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俺也当过“蒲公英”(上) -- northeast

共:💬18 🌺10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俺也当过“蒲公英”(上)

    王外马甲的《战场上的蒲公英》正在“连播”之中,我也想起一些往事:有一次,我看见网上一论坛讨论起大连的“白玉山塔”。大连的“白玉山塔”是日本为了纪念“日俄战争”建造的,有网友说应该把“白玉山塔”拆了,有网友说“白玉山塔”已经成了旅游景点、拆了不合适……有一网友说了一句:要是解放初就把“白玉山塔”拆了,现在也就用不着争论了,20世纪50年代位于沈阳南湖公园的日本人建的“忠魂塔”就被改成了“跳伞塔”,现在也没人知道当初那是日本人的“忠魂塔”,老百姓在那里跳来跳去,也挺好的嘛。(后来我查看了一下这位网友以前的发言,发现他是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小时候在沈阳生活过一段时间,其在沈阳的生活、学习区域与我有很多重合之处。)

    沈阳南湖公园,跳伞塔……我的脑袋里猛然显现出某些记忆,事情过去的太久了,要不是这位网友提起,我简直要忘了沈阳南湖公园的跳伞塔。小时候,每次去南湖公园,都会看到这个“跳伞塔”,对了,我还在上面跳过伞。具体细节记不清了,只隐约记得很多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排着队等着“跳伞”,等轮到自己,同时被一起“吊”上去的有几个小朋友(具体是几个忘了,反正肯定不是一个人),然后记忆中留下的印象就是居高临下的兴奋和从天而降的感觉……原来俺也当过“蒲公英”!

    不过,这个“跳伞塔”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日本人建的“忠魂塔”?这还真没听说过,找老爸问问去,他是20世纪40年代生人,虽然人生的头几年不在沈阳生活,但在沈阳生活的年头绝对比前面提到的那个网友要早,他也许能知道一些情况?

    晚上到老爸那里,因为现在不是和老爸天天在一起,所以每次见到老爸总要想方设法“讨好”他老人家,这次有“事”相求,更要满脸堆笑。嘴上天南海北兜了一大圈,看老爸还算高兴,就假装随便地问了一句:“听有人说南湖公园的那个跳伞塔以前是日本人建的什么‘忠魂塔’?您听说过吗?”老爸回了一句“没听说。”浪费了我这么多感情,居然一无所获,我怎么忘了老爸对历史是不感兴趣的……我对历史的爱好也不知道是从哪里遗传下来的,也许是“隔代遗传”吧,真是“人生在世,知音难求”……我正在胡思乱想,老爸突然一拍大腿,说道:“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来,看来这个跳伞塔以前还真跟日本人有关系呀……”

    老爸所说的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文革”期间,中日恢复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后,中日之间的交往多了起来。很多日本人借机要来中国东北来给“祭奠”先人,这些日本人的要求还不算太高,他们知道由于中日两国历史上的恩怨和时间过去的太久,先人的坟墓恐怕很难完好的保存了,他们只希望找到当初先人的坟墓所在地,哪怕尸骨无存,他们能在坟墓原址“祭奠”一番也就算满足了。现在沈阳的南湖公园、东北大学一带在解放前大部分是荒地和墓地,日本投降之前也有日本人埋葬在这一带的。改革开放后,有日本人来到沈阳的南湖公园、东北大学一带“祭奠”先人,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这一带外表变化太大了,他们找不到任何记忆中的坐标,也就找不先人墓地的具体位置了,这些日本人正在着急,忽然有日本人看见了南湖公园的这个“跳伞塔”,一群日本人围着“跳伞塔”转了半天,陪同的中方人士感觉到日本人认出南湖公园的这个“跳伞塔”是他们所熟悉的什么东西。接下来,以“跳伞塔”的坐标为基准,这些日本人找到了各自先人墓地的大体位置,“祭奠”一番后才离开中国。老爸最后说:“当时中方的陪同人员也没搞明白‘跳伞塔’与日本人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听你一说,看来真有可能原来就是日本人的什么‘忠魂塔’之类的东西。”

    好不容易与老爸有了共同语言,双方谈兴更浓,老爸接着有说:“我小时候也在‘跳伞塔’上跳过伞。”“你也跳过?”“不但跳过,而且跳伞的过程还是有些惊险的……”

    土鳖扛铁牛

    元宝推荐:MacArthur,
    • 家园 03还是04年上海搞过一次极限运动

      就是从金茂大厦跳伞。结果一个澳洲运动员被风吹到墙上造成事故。记得他是被担架回国的。

    • 家园 老乡,打听个事儿。

      这跳伞塔到底在哪?

