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跟老萨唱唱反调:乱弹“孤独的中国女儿 – 邓丽君” -- 乡间小径

共:💬82 🌺225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邓丽君走红是在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期

              她参与政治活动则是在80年代初。那时中国刚刚出手惩治了越南,再次在世界上展现了军威和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意志,同时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也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势头。说蒸蒸日上是我用词不当,准确来说是国家步入正轨,未来发展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强大。

              • 家园 邓丽君应该是在85年前后最红『我说的自然是在大陆』

                邓丽君的歌,应该是从80年前后开始在大陆流行,其流入途径大体应该是香港。而据称有人在更早也已经听过邓丽君的歌(我见过有人说78前后的),估计那就是其他渠道的了。

                但邓丽君的歌在80年代中曾经被大陆禁放,虽然这一禁令并不严格,私下里还流行的很——尤其是当年的歌曲基本靠拷带,而歌词基本靠手抄。而正式解禁应当是85年,据传还与老邓的说话有关,遂可公开播放。

                但85之后,是不是就应该是台湾校园民谣潮入侵了?而且港台开始流行(谭咏麟和张国荣的大战)。流行歌曲开始多元化起来,这时候再说邓丽君是最红的,那恐怕就是各家有各论了。

                而邓丽君参与政治活动,比如说劳军(喊话到是么有什么记录),应该是从小就开始的,而一直到93年还到“前线”去;94年参加黄埔纪念那次就不算了。

                • 家园 台湾校园歌曲应该是在80年就流传进来了,

                  第一次听到台湾校园歌曲是1980年秋天,学校教《乡间的小路》,也从此知道了有“校园歌曲”一说。1981年上半年,学校又教《龙的传人》,81、82、83年是台湾校园歌曲最红火的时期,红极一时的大陆歌星王洁实、谢丽丝,就是靠唱台湾校园歌曲走红的。

                  邓在大陆最红的时候应该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吧,进入80年代,流传进来的台湾歌曲越来越多,很多台湾歌星,比如刘文正、张帝,也被大陆年轻人所了解,邓的风头被遮盖掉一些。

                • 家园 邓丽君在港台日本的活跃时间应该就是76/77 到 80年代中

                  我说的走红也指的是她在港台日本东南亚,而不是指在大陆。

                  邓丽君的音乐制品在大陆压根儿就没资格进行销售,走红这种词根本就不适用于大陆。

                  所以您说的邓丽君85年前后最红,这个可从何说起?85年她在港台日本东南亚已不复全盛时期了。

                  我没有说过邓丽君是最红的歌星。我一直说的是,她是华人和华语世界里面影响最广泛深远的歌手。这一点你可以去 Youtube 查,看看还有没有任何一位华语歌手能与邓丽君的 clip 数量多,点击总次数高。说实话我也没做过统计,只是常年在上面搜歌得到的感觉。

                  我前贴的中心意思是,邓丽君的行为带有困境中坚守理想的色彩。

                  • 家园 煮酒说这句话的时候没动脑子。

                    这一点你可以去 Youtube 查,看看还有没有任何一位华语歌手能与邓丽君的 clip 数量多,点击总次数高。说实话我也没做过统计,只是常年在上面搜歌得到的感觉。

                    Youtube才出来几年,邓丽君在进入90年代后就走下坡路了,她的大多数的演出是在70年代左右,除了专业人士谁会保留着那些录影带,又有谁有哪些录音带?

                    用Youtube的80后的年轻人为主,那些人有兴趣听一个阿姨的歌?

                    你的主观愿望太强烈了,已经影响到了你的判断力了!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 家园 我欣赏您这样的交流态度

                      提 youtube 确实犯了逻辑错误,而且也对我自己不利。但如果计算音乐制品的发行总量,相信邓丽君在女歌星中仍是首屈一指的。

                      • 家园 送老9一首歌:

                        [MP=320,240]http://www.60sun.cn/movie/dl020.mp3[/MP]

                        没什么特殊的意思,只是在下喜欢而已。

                        邓丽君也许不是最好的歌手,但她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是没有任何其他的歌手可以比拟的。

                        个人意见。

                  • 家园 我今天还真的较劲了

                    youtube search 邓丽君 --- 208条

                    Teresa Teng --- 684条

                    周杰伦 --- 4740条

                    周杰伦的英文名字叫什么来着,来位朋友告诉我一下。

                    还要怎样比?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JAY
                    • 家园 我反复强调的风度问题,其实这里也可以说两句

                      我们争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打败对手,心里爽一下?

