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杂谈色戒的电影和小说(上) -- sitan

共:💬3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杂谈色戒的电影和小说(上)

    前戏:

    “你们准备献出生命吗?”

    “是的。”

    “你们准备杀人吗?”

    “是的。”

    “你们准备从事破坏活动,可能造成千百个无辜百姓的死亡吗?”

    “是的。”

    “你们准备把祖国出卖给外国吗?”

    “是的。”

    “你们准备欺骗、伪造、讹诈、腐蚀儿童心灵、贩卖成瘾毒品、鼓励卖淫、传染花柳病

    ——凡是能够引起腐化堕落和削弱党的力量的事都准备做吗?”

    “是的。”

    “比如,如果把硝锵水撒在一个孩子的脸上能够促进我们的事业,你们准备这么做

    吗?”

    “是的。”

    “你们准备隐姓埋名,一辈子改行去做服务员或码头工人吗?”

    “是的。”

    “如果我们要你们自杀,你们准备自杀吗?”

    “是的。”

    “你们两个人准备愿意分手,从此不再见面吗?”

    “不!”裘莉亚插进来叫道。

    温斯顿觉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有一阵子仿佛连说话的功能也被剥夺了。他的舌头在

    动,但是出不来声,嘴型刚形成要发一个宇的第一个音节,出来的却是另外一个字的第一个

    音节,这样反复了几次。最后他说的话,他也不知道怎么说出来的。他终于说,“不。”

    “你这么告诉我很好,”奥勃良说。“我们必须掌握一切。”

    ——《1984》

    好吧。前戏是长了一点,不过比起色戒里的前戏来说,倒也不算太长。

    色戒电影里头残酷的成分比较突出,所以想起来1984的这一段。这一段1984最后也是认为爱情高于“抵抗运动”,不过呢,1984大家都认为是一本进步的书,色戒显然是一篇反动的故事——无论书还是电影——女主人公在暗杀对象的情欲、民族抵抗运动的淫威之下,显得顺从而弱小,她自己也认同了这种顺从。她自觉意识的爆发,还是一种虽然疯狂但是无疑是幼稚可怕的爆发——王佳芝同学叛变了革命,放走了暴力色情狂易先生。

    当然,在电影里,她的自觉意识中还有一点点对所谓坚定的抵抗者王力宏的感情。

    对比着谈谈剧本和小说吧。

    大三搬进新寝室,不知道谁落在那里一本张爱玲的短篇集子。拾来看了之后对色戒印象挺深。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开头那段(时间的开头,故事的开头是倒叙),然后大家怎么进步着进步着,就定下了一条美人计,王佳芝如何因为是当家花旦就当仁不让地得去当那个美人,当仁不让地要学习女特务必备的性技巧,“于是今天晚上,浴在舞台照明的余辉里,连梁闰生都不十分讨厌了。大家仿佛看出来,一个个都溜了,就剩下梁闰生。于是戏继续演下去。”

    我觉得这显得很有层次,很可信。一个大时代,在一个大理由大时尚下面,小人物们都不是那么清醒,也许他们认为他们自己清醒。那个时代要拒绝一个革命行动,恐怕比现在拒绝一个LV、Prada的行装要难。革命多帅啊,不进步的男生不招女生待见。参加革命的女生脸上自然展现了飒爽武装带来的光彩红妆。究竟进步如何,却难想得清楚了(民族抵抗大概是个特例,没法否认其正当性,但是除此之外的进步运动那么多,真正参与者有多少想清楚的),特别是局面发动之后,众人哄捧,责任、威胁。恐怕也没机会想。也好,清闲。

    当然这深刻的印象更多只是因为共鸣,也许因为我觉得自己经常就这么不清醒。上个大学,选专业,转专业,出国,换方向。可都有想得清楚的么。多半像是舞台上的一出戏,大家都觉得这样不错,然后呢,好的歹的,也许也分不那么清楚了。

    不过,电影里展示这个情节的时候,处理得更加残酷。王佳芝不是那种“浴在舞台照明的余辉里,连梁闰生都不十分讨厌了”,而是很清醒无奈地接受了组织的决定。残酷则残酷罢,少了我有戚戚焉的那股迷糊。当然,有的是迷糊的时候。

    另一个改动是对所谓坚定的抵抗者王力宏的感情。张爱玲写得有意思:“有一阵子她以为她可能会喜欢邝裕民”。得了,这倒霉孩子,这迷糊劲儿。电影里头清楚啊,王佳芝就是喜欢邝裕民,后来再参加暗杀,八成还和这一点有点关系。

    关键词(Tags): #色戒#电影#张爱玲
    • 家园 【原创】杂谈色戒的电影和小说(下)

