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QDII之际谈港股 -- 孤子

共:💬17 🌺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QDII之际谈港股

    QDII的大门进一步的放宽了,许多内地的投资者都热切盼望能够投资港股,尤其是香港的H股,因为相比内地的A股,这些H股的价格真是便宜得诱人。

    俺作为一个小散,在香港交易市场上博杀了三年有余,其中血泪,一言难尽,这里就写下几句,以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或者购买QDII产品时的一点儿参考。

    一时之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就想到什么写什么吧,各位海涵,呵呵。

    • 家园 人心叵测呵

      所以,对目前的QDII不甚看好,要交学费的。

      自从QFII出来以后,一直有个感觉,外资已经可以不通过直接投资境内市场,又可以通过市场的波动来获益,但对其中的运行机制没有个思路,看样子境外指数期货也是条路子。如果再推出QDII,可能这中间的通道就更多了,尤其是在香港市场的H股上。

    • 家园 讲讲香港股民打新股是多么容易得手

      一人一手(1000股)的时候,全城都疯抢。

      有一个怪规矩是,可以向银行借本金好几倍的钱(如十万)打新股,赔银行几百。

    • 家园 花迎来自香港市场的朋友!

      讲的很生动。多讲啊。

    • 家园 【原创】(三)香港市场的散户们

      前面说了,香港市场的准入资金门槛比较高,机构们又都不是什么善茬儿,因此,在香港市场做散户,那是相当的不容易。

      中国内地交易市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估计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散户们能够从自己的券商那里得到免费的实时数据、图表、财务数据和分析等等。而在香港,这些都是要收费的,一年少的也要2000港币。

      今年内地交易额暴增,在227大跌那几天,内地投资者们曾经经历过实时数据不流畅和堵单的情况,但很快券商系统的扩容就完成了,几乎没怎么影响交易,之后更是支撑了每天4000多亿的成交量。在227大跌后第二天,香港也暴跌,开盘恒生就跌了差不多700点。俺当时是遇到怎样的情况呢?根本无法登录交易系统,你只能看着你的股票价格如断线的风筝一样往下跌。这个并不是那天独有的情况。事实上每当香港市场剧烈波动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市的时候,交易往往无法顺畅执行。只是227那天太猛了,以至于经纪商的交易系统都无法登录,服务器都瘫痪了。可以想见,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散户是处在怎样一个不利的地位。

      散户要在香港市场挣钱不容易,于是铤而走险,进行权证交易,催生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权证交易市场。香港的权证交易额,能够占到每天成交量的三成,多的时候,甚至过半。权证价格低,一般都是一两毛钱甚至几分钱,因此入场费也就很低。而权证放大了正股的波动,因此交易费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往往波动一个点,交易费用就出来了。这些权证所对应的正股一般都是指数或者是指数成分股。正股的价格比较高,入场费也就很高,权证提供了一个杠杆,让散户能以低成本介入这些股票。因此,香港的散户们比较乐意炒权证。

      权证在香港有个同义词叫“窝轮”,是权证英文warrant的音译,隐含着窝轮手枪的意思,颇有西部牛仔玩窝轮手枪愿赌服输的意味,说明香港散户也是明白权证的巨大风险的。

      抛开权证本身的风险不谈,散户玩权证,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香港的权证,大多数是现金交割,而不是内地的股票交割。因此,香港的权证发行商,那些机构投资者们,在发行权证的时候,不需要用股票做抵押,发行成本极低。权证的价格,基本上也是由权证发行商来定价,因此机构投资者能比较容易的控制自己的权证的买卖。

      由于香港的权证交易很兴旺,这就进一步降低了香港市场的交易量。权证的高杠杆率,使得香港的投资者能够以很少的资金来进行庞大数额的交易。因此,香港市场目前交易额低与内地,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 家园 【原创】(二)香港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们

      香港市场作为全球最自由的一个市场,吸引了众多的投行、基金和私募。具体就不点名了,什么高盛、摩根、美林,你能想得到的,在香港基本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这些机构在市场上具有天生的优势。首先,这些机构在一级市场上获得了大量的廉价筹码。企业IPO上市后他们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如果这个企业的股票被允许发行权证,这些机构就可以在市场上以极低的成本发行大量的权证。由于他们是市场上天然的庄家,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和比散户更加灵通的信息,他们能够很大程度上控制正股的价格,从而在其权证上获得更加可观的利润。另外,他们也是市场上各种投资评级报告的作者,通过这些报告,他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市场影响。

