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上海股市估值问题-粗探 -- PBS

共:💬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上海股市估值问题-粗探

    从2005年年初至今。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上海股市攀升了500%。加上不断的新股发行,中国股市市值占全球市值比例迅速从以前微不足道的1%多一点上升到接近9%,居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

    中国的GDP仍然在全球第四的位次,而资本市场却已经提前折现,将中国5年或者10年后才能够拥有的地位提前赋予了这个充满奇迹的国度。

    一时间,我们拥有了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最大的银行、最大的保险公司、最大的石油公司、最大的煤炭公司,等等。

    而全民的共识是,中国股市不会止步,只会上扬。1929年华尔街崩盘前出现的所有迹象,都在中国重演一遍。学生开始成为股市高手,更不用说街边的擦鞋童了。

    当然,这一切都有其合理性。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天量涌入的各类资金、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上市公司干净或者肮脏的利润成长,等等,都在论证中国股市上升的必然性。

    在我的思考里面,我重点看一个因素:投资者对利润增长速度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否合理。

    一个重要的定量指标,是看股价本身隐含的、市场对未来利润增长速度的预期。在前段时间(也差不多是上证指数位于最高点附近时)做各国股市估价分析的时候,发现——毫不奇怪——中国的该指标高居世界第一。鉴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高居世界第一,这一结果,并不能论证中国股市之不合理。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价,只折现了10%的预期未来5年EPS增长速度。鉴于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增长速度高达两位数,这一数值似乎是合理的。而中国本地股市折现的未来5年EPS增长速度则达到17.8%,远高于7.5%左右的新兴市场平均水平。

    这是泡沫吗?

    EPS是名义值;而按照名义值衡量,中国去年GDP的增长速度达到11.4%+4.2%=15.6%。17.8%虽然大于15.6%,但似乎高估不是那么严重。

    然而,有两个问题值得警惕:

    第一,虽然研究没有完成,但感觉上,中国经济这一轮经济周期的高速增长期已过。随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低于11.4%。尤其是,鉴于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贸易逆差的严重依赖,随着后者的收缩趋势,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遭遇到比普遍认识更加严厉的挑战。

    第二,目前中国公司利润占GDP的比例严重偏高。随着边际剩余劳动力在相对意义上的消失,公司利润占GDP的比例——几乎可以肯定——将会下滑。

    鉴于:

    利润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利润占GDP比例变化率

    将以上两个考虑结合起来,得到的结论是,很可能,在当时的估价水平上,投资者过高估价了中国上市公司提升其利润的能力。

    也就是说,估值过高。

    估值过高并不必然代表下跌。但做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我相信长期而言,资本将会抽离估值过高的资产。这意味着,在6000点的水平上,上证指数提供的长期回报——尤其是经过风险调整之后——是不具有吸引力的。

    • 家园 我有个地方想不通,呵呵,那个计算公式

      经济增长率,名义是11.4%,通胀是4.7%

      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实际增长率,是这两个数值相加?

      我觉得很奇怪

      假设一个经济体,按照本币计算,某年GDP是一万亿

      第二年,假设这个经济体,任何变化都没有,但是本币通货膨胀10%,原来用1块钱做的交易,现在都要用1块1了

      那么最后结算的是,即使这个经济体本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GDP恐怕也会凭空增加10%了吧??

      所以我很奇怪,我们用货币计算的名义增长率是11%的话,按说里面应该减去通货膨胀的因素才是实际增长率才对啊??

      为什么要把通货膨胀率加上呢??

      这个太奇怪了,呵呵。

      不过我发现很多人都是这么算的,那么这个算法本身应该是大致没错的,老兄解释一下吧。

      • 家园 投资要反映GDP增长,同时考虑击败通货膨胀吧

        估计是这样来的。

        • 家园 但是我总觉得,通货膨胀是应该减分的因素

          好像很多人都是加起来算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这么算,我觉得总应该有个说道,呵呵

          我们统计GDP,都是统计名义上的数据啊~~

          呵呵,如果我们拿津巴布韦举例子就好玩了,那个鬼地方,通货膨胀率,据说是一年20000%多!!就是200多倍啊!!

          要是津巴布韦统计GDP,那增速就恐怖了,就算他们经济不衰退,也得有200倍的增速了,如果按照公式在加上通胀率,那实际增速难道会是400多倍??哈哈哈哈

          或者一开始我们就搞错了,可能我们统计的并不是名义GDP,实际上每年的公布的GDP,是不是已经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了?

          那么说,加上通胀因素,算出来的就是名义GDP了,这样我觉得还是说的通的。

    • 家园 目前我操作的基础是趋势为主,不再研究价值,毕竟股市不会马上转熊,

      目前我操作的基础是趋势为主,不再研究价值,毕竟股市不会马上转熊,还有机会!!!

    • 家园 不能说没有道理

      里面看到两个问题:

      1、中国股市产生了很多世界第一的公司,造就了高于GDP第四位的市值

      2、中国的宏观经济还能否以10%左右的速度发展10年(以维持10年后的相当于现在的PE)。

      对于第一个问题,很有中国特色,不是中国股市太疯狂,而是中国股市结构的特点,37万亿的市值,只有10万亿是可以流通的,以现有GDP对应的储蓄去争抢现有GDP对应市值的1/3,自然很快就搞上去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这么形象的描绘,中国人现在是拿着低报酬拼命干活,将产品卖给全世界,而赚回来的钱因为低报酬无法进入消费领域,而是由资本家主导很快又进入生产领域。总结起来,就是这么几个特点:

      1、因为报酬低,所以ROE很高

      2、因为全世界市场还有空间,所以中国产品还有的卖

      3、高投资,低消费,所以利润增速越来越快

      第二年资产=第一年资产+第一年利润再投资

      第二年利润=第二年资产*ROE

      第二年利润增长=(第二年资产*ROE)/(第一年资产*ROE)-1

      = 再投资率*ROE

      如果中国的再投资率是50%,而现在的ROE~=20%,那么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增长就是0.5*0.2=10%。

      所以,如果不再增长,可能会是因为:

      1、报酬提高,ROE下降

      2、中国产品的外延式增长已到尽头,再投资已经无利可图

      比较理想的路径是:随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产业升级,ROE维持不变,中国低端产品退出世界市场,高端产品扩张,同时内需增长,那么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会比较平稳的过渡到合适的速度。

      以上都是我作为外行的想当然语,欢迎大家抨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