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祖父祖母 引子 -- 我谁

共:💬6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的祖父祖母 引子

    写给我的祖父祖母。写给我自己。

    那是某个上午,好像是个周末吧。屋子很亮堂。桌子靠在后来挂着他遗像的墙边,她背靠着墙坐在桌边,在削唯一一个有虫眼的桃子。手边桌上还有几个。他对着她坐着,半对着墙。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孙子坐在他们之间,带着孩子们特有的馋样,盯着她手里的桃子。

    “你吃。”他对最钟爱的大孙子说。

    大孙子赶紧摇头。十七八了,有人都说不算孩子了。不过被呵护着长大的,虽然小时候敢拿毛毛虫玩,但是长大了,看到毛虫反而瘆得慌。

    “笨蛋,有虫的甜。”模糊的记得他用一个手指试图敲大孙子的脑袋,被轻易地躲过了。也许是敲的桌子吧。还是摇头,嘻嘻地得意地笑着,不吃。

    “你吃。”他转向小孙子。

    “我不吃。”小孙子偷瞄了一眼大孙子。一向有样学样,跟着大的学。

    “你吃。”他对她说。

    从没看过她会有那样得意而有点坏坏的笑容,那样深刻的记忆,快十年了,一只刻在大孙子心里。

    “我削了给你吃。”她没看他,笑得很开心,有点狡猾。

    两个孙子大笑起来,他做无可奈何状。

    削好了。他拿过来,咬了一口。两个孙子紧紧盯着他,仿佛他咬的是很危险的东西。

    “哎哟哟。”他忽然像咬到什么很可怕的东西,用手捂着嘴,像要吐。装的。每个人都看出来了。他不是会假装的人,自己憋不住笑的表情泄了天机。

    他们都笑起来。她在削另一个桃子。俩孩子还是眼巴巴盯着。她一直很得意俩孩子很能吃。

    屋子很静。只有笑声在回响。

    我是他最大的孙子。

    登陆美利坚几个月了。想家。想我的祖父祖母。祖父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去哈佛深造的机会,父辈们又因为历史原因近三十才读大学,“去外面看看,去世界上最好的学校读书”的想法成了他们对孙辈最大的期望。

    可惜远征军里那个瘦削英俊的年轻人,熬过了战争和种种磨难,只仅仅看到他钟爱的大孙子、大外孙进了大学,就离开了。他很希望看看北京奥运的,可惜连男足唯一的一次世界杯也没看到。

    她用了大半辈子陪着他,守着他,他离开了还守丧三年才离开他最后住的地方。可是她终究没看到她所珍爱和为之骄傲的大孙子步出国门,甚至离开人世的时候孙子在千里之外。

    他们相守五十五年。半个多世纪,没有红过脸。为三位老人养老送终,养大六个子女。在最艰难的日子,也没有想过分离。

    很忙。功课很多。慢慢地写。写着眼泪就要下来了。有人说时间可以抚平一切,为什么几年了,每每想起他们,还是能感到痛,一直到骨子里?

    • 家园 【原创】我的祖父祖母 一 读书和爱情 (二)

      祖母小时候读书是很用心的。这一点大概是遗传。在我的《小人物的历史》中提过,祖母的母亲,我的外曾祖母,19岁出来办学。

      祖母很少说她小时候书念得如何如何好,提起年少时读书的经历,更多说在战乱间随学校四处飘泊,生活艰辛,一次教育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好好念书。

      不过想来祖母念书是很好的。小时候念的教会的小学,后来念的黄冈高中前身之一黄冈女中。当年武汉大学还很牛皮的时候,祖母考到了备选的两个名额中的一个。那个时候对于女孩来说,还是很了不得的。不过祖母到底没有念上武汉大学:“武大么,有谁录了不去?所以没去成。”虽然隔了近六十年,祖母还是流露出遗憾之情。

      而后祖母被华师(或者是华师的前身?)录取,可惜交不起几十担米的学费,放弃了。后来去的什么大学,我忘了,只记得名字里似有“中华”二字。

      祖母提到求学生涯,或者说到当年他们学校躲在山里,在山脊上看到鬼子们在下面,恨得咬牙切齿--祖母一辈子不喜欢鬼子,不过对于祖父同事中加入中国籍的那个日本婆婆(“开拓团”后代)还是很好的;或者说到他们吃饭咽辣椒,吃到和辣椒一起被剁成几节的肉虫,又不敢当着老师面吐出来(浪费食物会被骂),只好偷偷吐在手绢里;或者说到冬天女生有一点热水洗漱,男生只有冷水。等等,目的都在教育我要好好念书。

