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上甘岭最详尽的纪录(一) -- 青色水

共:💬35 🌺27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上甘岭最详尽的纪录(六)

  在十五军的另一战场上,西方山地区的四十四师对当面之敌发动了一系

列的攻击,从战术上积极配合五圣山战场。四十四师主要的攻击目标是391

高地,该高地位于铁原东北十公里,南北两座山峰,形同驼峰,距一三零团

主阵地发利峰仅2000米,严重威胁着十五军与三十八军的结合部。对美韩军

而言,391高地是至关重要的前哨阵地,一旦失守,在正面九公里范围就再

无险要可凭,将直接影响整个金化防线。双方对这个高地都视为生命,拼死

相争,经过激烈争夺,在10月中旬形成志愿军占北峰,美军占南峰的局面。

上甘岭打响后,四十四师就以此高地为主要目标,进行争夺战,以牵制美

军。当27日原先在391高地的韩军精锐第九师调往上甘岭,由美三师接防,

乘着两军换防之机,四十四师一举夺占南峰,美三师全力反扑,双方激战三

天,造成西方山全线吃紧,范佛里特只好将刚在上甘岭受到重创而撤下的美

第七师,不经休整补充就调到金化、铁原一线,以防万一。范佛里特还迫于

391高地的巨大压力,从上甘岭抽调出五个炮兵营加强西方山方向,美军这

一剜肉补疮之举,大大有利于四十五师上甘岭方向的作战。上甘岭战役结束

时,391高地的争夺 还在进行,直到11月30日,四十四师才确实占领并巩

固了391高地,战斗C.P歼敌4000 余人。四十四师这一作战,不仅有效牵制

了美军,分散了其在上甘岭的兵力火力,有力保 障了上甘岭的胜利,而且将

战线前推十公里,大大改善了在平康谷地的防御态势。因此受 到了志愿军总

部的通令嘉奖。

以10月30日夜开始的决定性大反击为标志,战役进入了恢复巩固阵地的第

三阶段。

  美军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后,随即调来了工兵营和韩军的劳工营,

日夜不停抢修工事,共修筑了70多个永备火力点,部署了14门无后坐力炮和

65挺重机枪,构成了完整的火力配系。韩第二师接防后,在一般情况下最多

容纳两个连的高地上部署了整整四个连,还在高地南侧的反斜面部署了两个

连,作为浅纵深的反击力量。这样的防御无论兵力还是火力,绝对是绰绰有

余了。

  10月30日中午十二时,十五军以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

击炮,向597.9 高地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炮击持续达四个多小时,日落时

分才沉寂下来,韩军惟恐志愿军乘机发动攻势,立即爬出隐蔽部抢修被毁的

工事。不料一个半小时之后,十五军的炮火又突然开火,对高地进行了五分

钟的炮火急袭,接着开始炮火延伸,韩军以为志愿军攻击迫在眉睫,急忙进

入阵地准备迎战,谁知志愿军的炮弹猛然又回落在高地上,被打了个正着,

这么几次真假延伸射击,高地守军的伤亡已经过半。二十二时,火箭炮团24

门火箭炮进入阵地对敌纵深炮兵阵地和二梯队集结地区实施面积射击,几乎

完全压制了敌纵深炮火。——这是志愿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炮战,取得

了预期的效果。这体现了志愿军的炮兵经过连日的战火考验,终于逐步成

熟,炮火的运用合理精熟。与美军在火炮数量上的对比从战役初期的1:10

缩小到1:4,炮火组织指挥上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十五军将所有火炮按射

程远近分为五个炮群,采取二线分散配置,由军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制定

了统一的阵地分区代号,以便迅速精确进行射击;坑道与炮兵指挥所直接建

立联络,使坑道部队可以随时召唤炮火支援,并为炮火校正目标偏差;各型

火炮根据性能不同,赋予不同的使命:榴弹炮、加农炮负责压制敌炮火,摧

毁敌工事,打击敌二梯队;火箭炮采取面积射击主要杀伤敌纵深炮火和有生

力量;迫击炮机动使用,主要拦截敌集团冲锋,射击其他火炮难以打击的死

角。十五军的步炮协同日渐完善,美军在上甘岭伤亡的70%是被志愿军炮

火 杀伤,这就是炮兵在战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10月30日二十二时二十五分,四十五师和二十九师出动十一个连,其中

