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文天祥和龚鼎孳(上) -- 乱武

共:💬22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文天祥和龚鼎孳(上)

    “文天祥这个匪徒,......他骄纵、冷酷、矜持、虚伪、狡诈......为了传之后世和警顽惩恶,让大家记住这个反动人物的丑恶面貌,......”

    当大家翻开宋史,发觉编者元相脱脱以这样的文字来描述我们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时,不知是否会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然而,本朝正是以这种哭笑不得的文字,来描写同为民族英雄的张灵甫将军的。

    张灵甫将军和最近去世的许德厚将军一样,都是抗日骁将,为民族流血拼命。所不同的是,张灵甫没有象许德厚那样,因为要恪守军人的责任而去告发临阵倒戈的同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张将军会少受攻击。每当有人颂扬张将军的抗日功绩时,必定会有人跳出来,以种种理由贬低这位民族英雄。原因很简单,本朝是根据党派标签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张许两位将军,都带着国民党的标签,又和共产党打过仗,凭这两条,就该把他们批倒批臭。

    那文天祥呢?从元朝的角度来说,他是“前朝伪相”,曾以武力“抗拒天兵”,按照党派标签法,是个十足的“宋党反动派”(反动者,逆时代潮流而动也)。更令人发指的是,文天祥在被关押期间,顽固地坚持其反动立场,用绝食和编写反动手抄本“正气歌”等方式抗拒改造,自绝与人民,最后被元党中央下令镇压。对于这个贴着反动标签的人物,身为元相的脱脱完全应该,将其批倒批臭,“让大家记住这个反动人物的丑恶面貌”。

    可是事实上,宋史是这样这样高度赞扬文天祥的,

    “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 “求仁而得仁。”。。。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这样的赞扬决非个案,与元朝为敌的张顺,张贵,陆秀夫,张世杰,赵良淳等大量宋臣也被列入忠义列传,受到赞许。其实不止是宋史,中国的历代史书,对前朝的忠直之士,都是加以颂扬的。史家也不把“是否顺天时”和“是否是值得颂扬的忠烈”混为一谈。历史上,中国人一直都是一个尊重英雄,崇尚忠孝义烈的民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革时的点评文字就不要拿来说现在了吧

      没有意思

    • 家园 花!
    • 家园 花!!!
    • 家园 逻辑混乱的典型~

      受过义务教育吗?

    • 家园 老弟,你能不能把你心目中的英雄的名字先写对了?

      三个字全错呀。这是你对“英雄”的尊敬吗?

      许德厚
      是仵厚德。

      卖友求荣与

      崇尚忠孝义烈
      怎么能扯到一块?

      • 家园 究竟是德厚还是厚德?

        从google所得词条数目看,仵德厚210000条,仵厚德149条。

        貌似仵德厚才是真名。

      • 家园 你那个字我打不出来

        以他的相貌和他在抗日战场上的忠勇表现来看,他就是个老粗军人,不懂政治,不懂顺天时是可能的,却不是你说的什么卖友求荣。军人以临阵倒戈为耻,以恪守军人职责为荣,很正常的。再说,如果一定要谈出卖不出卖,黄樵松出卖自己的上级在先,许德厚不制止他的话,不也一样是出卖上级?

        • 家园 真是搞笑,黄出卖哪个上级了?

          黄准备把老蒋,老阎抓起来杀头换顶子?他不就是为了这几万条人命嘛。

          把文天祥都搬出来了,老仵都可以和他比肩了,英雄的门坎也太低了。张灵甫为老蒋尽了忠,老仵呢,他自裁了,还是被所谓的天兵击毙了?而且还安心的拿着敌人的奉禄,多么好的一个忠臣呀。

          河友们谁也没拿党派的标签来给老仵扣上,你自己先入为主找了这么个站不住脚的理由。

        • 家园 是不是拼不出来

          wu(三声)

          仵作的仵是也,

        • 家园 百姓何辜

          上等人都在讨论英雄、帝王将相,可怜的老百姓呢?当时太原已经被共产党团团包围,方圆几百公里内没有蒋军,再看看当时的国内形势,傻子也能看出来太原已是死地,守与不守只是争个早晚,傻子也不会指望党国在此中兴。太原守城的作用对国民党就是这样,可对太原城内外的百姓和士兵(其实是拿枪的老百姓)却是生死尤关。因仵某人的告密,太原多死了十多万人,楼主可能对此无关痛痒,我就想问,古人都知道“民为贵,君为轻”,可一个小小的仵某人在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之后,还有人为他鸣冤叫屈,这些人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呢?

          • 家园 我怎么觉得你在说史可法呢...
            • 家园 说史可法有问题也不能算错

              后人评价史可法从道德层面来说的多,当然不能否认他明知不可而为之、舍身取义的精神。但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史可法在军事上一窍不通,既无自知之明,也无识人之明,只会指挥死守拼命,扬州之战如果让李定国、郑成功之类水平的人来指挥,结果应该会好的多。

              • 家园 史可法就典型一明末士大夫

                论带兵恐怕还不如文天祥。仗还没打就先吩咐后事搞的哀哀戚戚,有十万兵的扬州只守了不到三天,比起江阴的小官阎应元,差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