                      我以为,争论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自己既有看法的合理性。

                      胜负心太盛,只能说明是以打败对手为目的。这样的争论无趣的很。

                      所以,揪住对方一个证据失误,反复做文章,呵呵,这个...

                      关键的问题是,邓丽君在大陆听众中的影响力之广泛,还有哪位歌手(女歌手)可以相比么?另外大家也说句实话,这里有许多跟萨文唱反调的朋友,但你们真的就没有喜欢过邓丽君这个人?邓丽君什么地方让人喜欢?难道不是她的真诚善良、温婉低调 不事张扬?邓丽君的歌唱成就和影响力,加上她的气质为人,这样一个整体特质,还有哪一位华语女歌星可以相比么??

                      • 家园 再说两句

                        没想到浮出水面的第一篇帖子是冲着老萨去的,而且是唱的反调。当初潜入西西河是因为老萨,喜爱西西河,也是因为河里这些XDJM。之所以长潜不冒泡,是因为自己知识浅薄,底子太差,实力不够,还处于学习思考吸收阶段。来西西河已经有三年有余,受教非浅,更觉得西西河是自己的家园。

                        喜欢西西河的人,都是认同和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国的,如果有争议,也是视角眼界的差异,没有本质的不同。各抒己见,坦诚相见,才是真正的朋友。而西西河,正好提供了这个平台。这里,现谢过铁手和各位大佬。西西河不容易啊。

                        为了河里的和谐,俺来和和稀泥。其实,喜爱邓丽君的人,有他(她)充足的理由,老酒已经说得不少了;对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或不喜欢,也无可厚非,人各有所好。斯人已逝,多一点夸奖和少一点,并无大碍。中华文化向来对逝者有美言的习惯。更何况,邓丽君本人,就才艺和为人本身,有可圈可点之处。对邓丽君,不才没有太多的研究,就算研究了,也不敢轻易下结论。毕竟,艺人本身就是多面性的,更何况涉入政治的她呢。她的忠诚执着对KMT是很好的宣传工具 (可惜现在没人care了),而其歌迷,大部分还是希望她更单纯一些,替她“消消毒”。老萨有他的自由给她封号,俺们也可以表示不同意见,泼泼冷水,叫声“醒醒,老萨”。浇水浇得对不对,俺们也不用担心后果,老萨纵是不满也不会发作,谁叫他以厚道著称。老酒fan邓,俺们理解。但是,对老萨的文章有点小意见,不等于否定邓丽君。俺只对老萨泼泼冷水。对于逝者,俺也是同情的,毕竟每个人相对于社会来讲,实在是太渺小了。至于同情多少,我想,她还不算最红颜薄命的。俺们乡下人,没有太多的多愁善感,否则,读一读历史,整天号啕大哭也无济于事。

                        因为人微,所以可以无所顾忌,放肆一下,一上来就挑两位老大的刺,快哉。

                    • 家园 这一条你赢了

                      但未必可以否定 邓丽君是华语世界中影响最广泛深远的歌手 这个说法。广泛包含有受众年龄段这个意思,还有卖出的印象制品总数量这个因素。这些我手头没有资料作为证据,只能是凭感觉说了。我认识的不少60岁以上的老人也很喜欢邓丽君,而喜欢周杰伦的,40往上的已经不多了。

                      另外,如果我在前面的判定上加个“女”字,也可以让你的证据无效。归根到底,我们争论的是“中国女儿”这个说法。周杰伦恐怕不够格做女儿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煮酒兄,我们就此打住吧

                        说实话,看样子你已经很在乎这个辩论的结果本身了,既然如此,我们就收手吧。

                        其实我自己也挺喜欢邓丽君,就让她是一个在特定时期较广泛地受人喜欢的,普普通通的歌手;我们对她个人的确知之不多。不抹黑,不涂彩。而这本来也就是我写那两个贴子的初衷。

                        另外,Youtube上的华人女歌手,比邓丽君多的还是大有人在,例如你查一下S.H.E.?

