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给年轻管理者们的技术建议:1、引子 -- wqnsihs

共:💬530 🌺5647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再次感谢忙总,并给出整理以后的版本。

      申明:版权属于忙总。咱吃水不忘挖井人,谢谢忙总把自己工作经验无私分享。

      外链出处

      这次用百度文库的服务器,应该会比SkyDrive好用一些。

      说明一下:

      1:我做此类的文本整理,是因为以前在阅读河里类似大作的时候,经常感觉到在不同文档段落之间跳转的麻烦,尤其是现在被墙了以后,完整地、流畅地阅读这样大篇幅的文章非常不容易。而原有一些整理版本往往是简单的集合,没有整理,阅读起来也比较麻烦。

      2:编辑和排版:忙总的文章,层级分明,条理性很强。但是由于网络写作的原因,不同层级之间的文字无从区别,这就影响了阅读。因此,在排版过程中我尽量保证了文本之间层级的区别。原作中一些明显的错字也处理了。

      3:排版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越是深入的研读和使用忙总的这些管理工具,就会越深刻的感觉到管理工作的复杂和忙总经验的可贵。

      因此,这些文章是属于整个西西河的财富,是值得去做一些积累的工作的,把它们系统地整理出来,也算是为西西河做一点自己份内的事情吧:)

      通宝推:刹那芳华,
    • 家园 忙总的文章,我是逐篇拜读
    • 家园 M总看过《艰难的制造》吗?有何评价?

      这是河里对《艰难的制造》一书的推荐帖。M总可能没有时间看全书,这个帖子里概述了一下主题,讨论里有很不少河友的读后感。

      我看了这本书之后的感觉,一是感觉在中国搞有良心的制造真的不容易。二来也是主角(或者说是作者)的疑问,为什么社会规则和资源会倾向于不创造实际价值的服务业(比如书中所着重提到的金融业)呢?制造业主承担了巨大的产业升级和创新的风险所获得的利润,相对于投资金融的回报而言根本算是九牛一毛。当然金融业投资者也有风险,但是相对于他们获利的速度(先不谈数量),显然相比制造业的风险更值得。比如同样投资1千万,投资金融产品可能几个电话,1个月之后就或者赚到盆满钵满,或者当掉裤子从头来过;但如果投资制造业,可能光是布局就得要1年,再经历制造营销的风险还得要1,2年才知道当初的1千万投资到底是赚是亏。这样说来,光是从机会成本来说,投资金融业的成本就小的多。

      我可以理解资本追逐的是利润而不是社会/技术进步,所以金融产品短平快的特点比较容易受到青睐,而周期长风险大的实业创新显然不是资本最佳投资目标。但是从长远来看,技术的进步应该能够使得投资获得更多的利益。那么,技术创新是否就不应该是主角这样的小型私营企业所应该玩的东西,而只是大型资本(比如国企,或者跨国集团)茶余饭后有闲钱的时候的投资呢?

      • 家园 这本书写得不怎么滴

        俺觉得国内制造业很大程度上是管理者犯了忙总提到的问题。

        而真正的有能力有激情者(不用精英这个词吧)又搞技术或者金融去鸟。

        制造业没有历史传承,多的是作坊式的思维定势,一旦撒丫子,就是忙总提到的德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