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假包子倒底是真的假的?看video -- dislab

共:💬37 🌺5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假包子倒底是真的假的?看video

    大家看看video, 看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相信假包子是真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RQteM-3QlA/

    http://dv.ctw.cn/p.jsp?u=C1X2XbmV6Zqj

    http://www.tycool.com/2007/07/10/00004.html

    • 家园 想起一句话

      假做真时真亦假.

    • 家园 ”纸馅包子“新闻里还有个疑点

      结尾工商的人员只是和出租给做包子的人房屋的房东说不要让这些人住在这里了。并没有当面对做包子的人说什么,令人奇怪。

    • 家园 录像最大的疑点是没有一个脸部镜头

      仔细观看BTV播放的节目录像,发现20多分钟的录像根本没有一个脸部镜头,也就是说所有出镜的人都是匿名的。作为一个专业的节目制作人,他应该知道新闻节目的要素之一就是要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否则新闻的真实就要大打折扣。如果只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可以在把节目中把人物的脸部打上马赛克。但是20分钟的节目没有一个脸部镜头实在太反常了,除非作者故意为之。该节目从头到尾没有拍摄到所有人的脸部,也看不出摄像者尝试过想拍摄人物脸部镜头的任何努力。20分钟的画面基本稳定,摄像机应该比较固定。而且主要人物都很配合,同时摄像者也应该是比较从容的。在这样比较稳定的摄像环境下,实在不明白作为专业人士的作者为什么故意放过镜头里人物的脸部。要知道,这是一个暴光造假现象的节目,没有人物脸部将来甚至都不能作为工商局卫生局执法的证据。如果作者在拍摄时就已经想好如何保护造假者的隐私,要说没有剧本和相应导演,仓猝间恐怕难以做到。一个脸部镜头都没有,哪怕是巧合的脸部镜头都没有,抢拍摄像的难度也不小啊。

      当然,这点质疑并不能说明“纸馅”事实是否存在。但不合常理的摄像,这也是该节目令人怀疑的地方。

    • 家园 希望大家尊重事实,那包子就是假的!!!

      现在国际上有针对中国食品的恶意报道,咱们自己别跟着瞎扯,要尊重事实。刚才在看CNN,一个SB记者跑到唐人街,采访FOOD SAFE问题,包括两个老板,五六个客人及路人,没一个说觉得食品有问题的,其中有一个大姐说俺在这吃了快40年了,没觉得有问题,记者下不来台,最后抓了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才来了一句,多谢提醒。今天的CNN,俺在米兰看的,不信的可以去查。

      现在能看到还坚持包子是真的评论,多半是对媒体操作方式和工商机关的应对方式上的,真正对那假包子坚持的没看着,哪位有种,坚持能做出那种假包子,请站出来,俺奉陪。那个包子绝对是假的,俺把证据再贴一遍:

      1. 纸和肉6:4太假,纸浆也好,纸也好都跟肉有本质区别,前者毫无吃肉时能感觉到的弹性,吃不出来的有两种情况:没吃过肉,脑子进水。

      2. SB记者报道用烧碱水泡纸箱子,居然说一试就烧手,任何浓度的碱水用手去摸,开始的感觉就是滑滑的,绝对不会有烧灼感。

      3. 大家都知道小苏打,属于弱碱,发面做包子馒头稍微多了蒸出来的就发黄,而烧碱是强碱,碱度要高得多,看看录像里的包子,绝对不可能。

      4. 注意录像里用的盆和锅,没有明显腐蚀痕迹,烧碱是强碱,实验室里只能用玻璃器皿,工业管道材质为碳钢,必须做防腐处理,一般是衬胶,否则就得用全钛或者PTFE,录像里的盆和锅,就是白铁皮,这个装碱水,绝对漏的一塌糊涂!

    • 家园 农大的食品专家按录像DIY了一下

      “纸馅包子”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北京市食品办随即组织工商部门开始对全市的早餐摊点、餐饮企业进行彻底清查,前后一共100多个包子样本全被送到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三站进行检测,但都没有在包子中发现纸纤维等违禁成分。

      与此同时,市食品办为慎重起见,组织专家召开了评估会,集体设计出实验方案,委托专家进行了模拟实验。陈敏,这位50多岁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正是食品办全权委托实验的专家。

      昨天下午,陈敏教授简单介绍,模拟实验就是完全按照当时电视里报道的情况做的,加入废纸箱的比例为60%,但这个比例专家一致认为太大,基本不可能,所以最后实验是从5%到60%之间的不同比例都实验过。

      陈敏教授所带的一位女研究生透露,在上周日,她和四五位研究生都参与了陈敏教授组织的对“纸馅包子”的模拟实验,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人也在现场,时间约进行了两天左右。

      专家根据论证及实验结果认为,在包子肉馅中使用大比例纸箱的可能性不大。蒸熟后肉馅呈散状,根本不具备猪肉包子馅呈团状的基本特征;肉馅有嚼不烂的感觉,外观明显可见纤维状物质存在,无论从外观和口感,都很容易被消费者发现,不太可能被消费者接受并食用。即使猪肉中仅掺入5%的纸箱,肉眼依然能分辨出其中的纤维状物质,经品尝也有嚼不烂的感觉。

      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7-07/20/content_6404544_2.htm

      • 家园 这个有点搞笑

        谁有能力组织这样的”研究“?答案不言自明。

        如果新闻记者做假,这个可行性成立不成立都是废话。

        成立记者就不是造假?不成立就是记者造假?

        地沟油吃的出来不?吃不出来,但是还是是造假。

        恐怕某些人需要一些”专家“的权威来提高自己说话的

        可信度吧。为什么这些人辟谣如此不自信?:)

      • 家园 工商局人员和民工参加鉴定了么?

        录像里的工商局工作人员有没有参加鉴定, 还是已经被绳之以法了?为什么没把做包子的民工找来做, 还是也已经被绳之以法了?

    • 家园 就算真的也是小概率事件,全北京都是?

      维州理工学院校园枪杀惨案是小概率事件,不能说全美校园都不安全的道理一样。

    • 家园 要是劳动人民连纸纤维和肉纤维都分不出来

      我觉得今后可以把猪肉炖粉条改成纸箱炖粉条了,特别是现在猪肉价格那么高。

    • 家园 就别以讹传讹了

      1. 纸和肉6:4,骗人也不专业点,哪怕别说这个比例,不知道学化学的都对数字敏感吗?这要吃不出来,老母猪都能飞!

      2. SB记者报道用烧碱水泡纸箱子,居然说一试就烧手,哈哈哈,太假了!难道会用饱和碱液去泡?一般浓度碱水你用手去摸,开始的感觉就是滑滑的,绝对不会有烧灼感。

      3. 碱水泡过的纸,里面得有多少碱啊?别说烧碱,一般的小苏打,多放点蒸个馒头,包子,去试试,蒸出来的啥颜色?能吃吗?蜡黄蜡黄的,根本没法吃。

      不是俺们太善良,是骗人也要有点素质,如此瞎扯是对大家智慧的侮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