                        而邓丽君影响最大的地方,实际上应该是日本,她曾在日本发行过近百张唱片,当然,其中很不少也是以日文为主;并且一度有三连霸的伟业而受到日本演艺圈的推崇。而当前拍电视纪念邓丽君的,也是由日本人发起的。我前面不说这个观点,多多少少觉得是这可能会把辩论导向另一个方向吧。但回头想想,也许正是由于70-80年代的日本人喜爱邓丽君所形成的氛围,会对萨苏写那个系列有一些影响吧。

                        煮酒兄让我来找各个年龄段里大陆人士对邓丽君的喜好。这个实在无法操作,主观意愿影响太大,也太容易产生样本偏差了。她是个不错的歌者,煮酒兄自然可以为她说话,但实质上要是争辩这个问题,那我们就已经跟歌迷fans的身份已经相差不大了,莫非我们还要创办一个“君饭”“君黑”的派别来跟超级女声的拥趸们一样举止?所以也就罢了。

                        再说一遍,我也喜欢不少她唱的歌,她是一个不错的歌手,她个人的性格据传颇好,她在大陆的流行是特定时代的历史现象。

                        碎片就此打住。

                        • 家园 回复:

                          使用 Youtube 作为证据,本身就是 heavily biased,不符合逻辑的,而且是对我不利的。这一点请见我与锦侯兄的换贴。

                          其实,我对你的言论最不认同的部分,是不承认邓丽君是华语世界影响最广泛的女歌手。不过现在看来,我们所争论的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个未经严密定义的问题,双方又都缺乏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来帮助我们定义这个问题,并支持各自的观点,所以只能是各说各话了 --- 我说我身边的情况,你说她在台湾排行榜表现不佳...

                          不过还要说一下 --- 碎片兄的话语中似乎一直在 suggest 当时邓丽君歌曲进入大陆是因为存在某种特别有利于她的条件,是种不公平竞争。这一点我也无法认同。

                          一个事实是,当时出国的人们在歌带方面最普遍的选择,就是邓丽君歌曲。这些人出国出差,在歌星磁带的选择上是完全出于自由意志的,没有人强迫他们必须选择邓丽君。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却在众多港台东南亚歌手中选择了邓丽君。所以我认为邓丽君歌曲是在一种完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多数人喜爱的。

                          至于你说的80年代后期开始其他海外歌手纷纷走红大陆市场,我以为这不能作为从前他们在与邓丽君的竞争中处于不公平/不利地位 的证据。

                          流行歌曲主体听众的天然特征就是求新求变,邓丽君歌曲的风格虽也富于变化,但她真正优秀的歌曲都是同一风格的 (是她最本色的那部分,应该说邓丽君只是个本色演员,不是全能演员)。再好的歌曲,风格总是一成不变,也无法永远停留在排行榜顶端。更何况那时邓丽君已经在海外走红了十年左右,已经过了她的全盛期,影响力减弱是正常的。这个现象根本不足以论证她从前征服大陆听众是基于有利于她的什么不公平因素。

                          你总强调邓丽君走红大陆是基于某种特殊时代原因。这话当然不错,谁都知道70年代开放之前大陆人能听到的大众音乐是多么的单调。但问题是,当时在海外从事歌唱事业的不是邓丽君一个人,还有许许多多其他歌手,大陆相对贫瘠的娱乐市场对于他们也同样是半开放的。多数大陆听众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邓丽君,而且这个选择完全出于自由意志,你却非要suggest说邓丽君获得某种其他歌手不具备的有利条件,这是我最无法认同的。

                          碎片兄也不必说就此打住的话。我其实很希望听听你的 logic behind your statement --- 邓丽君究竟获得怎样有利于她的条件 -- 比之其同时代歌手。

                          遣将8如激将 --- 如果碎片兄不再回复了,我会认为你对自己的那个 statement 已经放弃了 :-)

                          我对击败对手没有兴趣,所以我不会为推翻对方的一个支持证据而特别在意。但我对话题本身、对维护自己的观点非常有兴趣。

                    • 家园 JayChou

                      我也跟着叫一回劲!干一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