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您是喜欢滞,还是喜欢胀 -- MRandson

共:💬115 🌺2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或许过段时间媒体就会有大量谈论“文革伤痕”的东西出来

      因为,也许是到了可以议论议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否已经过去,我们是否还需要不计代价、肆无忌惮政策的时候了。

    • 家园 大家喜欢什么无所谓啦,政府已经改喜欢‘胀’~~
    • 家园 用机制设计理论来讨论
    • 家园 马克思也讲过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

      可实际上在我们这里政治是基础,政治利益决定一切,包括经济。

      我觉得目前我们做的就是让老百姓补贴国家,集中一切能集中的物力财力去和别人对赌,赌赢了大家分红吃肉,赌输了万事皆休。这个集中的过程中,肥的拖瘦,瘦的不一定拖死,按照中国老百姓的心里,饿不死就不会造反,这样最大的政治利益就不会遭到冲击。

      从这个角度讲,也许一切的不合理都会有一个解释。

      • 家园 您说反了,中国政府现在是世界上最无原则的政府

        谁说的现在的中国政府是“政治利益决定一切,包括经济”?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中国政府现在是世界上最无原则的政府,只要管用,一切主义和政治经济的手段都可以拿来使用、试一试(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官办经济”的最核心的本质)。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时候,它才会认证考虑它的下一步的政治取向。在完成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它的一切变革只能视为这些变革本身是为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服务的,而不是它内心的真正价值取向。

        虽然我的内心满怀希望它依然是那个曾经具有高度理想主义的政党和政府,但是我也明白,希望只是希望,不要抱太大希望。。。

      • 家园 读马克思的东西,真是百感交集

        读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的时候,看现实生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人读了。

        现在流行的是官办,马克思已经被人淡忘了。批评马克思的人,多数没仔细读过马克思的书。

        真不知道有一天,马克思的书会不会被查禁。

        • 家园 安兄,继续请教一下

          特意去查了下张五常的原文,我的原贴有些不准确之处。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

          关于邓丽君的,有几个问题:

          其一,马克思是否认为价值与劳动力有固定的关系?

          其二,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如何?是否太窄?远不如费沙的定义?

          其三,在马克思的理论范畴内,象邓丽君这种现象有没有可能发生?

          张的另外一篇文章,标题跟结语对马颇为不敬,我就不转了,但他的观点似乎还是有点道理,他认为在资本论里,马赞成市场,不反对私产,反对资本家,这三个观点有矛盾之处。不知安兄以为如何?

          • 家园 en

            第一,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无劳动无价值。不需要劳动就能获得的东西,无任何价值。荒地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少数人霸占了,就可以从别人(垦荒者、农民)的劳动里面分取劳动成果,甚至可以分取绝大多数。有些东西,比如特许经营执照,其实也一样。本身是无价值的东西,但是特定生产关系使拥有者可以获得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不劳而获。

            第二,费沙的定义我不清楚。

            第三,马克思的时代,没有现代化的媒体,所以邓丽君这样的明星很有限。不过,淘金者的例子或者某个熟练工产品占领整个行业的例子,是否可以说明邓丽君呢?

            第四,目前的欧洲尤其是北欧,不反对私产,实行市场,抑制资本家,这三点在实践中不矛盾吧。我理解,马克思不是反对私人财产,是反对利用私人财产垄断资本不劳而获。

            • en
              家园 安兄几句话,我得想几天

              毕竟是外行,安兄莫要见笑,还有几个问题。

              第一,这样一个例子,假设安兄开厂,缺钱周转,找虎兄借钱,说好利息20厘,虎兄游手好闲,啥事没干,一年之后拿了安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还的利息。不知安兄怎么解释虎兄没有劳动,却有收入呢?您难道说虎兄的收入没有价值吗?

              这个例子还可以搞得更复杂,虎兄手头根本没钱,但他认识一个银行经理,打个电话过去,说好利息一人一半。。。

              第二,费沙的定义,是所有能带来收入的东西,包括劳动力,都叫资产。好像马克思是把劳动力排除在外的。不知道我是否理解错了?

              第三,我的直觉,邓丽君的例子,跟淘金和某个熟练工的例子还是有不同的,但不同在何处,我还没有想清楚,还要再想。

              第四,我要抬杠了:抑制资本家跟反对资本家,还是有本质的不同吧?至于您说的"反对利用私人财产垄断资本不劳而获", 那么第一点那个例子,您是否要打倒虎兄呢?或者问得再细一点,在什么情况下,您会反对虎兄呢?

        • 家园 请教安兄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问题

          张五常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颇有批评。他举过一个例子,大意是说,邓丽君凭着貌美声甜,抽唱片版税而成为巨富,剩余价值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听众跟打工者不同,打工者不打东家,就要打西家,否则无法生活,可以说是被迫被剥削,但买邓丽君的唱片,听她的演唱会,怎么说,都不能说是被迫的吧?

          不知安兄看法如何?

          • 家园 【也来插一嘴】第三产业的价值

            你本来是请教方家的,我却也来插嘴,别有意见啊

            我曾经对西方国家第三产业发达,因而生活水平高想不通,对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想不通:

            农业产粮大家吃,工业造东西大家用,

            第三产业就是供大家玩的,凭啥搞好了大家就富了?

            后来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价值,从精神上满足了大家在日常温饱问题解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

            精神上的需求也是需求,既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创造了价值,就是创造了财富。

            回到邓丽君,她的歌声、形象给大家带来了享受,带来了满足,所以大家愿意购买这个服务。

            剩余价值嘛,我是这么理解的,她也是打工的,唱片公司老总是资本家,她的剩余价值也被剥削了。

            她不被这家唱片公司剥削,也得被其他唱片公司剥削,所以还是被迫的

            现在似乎不这么说了,双赢嘛

            剩余价值剥削只听说资本家剥削流水线上工人,没听说剥削买商品顾客的,所以张举的例子,邓丽君剥削听众,好象够混乱

            要说剩余价值,给资本家,给国家都得给,就是给国家好听些,更有可能返还社会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