      南湖激流勇进旁边有一个铁架子的,已放弃多年。但看样子不是你说的日本人东西。

      • 家园 见图

        前几个月去了一次,塔还在,但显然已经被弃用了。下图是从网上找到的,跳伞塔在左下角红框处,距离南湖公园西门和西门旁边的桥比较近。

        点看全图

    • 家园 说道旅顺白玉山塔

      在大连的时候也曾去过。在那里,满眼望去,四处都是前来朝圣的日本游客,播放日俄战争纪录片的小电影院里也全是日本人再看。日本对这里的感情也不难让人理解,但这对我们是多大的侮辱。旅游业是很重要,但你就不能给来的国人说一下这里为什么是耻辱!陪同我去的小哥是大连当地人,对我能清楚地说出203高地,东鸡冠山,黄金炮台来很是惊讶,他说很多大连年轻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了,而且也对当时薄市长颇有微词,数祖忘典!!还很迷信,颇信风水,对自己的官运很是看中,纯碎花架子一个。

    • 家园 【原创】俺也当过“蒲公英”(下)

      惊险?我一听这词就感到奇怪,我印象中的跳伞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场游戏而已,怎么也不会与“惊险”一词挂钩,老爸的跳伞经历有什么特殊之处?原来,老爸的那次跳伞是上中学(估计是初中)时学校组织去的,一去就好几个班百十号人,开始老爸也没想到有什么惊险,以前虽然没跳过,但也没少看见其他人在那个“跳伞塔”上往下跳,也没看见或听说有什么危险,但他去跳伞的那天情况特殊:风太大了。

      那天风大到什么程度,老爸也说不好是几级大风,反正看见排在前面先跳伞的同学从“跳伞塔”上跳下来之后,明显就不是垂直下落,最后的落地点都距离无风情况的“垂直落地点”挺远。老爸说他们跳伞之前,“跳伞塔”的工作人员给他们讲解了动作要领,腿应该是什么动作、脚落地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跳伞塔”下面是沙坑,挺大的,一般情况下,即使跳伞时的动作不规范,落在沙坑里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可要落在沙坑外就有可能有麻烦,落地时脚要是碰到坚硬的地面有可能会崴脚。平时无风的时候,一般根本就不会出现降落到沙坑外的情况,可那天风那么大,眼看着各位“蒲公英”的降落地点一个比一个靠近沙坑的边缘。

      听了老爸的讲述,我感觉怎么和我跳伞的感受差别那么大呢?沙坑,没印象,不是说我跳伞时一定没沙坑,但肯定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工作人员讲解动作要领,更没印象了,我的印象是在半空中东瞧西看,心情挺放松的呀。怎么回事?我最后得出结论,我小时候的那次跳伞,肯定是被“吊”上去的,接着有被“吊”下来(也就是说连人带伞始终被上面的绳索牵引着)。否则,无法解释我对跳伞的记忆与老爸的感受差别这么大。而老爸和同学们的那次跳伞,虽然无法与《战场上的蒲公英》里的蔡智诚从飞机上往下跳相提并论,但却实实在在在空中“飘”了一小段距离。

      老爸接下来的话进一步证明了我的结论:老爸说现在回想他那次跳伞,真有点危险,放到现在,估计学校和公园方面肯定是安全第一,临时取消这次活动(尤其是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真出点事就麻烦了),可当时活动照常进行,原因也许是学校和公园方面没这方面经验吧。我小时候跳伞的时候,公园方面对安全的考虑肯定要比几十年前考虑的周全了,估计就是为了安全,也要连人带伞始终被绳索牵引着“吊”上“吊”下。

