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一个小故事谈 集结号 -- 华虎

共:💬43 🌺1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季布一诺值千金!

              我爸爸参加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在吃饭的时候,他常说,某人当时已经复员,人都在火车上了,一道命令下来,马上戴上领章帽徽就上了前线,后来牺牲了。当年实行的是北兵南调,南兵北调,他们当时都是从同一个山沟里出来的,直到90年代中期,我爸爸都每年回到那里,看望那些战友们和牺牲战友的亲属。后来的经济大潮,让很多人搬离了家乡,我们家也搬了好几个地方,好多人就失去了联系,爸爸常为这个事念叨,说要再去看看当年的战场,看看当年的战友们。。。

              爸爸的故事很多,也很精彩,希望有机会像锦候一样,整理出来

      • 家园 抗美援朝结束以后,复员,伤残退伍回乡的人数是百万计算的

        当初经历战争后这些幸存者的第一念头绝大部分就是回家然后过一头牛二亩地的生活。光我文中所说的那位志愿军老战士所在的县(陕南靠近四川某地),类似情况的有一千多人(退伍,伤残复员)。当然绝对不是说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没人管,很大程度上他们的生活一直以来相对普通人是有保障的,60年这些人肯定是没饿死的。这个需要说明。

        至于说红军的问题,80年代民政部门前上访长队肯定是很多人都见过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儿,我不知道。但是我父亲不过是描述他看到过的情景。

        • 家园 我们县的抗美援朝老兵

          不算太多,可能不足百人(但是其中也是出了一个苗族特级战斗英雄的,孤胆守阵地),他们退伍的时候是一次性发给一笔复员费,没有伤残的普通士兵好像有一、两千元吧——按照当时贵州的购买力,这是一笔巨款,50年代的时候、普通老百姓家庭每人每月的伙食费才5块钱,百把块钱就可以买一间瓦房——一时间成了全县闻名的富翁。

    • 家园 这当间可能有些是失散流落人员,情况比较复杂……

      一般都需要证明人和证明材料。而且这当间真还可能有少数的假冒伪劣。

      比如四川省红原县瓦切乡有个叫罗尔伍的“老红军”,前几年回张家界“认亲”,媒体也是炒作得一踏糊涂,他自己也吹(通过在县里工作的儿媳妇),结果吹离了谱吹破了天儿,到处都对不上茬儿。

      有些事儿,真还没那么简单……

      • 家园 请教中校一个问题

        红军时期的脱队人员,除了西路军因被俘、脱队两年以上而不能归队的,其余三大主力红军的脱队人员(主要发生在长征途中),在核实了身份以后,按照80年代以前的政策、是否能享受优抚待遇?印象中是没有、但不是太确认(西路军的那部分肯定是没有待遇的)……

        • 家园 八十年代以前没有统一的政策

          现在的优抚重点对象“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的优抚待遇落实是有个过程的。

          建国初的规定退伍红军按照二级乙等在乡残废军人标准优待(1977年标准是近两百元),后又有定期定量补助。1979年明确退伍红军战士的条件:(一)必须是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包括抗日联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的;(二)有退伍手续或确切证明的;(三)没有叛变行为,回到地方以后继续保持革命传统的。除原有的待遇外,明确了生活费补助标准:20——45,平均30,医疗享受公费待遇,生活难以自理的可住养老院或发护理费,粮油由国家按当地机关干部标准供应。同时明确包括西路军在内的红军流落人员不能称之为“老红军”,不过如有困难,可予补助,使之不低于当地社员的生活水平。

          1983年随着西路军问题逐步解决,在1984年2月民政部、总政治部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凡经当地政府确认为西路军流落人员的,在没有发现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的情况下,一般应当给予承认,并统一称为“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生活费补助标准略低于退伍红军老战士,25——45,平均35,医疗公费,生活难以自理的可住养老院或发护理费。

          西路军流落人员问题的解决带动了其他红军流落人员的解决,1986年12月民政部发文规定:凡1937年7月6日以前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包括东北抗日联军),因伤、因病、因战斗失利或组织动员分散隐蔽离队失散,并在离队后表现较好,经当地群众公认,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县、市人民政府批准,认定其为“红军失散人员”。因被俘、被捕离队失散,但未发现其投敌叛变或离队后被迫担任过一般伪职,对革命没有造成危害的,也可按“红军失散人员”对待。生活补助比照抗战时期入伍在乡复员军人标准,每月补助15——30元。

          三红生活补助最新的标准是:退伍红军13680,西路军12240,失散4080。

          • 家园 花谢,兼一个小问题

            三红生活补助最新的标准是:退伍红军13680,西路军12240,失散4080。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这个补助标准是以年为单位的吧?

            • 家园 是的,是一年的补助金额

              一般各地在执行的时候会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些。

              每月 退伍红军 西路军 失散红军

              国家标准 1140 1020 340

              重庆执行 1204 1084 392

              青海执行 1260 1110 370

        • 家园 我的印象好象也是是没有
    • 家园 这个身份有点疑问。建国后长征走下来的红军,待遇都不错

      98年的时候,家里有长辈在国家级贫困县里主事,很多机关干部医药费都是问题。

      县医院里有病号,每月近2万的医药费维持生命,惊之,问何人。陪床答:老红军。问陪床何人。答:老干部局科长。

    • 家园 这一段不确切

      路过民政部看见上访的人群排了有几里地一半是白头发。问其中一排队上访吃干粮老者身份,答曰,红军。

      这种情况属于红军脱队人员,除了长征时期中途因为各种原因(包括开小差,长征途中为这个原因,被处决的大有人在)沿途脱队的,还包括西路军老战士脱队时间超过两年以上的(抗战初期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理了很多这样的情况,发一笔钱、但是不接受归队的申请);80年代以前的政策对这些人不给予老红军待遇,后来改成了比老红军降低档次加以优抚。我老家那边就有红军长征路过的时候脱队留下,后来当了经济土匪,临解放的时候又成了政治土匪,再后来、在剿匪的时候被击毙。

      • 家园 据我所知,国家对于老红军的待遇都很不错的。即使是那会的

        红小鬼都给了很高的待遇呢!

    • 家园 应该发配到边疆戍耕!

      请示毛主席枪毙你

    • 家园 现在好像待遇挺高的

      老红军、老八路、志愿军等等只要是参加过战争的都有一定的补助。相对于农村的收入水平来说,挺高的。

      • 家园 老干部老红军老八路的医疗费用实报实销

        其中“老干部”的确认标准是指1949年10月1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对于大西南这样建国后才解放的地区,90年代又对政策作了修正、结合当地解放的时间划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