      以去年中国银行发行H股为例。上市初期,中国银行的股价波动比较大,一度上涨了10%多。从7月10日机构发行权证以后,其波幅日渐变小,而且其股价与恒生指数也没什么联动性,大市跌,其股价跌,大市涨,其股价也不怎么动甚至还跌。其原因就是因为其正股的价格一直受到权证发行商的压制。当时20家外之投行,一共发行了70只权证,总金额高达300多亿港元。甚至因为香港当时规定正股上市一个月后才能发行权证,几家投行在中银上市后当天就到新加坡发行了6只中国银行的权证。由于权证价格初期含有比较多的时间值,这些发行权证的机构就联手打压中行的股价,等于出售不值钱的时间值。随着权证到期日的临近,权证价格所含的时间值慢慢趋近于0。而这个时候初期买进权证的散户投资者们早已经大亏离场,权证的街货数量(不在发行机构手中的权证数量)极低,这是这些机构再也没有必要压制中银的股价了。当初发行的这些权证,多数到期日是半年后。于是中银H股在12月份前后开始狂升,顺势拉抬中银A股的价格。几个银行的股价一涨,内地股指就开始猛升。机构们在中银权证上大赚一笔后,早有准备,大量买入新华富时A股指数,继续赚得盆满钵满。

      机构手头不断翻新的各种股票的投资评级报告也是他们影响市场的利器。比如去年上半年,高盛等几家投行大幅调高马钢H股的评级,第二天马钢H股暴涨10%左右,涨了几天后,马钢开始跌,套牢了一大群投资者。投行的评级报告对股价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当多数投行都是一致的态度的时候。有的时候,俺都怀疑这当中是不是有猫腻。

      机构们在消息面上比散户灵通那是肯定的。去年年中的宏观调控,机构都能提前得到消息,提前离场。而散户们只能在滞后的公开披露中发现机构们早在消息透露前就已经离场了,而那时候,散户们已经被套住了。在这方面,不独内地,全球的市场都一样,都是领导先走,呵呵。

      香港的机构投资者基本都是外资,没有什么内地机构有时候需要承担的所谓护盘的政治任务。市场上腥风血雨,这些机构是不会那么仁慈的。在这种市场上混,还是得一切靠自己了。

    • 家园 【原创】(一)交易费

      香港交易的费用,给经纪商的佣金是大头,这个各家不一样,一般是在0.2%左右,但是有个最低佣金,各家也不一样,100港元算便宜的。算上其他杂费,如果你是买正股,一般最少的交易费用在120港元左右。由于最低佣金比较高,一次买卖投入的的资金额也要相应比较高才合算,也就是说,至少要5万港元才能使你的交易费用保持在0.2%左右这个最低的水平。内地因为最低佣金很便宜,我记得好像是10块,所以散户每次投入的资金额可以比较少。香港这种高佣金,抑制了小散户进行正股交易。

      交易费用的影响还表现在股价的波动性上面。内地一趟买卖,交易费用大约在1%左右,也就是要股价上升1%以上才有利润。所以内地的股票,往往一天之内的振幅可以达到10%左右。香港的股票,一天之内的振幅一般都很小。尤其是指标股,其股价往往被机构所控制,价格波动就更小了。香港的股票也有暴跌暴涨的时候,但多数是一开盘就涨到位或者跌到位,然后一天之内就是一根水平线,很少给你买进卖出赚差价的机会。所以虽然香港是T+0,但是这样小的波动,加上进入的资金门槛比较高,散户交易正股,就得忍受短期内套牢的痛苦,又很难做高抛低吸摊低成本,往往就得做长线了。正股交易的不积极,又反过来使得正股股价更加稳定。

      香港流通市值很大,机构资金也多,但是现在每日的成交量反而没有内地大,正股的交易不积极是一个原因。但是这是不是就说明香港的投机风气不重,机构都是仁慈的价值投资者呢?事实不是这样的,因为香港有全球最大交易量的权证,而香港的机构投资者,也几乎没有什么所谓护盘的义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