      轮到老爸跳伞的时候,他最关心的就是风势的大小,总担心突然一股大风把他吹到沙坑外。降落的时候感觉风很大,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大声提示着动作要领,也不知道是降落的快还是风还不算很大,反正老爸最后还是落在沙坑里,站起来活动活动腿脚,没什么异常,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接着老爸继续看后面的同学跳伞,同学们虽然年龄差不多,可有高有矮、有胖有瘦,那些瘦小的同学明显受风力的影响大一些,有的半空中就被吹得偏离了不少距离,老爸当时的感觉估计和《战场上的蒲公英》里的蔡智诚中校在双堆集空降时看见两伙伴的降落伞往共军那边飘类似,心里琢磨着“要出事”。万幸的是,最后即使是那几个最瘦小的同学的降落地点还是在沙坑范围内,虽然几乎就要落到沙坑外了……

      当初听了老爸跳伞的经历,感觉确实比我跳伞的经历有意思。本来行文到此,也该结束了,可人的一大特点就是爱联想,我就多联想一些内容吧(称之为跑题也可)。前些日子看见王外马甲的《战场上的蒲公英》讲到双堆集空降时蔡智诚中校的两伙伴的降落伞受风力影响,无可奈何地往共军阵地那边飘,我就联想到我父亲和他的同学们的那次“跳伞”。最开始看见《战场上的蒲公英》这几个字时我只感觉挺有意思的,没往多了想,可看到“双堆集空降”的情节之后,我又有了新的感想:不知道蔡智诚中校当时有没有这样的感慨,在大风面前,当时国军配备的主降落伞很有点“无可奈何”,只能“随风飘动”;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蔡智诚这样的小人物不也很“无可奈何”、“无力回天”吗?王外马甲的几篇大作讲的都是小人物,骑兵团刘大爷这样的小人物紧跟着历史发展的潮流,勇往直前;蔡智诚这样的小人物实际是在与历史发展的潮流对抗着,但也只能感到“无可奈何”、“无力回天”。在我看来,蔡智诚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蒲公英”,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蒲公英”。

      • 家园 花自飘零水自流啊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这个结尾当得起豹尾的评价了,花
      • 家园 我小时候也玩过塔跳

        有意思的是,当时玩跳伞的时候,老师的现场教学内容是“怎样打伞兵”,搞得我们在当“蒲公英”的时候都把自己想象成了国民党特务。

        您说得没错,我选择“蒲公英”作为标题,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它的形状象降落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与命运有几分相似——虽然有人为的技术、也有可以操纵的手段,但飘落的历程却终究取决于不可捉摸的风云,从天上到地面、从理想到现实,以兴奋的开场到无奈的结局,最后又归于尘埃。

        时代造就人物,这人物可能是大浪淘沙过后的耀眼的金子,也有可能只是曾经在空中漫舞过一番的落寞的草芥,结果虽然不同,但在我看来,其实都有着值得纪念之处——这也是我愿意挖坑讲蒲公英故事的原因。

        • 家园 花开花谢,潮落潮起,心动心静,皆文章也,马甲兄和

          萨苏兄、冰冷雨天兄的大作我都想法购得并赠给喜欢历史、军事的朋友一同欣赏,不知哪时得空给我签个名。

    • 家园 说道日本人留下的纪念塔,俺们那也有个

      合肥的大蜀山上有个日本人的纪念塔,一直没人管,好多游客不明真相还在那里合影留念,后来有人打电话到广播台反映了,有关部门把那个碑用水泥封了,上面写上勿忘国耻。

    • 家园 那地方当年“塔”还真多

      下面是两幅当年的照片

      http://www.lib.hokudai.ac.jp/faculties/slv/gall/houten/image/27-1.jpg

      http://www.geocities.jp/mmkato751/tiyoda15.jpg

      据说主要是为了纪念在日俄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也埋着918事变的一些尸骨,总共有3万5千多。

      现在是下面这个样子了

      http://www.geocities.jp/mmkato751/tiyoda18.jpg

      下面这个是哈尔滨的那个

      http://www.lib.hokudai.ac.jp/faculties/slv/gall/harupin/image/10-1.jpg

      • 家园 从图上看,位置好象是在现在沈阳的中山公园

        估计不是在现在南湖公园的位置。南湖公园的那个日本塔到底有“纪念”什么人的?我现在也没找到准确的信息。

    • 家园 有印象

      小时候到南湖经常看见有人在那儿跳,可惜自己无缘一试。现在是不是拆掉了?

    • 家园 跳伞

      那简直是我对南湖公园的第一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我第一回和最后一回见那个东西是1987年5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