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Bullshit有四种运法,你知道么?” -- 嘎嘎

共:💬50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以前蓑衣编的密实,从解放前传下来不少见,你没有见过不等于没有。后来买的,质量就明显不行了,看上去蓑衣很新,可是还是觉得别人身上老的更气派,那时农民买蓑衣不是件小事。

70年代,蓑衣30元左右/件,便宜么?用来背牛粪、猪粪?每家要有几件蓑衣,那是南方雨水多,要能在雨天出工干活。3元/件农民都不会用来背牛粪。你在四川那个专区,我已经告诉了皖南地区,离黄山200多里地,你能公布一那个县最好,那个专区也行,我严重怀疑一面说穷苦的饭都吃不上(还是家有一吃皇粮拿工资的)的地方会这样糟蹋东西。

从谁家牛圈里挑出多少筐“牛粪”,
现在改了,用夹背来背了。

见过从邻居家背牛粪,放一板凳,夹背置于其上,用锄头把牛粪勾到“垣斗”里再往夹背里倒。背的时候呢,会用蓑衣相隔。

这个牛呢,是生产队的,牛栏呢是不存在的,牛圈呢是各人家的,所以养牛是折合成工分的。

我倒是在别的地方,见过收集牛粪的,方式与你的不同,用途也不同。一人挑一担空土箕(挑两个改进过的“垣斗”,还用糟蹋蓑衣?),扁担就是锄头,手里拿一细竹杆,竹杆顶端紧拴着一比人手掌小不了太多的蚌壳一类的东西,这片蚌壳连着竹杆就象一个长柄的“勺”,遇到牛粪就用这个“勺”用锄头帮忙扒拉到土箕里,不过这个牛粪“不值钱”,曾看到别地有人收集牛粪,好奇问收集的人,他说烧火用,并反问:“你那里用这粪呕地?”我摇摇头。我们那儿不收集牛粪,连牛栏都懒得出,这跟猪粪大不同。牛粪肥效差,是常识。

“出牛栏(牛住的地方)”、“出猪栏(即猪住的地方,猪圈)”,是指把牛天天睡在上面的稻草(经过很多日子,不断加上的牛大小便、牛草、稻草),装在土箕里,装满了一担一担的,挑到田里、地里。出猪栏只是换成猪睡的地方。牛天天在外面,牛栏要很长时间出一次,猪则在那几个平方米的地方,吃了睡睡了吃,猪栏的粪才值钱呢。牛栏粪、猪栏粪一般都作底肥。

老家的牛圈其实就是一间屋,只不过把泥巴挖掉一些,铺上稻草之类的,牛的屎尿将这稻草和喂养它们的青草“沃肥”。

既然牛是集体的,为什么牛圈是各人家的呢?养牛的要出一间屋子,给队里的牛住?一般家里有间屋子?牛栏(你叫“牛圈”也行),大致要多长时间出一次(如果住一头牛的话)?你那队当时有几条牛?

为什么

“我妈求爹爹告奶奶地终于获得了养两头猪的任务”?

养牛折合工分合情合理,也给出了一天的工分数,这养猪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