      然后剧本有个大改动,这个改动得很好。王佳芝带易先生去暗杀的珠宝店,易先生临时决定买一个钻戒给王佳芝,这个情节被改成了,易先生给了她一封信,让她和某某先生联系。这给了电影一个“扣子”,前面的剧情在慢慢展开,到这里展开得差不多了,观众可能也疲劳了,于是来了一个“扣子”,把这些东西都提起来,出现一个悬念,易先生要留后路联系其他势力?易先生要试探王佳芝?去了之后放低了一口气,原来易先生要买一个钻戒送给王佳芝,于是另一口又悬起来了。这个处理不但有如上的功用,而且也显得更合理,以影片中反复强调的易先生的谨慎,恐怕不会轻易陪王佳芝去一个王佳芝提出来的珠宝店,如果是他自己熟悉的店,又两样了。

      在剧情高潮,两者的不同也可以谈。小说的处理很有意思:

        “只有现在,紧张得拉长到永恒的这一刹那间,这室内小阳台上一灯荧然,映衬着楼下门窗上一片白色的天光。有这印度人在旁边,只有更觉得是他们俩在灯下单独相对,又密切又拘束,还从来没有过。但是就连此刻她也再也不会想到她爱不爱他,而是——

        “他不在看她,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本来以为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样的奇遇。当然也是权势的魔力。那倒还犹可,他的权力与他本人多少是分不开的。对女人,礼也是非送不可的,不过送早了就像是看不起她。明知是这么回事,不让他自我陶醉一下,不免怃然。

        “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丝毫不带讽刺性,不过有点悲哀。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

      易先生没有电影里那么多屁话老套话。凭着电影里鸽子蛋大小的钻石和一句喜欢你戴着色戒(这里好像不是原作的粉红钻,而是所谓火油钻)的样子,这就让人叛变革命了?是有很多铺垫,不过层次感还是弱了。这里打动王佳芝的,是男人的一种自知之明,男人的一种瘦。在她看来,她觉得这男人是明白人,明白双方在做戏(虽然他只是以为这是欢场做戏,而实际上是一种要杀他的戏),即便他明白这些都不是真的,他还是怜惜她。王佳芝同学带着母爱的情怀和发现自己从未爱过而产生的悲凉,就这么被打动了。。。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太晚了。

        店主把单据递给他,他往身上一揣。

        “快走,”她低声说。

      接下来的一段电影精彩绝伦。先是一段快而精确。易先生飞下楼,不忘在楼梯道口顿了一瞬观察形势。然后一个静镜头。王佳芝和珠宝老板俯视易先生横着穿进车门,对看一眼。接下来,王佳芝出了门,叫车身边一时没有空黄包,无处可去,漂浮在街道边,手拂过塑料模特的姿势,然后才叫到了一部黄包,蹬黄包车的小伙子帅气而爽朗,车上居然还有三个风车。接下来的一连串镜头里只有转动的风车是清晰的,其他都在疏离着后退着。按mm的话说,这一段和安娜卡列琳娜自杀前去火车站那段好像。最后在静安寺前,道路开始封锁了,听到当当的铃声,小伙子还不服气,加速蹬到了封锁线前,没办法,他和王佳芝说。边上一个老太太说上海话,我要回家做饭啊。

      比较惊人。这一段精彩的电影几乎是完全忠实于原著的。小说里头的每一句好像都不太经意的话,拍出来都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实在要感叹导演的鬼斧神工。

      最后说几个杂的。一个是国民党特务老吴,演得有点过火,那段和王佳芝对吼很失国民党特务小头目应有的风范,把他的表演水平降低到前面王佳芝他们演学生戏的水准,特别拿腔拿调那样。演学生戏拿腔拿调是自然的,老吴那样傻吼就不现实了。而且这个情节特意用来告诉观众,王佳芝心理已经压力很大,后面会有变故,显得低估了观众的水平。

      另一个是关于剧本最后,用对白自圆其说为什么易先生没有留心调查王佳芝的背景。这个自圆其说不能放在前面,如果在前面就有这样有真凭实据的调查,不但故事说不通,而且会破坏气氛。易先生这边前面全部做暗写,不直接走易先生的故事线索,不但保留王佳芝线索的连贯,而且把观众视野在前段局限在王佳芝这边,无法看到易先生的任何牌底,是这类故事必要的安排。而副官的这个自圆其说还是有点不可信,很难理解一个情治副官会不明白那些调查结果的危险性,仅仅因为上司的特殊关系就不向上司报告。于是在下一场戏中,对此又有一个很自然的解释。易太太不知情地说副官来收了麦太太的东西,而且收走了易先生的东西。这里暗示了副官和易先生之间可能存在的斗争。

      最后。。。好久没看大屏幕还是怎么着,看着荧屏就很奇怪,镜头里头人在动的时候,非焦点的人物,觉得特别晃眼。。。

      关键词(Tags): #色戒#张爱玲
    • 家园 没看懂到底要说什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