讹言,一人煽惑,众口喧腾,以致人心惊惶,良民受累。如京城之讹传挑选秀女赐西洋人, … … 此必奸恶之徒,不肯改过迁善,怨朕约束惩治甚严,故肆其鬼蜮之伎俩,摇惑众心。” 可见百姓有多么敏感。

        当然,除去汉人这边,满人那里肯定也有阻力,虽然多尔衮在政治斗争中获胜,但是肯定不可能彻底改变满族人特别是他的政治敌手一方支持者的想法。如果联姻得到汉人的支持,多尔衮还可用强力在满人中推广这一次政策(类比赵武灵王改制和孝文改制),但是,汉人和满人都不支持,所以只好作罢,避而不谈了。所以我说清早期通婚政策的失败来自于双方,而不是单一的一方。

        旗女供应不足只是问题的一个原因,觉得比较新奇就拿出来强调了。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到social norm的原因是:旗女一旦嫁给汉人就会失去旗籍,从而丢掉旗人的特权,因为满人的社会构然是一个男权/男系社会;相反地,民女嫁给旗人则可以获得旗籍。这样的习俗阻碍了旗女的外嫁。

        另外,民女嫁旗人的例子似乎挺多的。

        • 家园 呵呵,民怕选秀,自古皆然,不能说是民族问题吧!

          多尔衮在清军入关后总共才掌了几年的权?他生前用的人办的事在他倒台后的下场如何?说如果当时汉族人支持多尔衮就能从根本上改变清廷的政策,这个假使似乎说服力不足。而用多尔衮时期汉人的排斥作为以后三百年旗汉结亲的主要障碍是否得当?当时汉人是连满清这个“主子”都一起排斥的,而到后来汉民族百姓却早已忘了血史,只知“我大清”而不知汉家衣冠何物了。---- 难道因为几十年前中国人视美国为“万恶之源”,就能得出今天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困难之一是因为中国人排斥美国?

    • 家园 好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