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天之骄子Noyce [1] -- 邓侃

共:💬78 🌺4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天之骄子Noyce [3]

      乡下小子Robert Noyce,从Iowa千里迢迢来到MIT,目的是研究晶体管。没想到,MIT的大牌教授们对晶体管的了解非常肤浅。“晶体管?不就是Bell Lab做的那个用于自动电话交换机上的新玩意儿吗?”

      的确,1948年Bell Lab发明晶体管的消息见报的时候,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或许是新闻稿没有写好,反正很多人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晶体管是电话公司发明的某种电话设备元器件。这不,连MIT的教授也没有重视。

      虽然关于晶体管的新闻没有上头条,但是却被远在Iowa,Grinnell小镇的Grant Gale教授注意到了。平心而论,Grant之所以发现了这条新闻的价值,起先可能并不是因为晶体管本身的魅力,而是因为在新闻稿里提到了John Bardeen这个熟悉的名字。

      晶体管的发明人有三位,William Shockley, John Bardeen和Walter Brattain。William Shockley我们以前专文介绍过。排名第二的John Bardeen也了不得,39岁时参与发明晶体管。10年后,他带领两名博士生,在超导方面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代宗师。下面照片中,站在后排中间,戴眼镜的年轻人就是John Bardee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nventors of transistor

      小镇上的Grant Gale怎么会认识世界级大师John Bardeen呢?Grant和John是大学同班同学,就读于Wisconsin大学的电子工程系。John会读书,Grant会交女朋友。Grant 的LP叫Harriet,她老爸是当时Wisconsin大学工学院的院长,而John的老爸是药学院的院长,两个人的关系够得上青梅竹马。

      毕业后,Grant携妻儿来到隔壁州Iowa的Grinnell College任教,过起了田园诗般的生活。而John成绩优异,立志高远,一门心思投考英国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其它学校一概不考虑。剑桥在伦敦北边,人口不多,占地不广,与其说剑桥是一个城市,不如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镇子。就在这个小城内,聚集着 31个学院。这31个学院彼此独立,但是共享图书馆以及相互开放课程等等,形成独联体一样的松散组织,总称,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如果说独联体的老大是俄罗斯,那么剑桥的老大就是这个三一学院。剑桥大学校友中,诺贝尔奖获得者总共有82位,而三一学院一家就占了其中31位。整个剑桥大学,培养过15位英国首相,而三一学院一家就占了其中6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John Bardeen只报考三一学院,其余学校不屑一顾,自信得有点邪乎。牛人有牛人做事的风范。后来Robert Noyce千里迢迢投奔William Shockley时,也摆了一个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义无反顾的pose。那气势,与John报考三一学院类似。

      可是,John这次栽了,高傲的三一学院没有向这位自信满满的美国中部小伙子张开欢迎的手臂。John有点懵了。下一步做什么?出乎大家意料,他去了 Pittsburgh的一家石油公司做了地质工作者。4年后,入乎大家意料,John终于重新走上正规,去Princeton大学读博士。

      博士拿下后,John去明尼苏达大学做教授。这时候二战爆发,John去海军从事研究工作。期间,被邀请参加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去制造原子弹,John拒绝了。当时只有很少人能认识到原子弹将会对整个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John是这些先知先觉的少数人之一。

      二战后,John Bardeen回到明尼苏达大学做教授,但是学校上下对他研究的固态物理不感兴趣,所以John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再后来,John来到了Bell Lab,遇到了既可敬又可气的William Shockley。John在固态物理方面的造诣从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终于在1948年成就了晶体管这样划时代的贡献。

      远在Iowa的 Grant Gale教授看到了John Bardeen以及晶体管的报道以后,Grant立刻对晶体管发生了兴趣。他给老朋友加老情敌John Bardeen写了一封信,向他要晶体管的样本。信寄出后泥牛入海。不过不奇怪,因为通常情况下,这种尖端技术对外是保密的。Grant不死心,又给时任 Bell lab主任的Oliver Buckley写信,要晶体管的样本。

      Grant Gale教授所在的Grinnell College并不是名牌大学,Grant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面子让Bell lab破例呢?说来其实很简单,贵为Bell lab主任的Oliver Buckley,也是Grinnell College的校友。都说中国人喜欢拉关系,其实国外也一样。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又过了一段时间,Grant收到两个来自Bell lab的包裹,一个来自John Bardeen,另一个来自Oliver Buckley。这下,Grant得到了两个晶体管样本。

      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Grant Gale教授的学生,Robert Noyce成为世界上第一批与晶体管近距离接触的人。Grant Gale教授的关注点在于,用晶体管来研究电子束在通过固态物质时的流向问题。而学生Robert的关注点在于研究晶体管的应用前景。

      怀着对晶体管研究的渴望,Robert Noyce来到MIT读博士,一读就是五年。但是毕业后,Robert Noyce没有听从恩师Grant Gale的建议,去Bell lab继续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为什么呢?

