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上海股市估值问题-粗探 -- PBS

共:💬8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上海股市估值问题-粗探

从2005年年初至今。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上海股市攀升了500%。加上不断的新股发行,中国股市市值占全球市值比例迅速从以前微不足道的1%多一点上升到接近9%,居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

中国的GDP仍然在全球第四的位次,而资本市场却已经提前折现,将中国5年或者10年后才能够拥有的地位提前赋予了这个充满奇迹的国度。

一时间,我们拥有了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最大的银行、最大的保险公司、最大的石油公司、最大的煤炭公司,等等。

而全民的共识是,中国股市不会止步,只会上扬。1929年华尔街崩盘前出现的所有迹象,都在中国重演一遍。学生开始成为股市高手,更不用说街边的擦鞋童了。

当然,这一切都有其合理性。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天量涌入的各类资金、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上市公司干净或者肮脏的利润成长,等等,都在论证中国股市上升的必然性。

在我的思考里面,我重点看一个因素:投资者对利润增长速度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否合理。

一个重要的定量指标,是看股价本身隐含的、市场对未来利润增长速度的预期。在前段时间(也差不多是上证指数位于最高点附近时)做各国股市估价分析的时候,发现——毫不奇怪——中国的该指标高居世界第一。鉴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高居世界第一,这一结果,并不能论证中国股市之不合理。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价,只折现了10%的预期未来5年EPS增长速度。鉴于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增长速度高达两位数,这一数值似乎是合理的。而中国本地股市折现的未来5年EPS增长速度则达到17.8%,远高于7.5%左右的新兴市场平均水平。

这是泡沫吗?

EPS是名义值;而按照名义值衡量,中国去年GDP的增长速度达到11.4%+4.2%=15.6%。17.8%虽然大于15.6%,但似乎高估不是那么严重。

然而,有两个问题值得警惕:

第一,虽然研究没有完成,但感觉上,中国经济这一轮经济周期的高速增长期已过。随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低于11.4%。尤其是,鉴于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贸易逆差的严重依赖,随着后者的收缩趋势,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遭遇到比普遍认识更加严厉的挑战。

第二,目前中国公司利润占GDP的比例严重偏高。随着边际剩余劳动力在相对意义上的消失,公司利润占GDP的比例——几乎可以肯定——将会下滑。

鉴于:

利润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利润占GDP比例变化率

将以上两个考虑结合起来,得到的结论是,很可能,在当时的估价水平上,投资者过高估价了中国上市公司提升其利润的能力。

也就是说,估值过高。

估值过高并不必然代表下跌。但做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我相信长期而言,资本将会抽离估值过高的资产。这意味着,在6000点的水平上,上证指数提供的长期回报——尤其是经过风险调整之后——是不具有吸引力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