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婺源之行之赋春菜刀记 -- 寒江雪

共:💬64 🌺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说说我自己的菜刀

      我也是寻寻觅觅许久才找到自己合用的菜刀。澳洲这边的刀店,大多是西厨用的菜刀,作中餐不合用。华人店里有菜刀卖,但多是不锈钢的,太软。

      两年前,偶尔经过越南街一家厨具店,发现他们卖的是餐馆用品,大喜,终于发现了一把合用的中餐菜刀,区区20大洋,广州出的,双狮牌,够重,磨好之后,砍排骨如同砍瓜切菜。

      跟您那把一样,用完要抹干,不然生锈。

      您那把刀,多久磨一次?我这把,每次砍排骨前都得磨一下,不然会有骨碎。

      • 家园 感觉您用的更像我下面文中提到的厨师刀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用轻薄一些的刀,我平时用刀最多的是切和片,即使有时需要剁斩的也尽量“以无厚入有间”(呵呵,不敢以庖丁自比,只是用他的说法比较好解释),所以用重刀的时候不多。

        之前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刀,日本生鱼刀锋利程度是够了,但实在用不习惯。后来一直在凑合用广州十八子的不锈钢菜刀,感觉比其它的菜刀略强,但刀刃锋利不足,需要经常磨刃。后来不胜其烦,就找了个懒人的方法,经常切菜前在磁碗的底部荡几下,这样基本可以达到要求(爱惜菜刀的童子别打我,呵呵)。

        这次说实话也没报多大的希望,尤其看那个菜刀实在是没有卖象,当时是觉得这么多人千里迢迢的奔这里买刀,多少应该比十八子强吧。后来觉得45元实在不贵,买来试试又何妨,没想到捡到宝了呵呵。。。

        这把刀刚买回来不过二十多天,感觉还是锋利异常,还不需要磨,当时那师傅说平时基本也不用太磨的。最好是半年一年的磨一次,北京现在我还没有发现有那种细的磨石,怕伤刀。记得小时候,我爷爷磨刀都是在粗一些的磨石上磨了之后,再在细的磨石上磨很久,细磨石上的水最后磨的都象腻子一样了才算完成,然后要洗刀、擦干、上油、再洗干净、再擦干凉透很繁琐的。。。

    • 家园 这家祖上不是单打菜刀的吧?没准打过兵器
    • 家园 才卖45元啊?商业价值完全没开发出来
      • 家园 要是一商业化,就差不多要完蛋了

        这种刀的打法就是铁匠的家传手艺,只能一把一把慢慢打。这要是一商业化,上了流水线,就变得和其他的菜刀一样,没了特色,就完蛋鸟。

        就这样好,哪天我去婺源也来他一把,过一番砍瓜切菜的瘾。

        • 家园 我也不赞成商业化

          感觉铁匠师傅一天也就做个几把(刀把的木头都是师傅自己钻眼手工做的),你让他一天出个十几把,工艺肯定要差很多。如果收徒弟质量又很难把关,还有知识产权问题,这事情就大了:)

        • 家园 我是说它的定价太低。

          这种工艺很难成为流水线,手打的好刀卖这个价,那是拿海参当萝卜卖了,可惜、可喜。快去捡便宜吧。

          • 家园 说的没错,卖得太便宜了

            象这种只能手工做,又确实是好东西,卖个上百的不成问题。百货商店里,有点品牌的(不是立人什么的好牌子),都要卖一百多。估计店里批发进来也就四五十吧,那刀用一两年也就不行了。

            说到菜刀,想到一个比喻:中国足球队的进攻,如同钝刀切肉,艰难异常。

    • 家园 好刀,可惜不知道这个消息

      都去过两次婺源了,没买可惜了

    • 家园 有没有地址啊?

      我可以寻着去找,也想买一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