      关键词(Tags): #硅谷野史
    • 家园 【原创】天之骄子Noyce [2]

      Robert Noyce念的大学,是Grinnell镇上的Grinnell College。小镇上的学校,娱乐活动不是很丰富。憋久了,大伙儿就想搞个party快活一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不久,夏威夷风情成为时尚。有人倡议,“要不,来个luau(音,鲁阿)吧?”

      Luau是夏威夷式的宴会,宴会的高潮是kalua。所谓kalua,介于西方的烤乳猪和我国的叫花鸡。逮个小猪,剖膛洗净,抹上盐和香料先腌上几个小时。然后在地上挖个坑,升起篝火。把腌好的乳猪用香蕉叶裹起来,糊上泥,架在篝火上烤,篝火上不断添上香蕉叶。这样火不大,烟倒是挺浓。与其说是烤,不如说是焖或者燻。这样烤-焖-燻几个小时,乳猪变得外焦内嫩。把肉一块一块撕下来,放在大盘里,就可以上桌了。

      去夏威夷旅游,随处可见luau的广告,不仅有美食,还有歌舞表演。排了很长时间的队,饥肠辘辘。坐定,顾不上太多,捧着盘子就大吃。吃了半饱,才发现原来不是一般的烤肉,而是久负盛名的kalua。咂咂嘴,回味一下,似乎这kalua也不比普通BBQ美味太多。其实,不怪kalua味道不好。吃有两个境界,一是果腹,二是品味。用果腹的速度和数量,是品不出味道来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Kalua, Hawaii Luau

      众学生都盼望luau,尤其是kalua大餐,但是乳猪从哪里来?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王者Robert Noyce用他的男中音平静地宣布,捉猪的任务,由他和一个助手负责。声音不大,但是极具磁性。所有人的目光,都仰视着他们的王。

      夜,

      无月,星稀,

      Robert Noyce的牙显得格外的白。

      猪圈,一头慵懒的母猪,怀里依偎泛着粉色的小猪。

      一声轻响,是猪圈的门被打开。

      母猪回头,看到的是那排白牙。

      当它想再看一眼的时候,Robert已经离去,同时离去的,是怀里的粉红色的小猪。

      王者归来,战利品是众人盼望的小猪。

      众人欢呼,喧闹的声浪并不能淹没MM们抛来的秋波。

      Robert醉了。

      毕竟是牧师的儿子,第二天酒醒,Robert觉得愧疚,不应该去偷老乡的猪。于是两个学生上门道歉,并且愿意付钱。其实老乡根本不知道自己少了猪,而且也不在乎少一头。但是在清教徒情结盛行的Iowa,偷窃是重罪,尤其作为牧师的儿子,更应该以身作则。于是老乡叫来了警察,坚持要立案治罪。

      Robert的父母身为牧师,自然不好劝阻,只好咬着槽牙,一边表扬老乡觉悟高,一边痛责自己管教不严。倒是Robert的老师和邻居,Grant Gale看不下去了。

      Gale 和Noyce两家是同一条街上的街坊,Robert Noyce从出生到长大,Grant Gale都看在眼里。小时候,Robert常去Grant家割草赚零花钱。不是说Robert家穷,Grant家富,穷人到富人家里去卖苦力。在美国,小孩子去邻居家做小工,是大家习以为常而且值得鼓励的事情。

      Robert Noyce在13岁的时候,和哥哥做了一个可以载人的大风筝。小Robert坐在风筝里,哥哥在前面拉,怎么拉也飞不起来。后来,他们把风筝抬到粮仓的屋顶上,哥哥在地上拉,企图来个滑翔。结果差点没把小Robert的骨头跌断。虽然两次失败,哥俩儿不甘心,把风筝线栓在汽车上,让汽车拉着跑,结果真的飞了几米高。

      高中的时候,Robert Noyce就展露了科学方面的天赋。Grant爱惜人才,就鼓励他旁听Grinnell College大学一年级物理专业的课程。正式进入大学以后,Robert才华横溢,Grant喜在心头。但是Robert喜欢自吹自擂,好大喜功, Grant暗暗担心。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

      Grant苦口婆心,四处游说,老乡终于放弃了要控告Robert,让他坐大牢的打算。但是作为惩罚,Robert被停学一个学期。有意思的是,尽管被停学一个学期,Robert Noyce的功课却没有落下,仍然和同班同学一起按时毕了业。不仅毕了业,而且还考上了MIT,去念博士。

      从Iowa偏远的小镇Grinnell,Robert Noyce千里迢迢来到了Boston。

      在MIT这个执科技牛耳的学府,Robert向人打听晶体管的问题,没想到MIT的大牌教授们竟然大眼瞪小眼,他们不知道晶体管究竟是怎么回事。连MIT大牌教授都不明白的新技术,乡下小伙子Robert Noyce怎么知道的?

      关键词(Tags): #硅谷野史
    • 家园 花待下文

      “包装得不好是死鱼,包装得好是寿司”

      精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