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一个小故事谈 集结号 -- 华虎

共:💬43 🌺1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祖父现在待遇很不错,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我祖父现年91岁,37年入党,这在上海地区是屈指可数的。后来部队北撤参加新四军1师三旅,在孟良崮战役中被飞机炸伤了腿以后一直在后方工作。这几年几乎每年涨工资,现在离休金有7000多,常年住院医疗全保。据我父亲说,现在这批人全县也不剩下几个了,死一个少一个,待遇已经是非常好了。

        • 家园 这就说拧了,上海我当然知道

          别说残疾金,就是低保,那个人敢少发,晚发。告上去吃不消的。

          落后地区不是这样的,要不然为什么称为落后。几十年前就更可以想象。

          尤其是过去偏远地区。道路艰难。去趟乡政府走一天都是正常的。去趟县城更是难上难!欺负你了你根本是述说无门。去告状让你等一礼拜见不着人。可想而知的事情。

          现在外地的也开始好了。原因一个是国家经济发展了,二一个这批人已经死剩不了几个了。是宝贝了!

          • 家园 兄弟说的是

            和家里装修的人聊天,他家就是我们附近郊县的,据他讲现在这些老红军什么的待遇都还可以,烈属待遇也行,但是早些年就不行了,他们当地最出名的是一个中野的老兵,当年和总理还喝过酒,家里和朱总司令的合影都在,奖章可是不少,结果生病了没钱看,很困难,也没有等到现在。相比我们单位的老红军和离休干部就好的多了,看病费用全免,每年定期体检。

          • 家园 老红军一直跟到49年以后的现在落后地区的极少。

              只有少数退休后自愿回乡的,比如说六十年代的甘祖昌。

              在落后地区的绝大部分是战争年代失散的,估计其中跑回家的不多,相当部分是留下养伤的,还有留下打游击垮了的,也会有战斗中失去联系的,这类人因为失去联系时间长,很长一段时间内没什么待遇,八十年代后才给一定优待。

              也有少数拉大旗做虎皮的,我们插队的地方有一位牧民,自己说是老解放军战士,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他们一个班被二十万人包围打了三天三夜,最后剩两人被俘。另一个人被胡军打着打着不知搞到哪去了,他坚称是老百姓对方相信了,被补到新兵营后寻机逃回家。仔细调查一下,他家际是四八年的解放战士,四九年复员回家,四七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他实际上是国民党兵。

            • 家园 这种事儿俺们出行中也遇到过不少,总之不要轻信……

              的确有人是蒙事儿的,一细问就露馅儿!我们出行在路上经常遇到这种摆玄龙门阵的,越是说得悲情你越得当点儿心。现在奖章证书什么的做假也不少,俺在北京就曾见过一个,他在地上摆摊儿乞讨,俺一拿相机他却不让照(其实俺是想做个好事儿,向他们地方民政部门反映一下),说是侵犯了隐私权——你都公开乞讨了,还要隐私权?

              下午再去,这人儿不见了,听民政部门的人讲,这种人儿现在挺多。

      • 家园 老八路确实有补助这个我知道,还知道别的

        老兵也有补助,可能是个别情况。

        这事情是我听舅舅(他也是老兵,已经去世了)过去说过,姥爷他们村子里过去几年落实政策(?),给过去的革命军人开始发生活补助。结果是得罪了一位老八路,他残疾了很多年了,眼看这些年一些老兵得到补助他很愤怒: 老子当八路受伤残疾,现在领补助;他们那些当特务伪军警备队的也跟我一起领,这算他妈的怎么回事?我不要领了...村干部每次都送到家去。

        现在还是一样:是不是现在国家富了一些国民党老兵也一样一样的?

        还望请教别的朋友。

    • 家园 花之。文革前基层就有人敢克扣残废金,胆子够大的

      “你是国民党的县委书记”,老爷子骂得痛快

    • 家园 不好意思

      有点怀疑,就算抗战解放战争老红军们一个不死,还剩下几个?真的照顾不过来?只要没有被遣还老家,或者他们自己没有犯过错误,应该是可以得到照顾的。要不是文革时期造成的后果还没有及时纠正?

      • 家园 山高皇帝远,那时候山沟里出来的兵大部分家都属于贫困地区

        农村过去是很苦的,政策到了哪些地方就走形。当时残废军人津贴在当地算是很高的。县财政,乡财政,甚至村财政一困难就打这钱的主意。挪用,克扣。钱从手边过他就顺手一用。你老实他就欺负你。你一凶,他就装孙子。

        80年代初我父亲还经历过一件事。有一次拨付救灾物资款项后到当地调研反馈情况。结果当地十有八九的群众说从来没见过。结果我父亲从县里开始查账。县里拿出个大帐本指着几页说都发下去了。谁谁谁几号拿的。然后乡,然后村,每一级都是这样书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最后再三查问,一个乡长说了实话。先是县里过把手,劳模统战对象之类,领导,领导家属等等先挑,完了乡里,村里,依次这么来。最后就是这个结果

      • 家园 那是红军脱队人员

        80年代以前对他们没有优抚政策……具体原因很复杂,因为他们脱队的原因很难搞清楚,讲得难听点,其中有些人干脆就是开小差了……在80年代的平反大潮中,本着老邓讲的“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精神,统一给他们按照比老红军低一个档次的标准加以优抚。

        • 家园 我们村有个老人,原来当过新四军,后来又当伪军

          村里看他可怜,八十年代给他申请了一下,民政局开始给他按参加过革命的资格发生活补助,我前两年回去还见过他。

          有个小花絮,说他当年跟新四军打仗的时候还特别不怕死,说“新四军那几杆破枪,打不准”。不过我估计他也没什么血债,要不解放初他可能要被镇压了。

          我有个本家堂叔,参军去抗美援朝,结果训练的时候出事故,被手榴弹给炸死了,我本家那个爷爷一直有补助的。

    • 家园 花赞

      的确像楼主所说

      牺牲需要尊重
      !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