      唯一有点轻松的故事,是有次过年期间他们路过一个村寨(也许就是一户或几户人家,祖母不在了,有些问题也没人能回答了),发现村寨里人都跑光了,灶火上却还有大锅炖着满满一锅肉和菜。大概是村民把师生和陪伴保护他们的军队当成了鬼子,大过年的不得不逃走(想想那是怎样的心酸,在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温馨的时刻,不得不逃离家园)。师生和官兵找不到村民,有军官下令,叫学生每人拿着自己吃饭的搪瓷缸子,一人从锅里舀一缸。

      那大概是祖母颠沛流离的求学生涯里最香的一顿饭。

      附:祖母家原来是相当富裕的,交不起学费是源于另一个故事。

    • 家园 【原创】我的祖父祖母 一 读书和爱情 (一)

      2009年新年第一天。新年的愿望是6月的Prelime一次通过,然后可以回家看爸爸妈妈。

      说到学习,祖父儿时已是远近有名的神童,长大了就是才子啰。不过就算是神童才子,也是从不丁点长起来的。要说祖父出生时唯一的与众不同,大概就是他极顽强的生命力--祖父生下来体质很弱,家里认为他活不了,把他放在床脚的簸箕里自生自灭(斯巴达人)。两天以后祖父还活着,于是被抱了出来细心抚养,然后就有了后来八十年的故事。

      祖父走路说话都很迟,大概是长心眼去了。不过一旦发蒙,天赋就显露了出来。曾祖父是个很古板的人,不过教学思想却很独到。他有名言:文从胡说起,诗从放屁来。(那个,那个伟人也有类似的东东。)祖父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

      细节略过。总之祖父一路顺风顺水读到中央大学法律系。其实祖父想念的是机电,可惜曾祖父秉持“学而优则仕”,要祖父学法律,将来好做官么。那个乱世,这么个决定。

      祖父在大学里算得上是个人物,学生会第一副主席(正主席是个国民党员......)。祖父很少提他在大学的生活,最多就是说他们当年如何刻苦,深夜苦读的同学还在教室,早起念书的同学也到了(这个,我是做不到的)。他也很少提当年做翻译参加远征军的事:那段历史给他带来很多麻烦,并因此影响了我的父辈们的求学之路,祖父一直深为自责。祖母和我的父辈却对祖父的这段历史引以为自豪--我也很自豪。看到发黄相片上英俊却略瘦弱的书生,我一直无法将它与祖父身背冲锋枪,日夜渴望亲自上场杀敌的形象联系起来。

      祖父既然以才子名著称乡里,人又长得俊秀,到了年纪提亲的自然不少。早先家里定下的是祖母的堂妹,因族里排行第五(光女生排活着男女混合尚不得考)人称五小姐的。可惜姨祖母自幼家境很好,娇养得很,不喜读书,文化方面不免有所不足。祖父一听是没怎么读书的,断然拒绝。

      曾祖父这件事情上倒是很开通,于是和几个朋友商量。其间有个人说:“既然要读过书的,五小姐不行,那么四小姐呢?”

      四小姐就是我的祖母。长辈叫她四姑娘。当年李先念躲在祖母家的时候,常常称赞四姑娘的菜做得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祖母自有大家闺秀的风范。祖母的求学史稍后另表。

      祖父没怎么提过他和祖母如何见面的。祖母说他们见面是看看对方怎么样。三年后,祖母觉得祖父实在是很好的人,然后五十五年他们不曾红过脸。一向严肃的祖父(严肃似乎是我们家族的遗传)却讲过笑话。三年考察期间,他为了在祖母面前秀一把,和几个同学去划船。可惜船翻了。

      “那你会不会游泳?”

      “我就会狗刨。”

      “那奶奶在干什么?”

      “她在岸上笑。”

      我还记得在这段对话的时候,祖母在一旁又笑了--那已是四十多年后,也许对他们,当年的甜蜜仿佛就在昨日吧。

      那个提出四小姐的人,是林彪的哥哥。

    • 家园 花等后文。

      你已经够资格出新兵营了,不用老窝在这儿。

    • 家园 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对他们有很深的感情,盼后续

    • 家园 等后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