坑道部队三个连,发动了决定性反击。战斗异常激烈残酷,一个排往往一次

冲锋就所剩无几,但部队仍一个连接一个连前赴后继,冲锋一浪接一浪,一

路猛攻。一三四团六连攻下9号阵地后只剩下4人,随即就被韩军夺去,后面

的七连紧接着再攻,没有半点踌躇犹豫!配属八连的六连二排在向主峰3号

阵地攻击中,尖刀班只剩下班长吕慕祥,他已五处负伤,仍向主地堡爬去,

爬到地堡边却因手臂负伤扔不动手雷,他拼出最后的力气,扑上地堡拉响了

手雷!由于巨大的伤亡,战斗中干部倒下,战士随缺随提,先任命战后再补

批。正如王近山在战前作战会议上所强调的,要有巨大伤亡的准备,每个战

士不仅要准备当班长、排长,还要准备当连长、营长。果然就有参军三个月

的新战士十几天后就当上连长,因为比他资历老的都已经伤亡殆尽,自然非

他莫属。

  经四个多小时的激战,10月31日凌晨二时许,一三四团七连终于击退了

韩军的反扑,守住了主峰3号阵地。至此,反击才告一段落。尽管没有恢复

所有阵地,但主峰和1号、7 号、8号、9号等主要的阵地都已夺回。韩军担

任守备的四个连,全部被歼。崔建功反击刚结束就命令一三五团二营代参谋

长张广生统一指挥597.9高地上的所有部队,迅速就地组织整编,投入防

守。张广生请求速送手榴弹和手雷,并报告因为高地上被炮火炸成遍地虚

土,无法挖掘工事,要求送麻袋来筑工事。崔建功火速向后方求援,志愿军

总部马上从相对平静的西线部队调集了144卡车的手榴弹、手雷和其他弹

药,四十五师的后勤人员千方百计搜集了2000个麻袋,火线运输员乘着天亮

前的短暂黑夜,突击将这批弹药和麻袋送上了高地。

  10月31日天刚亮,韩二师三十一团和埃塞俄比亚营就联合发起攻击,反

击部队顽强防御,又是整整七个小时的恶战,韩军三十一团几乎损失殆尽,

完全失去了战斗力,直到战争结束再也没能恢复元气。埃塞俄比亚营也付出

极大代价,伤亡过半,597.9高地主峰依然在十五军手中。星夜赶来督战的

美军第九军军长詹姆斯少将见到部队的伤亡如此惨重,只得下令停止进攻。

至此,反击部队历经九个半小时的惨烈血战,终于巩固了597.9高地主峰,

在这九个半小时的战斗中,十五军创造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弹药日消耗量的最

高记录:子弹30余万发,手榴弹和手雷3万余枚,爆破筒260根,炮弹2.1万

发。

  秦基伟认为战局照这样发展下去,美军的失败将不可避免,他判断美军

除了动用韩第九师外,因为其后备兵力短缺,没有足够的二梯队,要么主动

结束战斗,要么就只有使用第一八七空降团了。而一八七空降团投入战斗,

只能更加暴露其兵力上的严重不足。

  11月1日,美韩军的炮火猛烈程度仅次于战役第一天10月14日,美第九

军调来了韩军的精锐部队第九师的三十团。该团曾经在白马山顶住了志愿军

头等主力三十八军五个团整整十天的强攻,为韩九师赢得了“白马师”的荣誉

称号。韩三十团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兵分四路向597.9高地猛攻,该团的战

斗力确实较强,于当天下午十五时许,有两个排攻上了主峰,但还没等喘口

气,就被四十五师的守备部队赶了下来。韩三十团攻了一整天,总共发动二

十三次营连规模的集团冲锋,徒然伤亡1500余人,毫无收获。

十五军似乎意犹未尽,当晚二十九师八十六团的两个连发起反击,将597.9

高地其余阵地全部恢复。但四十五师的伤亡也不小,守备部队的兵力少到只

能控制五个阵地,秦基伟只得将调归其指挥的十二军三十一师的九十一团八

连调上597.9高地,接替四十五师无力再守的七个阵地,从这天起,十二军

的部队开始参战。十二军是王近山一手带起来的部队,是第二野战军各部队

中的佼佼者,攻防兼备,在解放战争中曾屡立战功。此次参加上甘岭作战,

军长曾绍山极为重视,亲自点将,指名由三十一师政委刘宣带领九十一团参

战,九十一团更是十二军中的精锐团,该团原来属十一军建制,前身是黄麻

起义部队组成的红军鄂豫皖边区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改

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解放战争中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

三纵队第七旅十九团,曾在定陶、宿县和淮海战役中屡建奇功,后整编为解

放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来朝鲜后参加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中攻

势极为凌厉,是所有攻击团队中突破最深的,第二阶段战局突变,美军以装

甲部队与机械化部队混编成机动性极强的特遣队,实施反扑,将志愿军战线

多处割裂,九十一团由于突破最深,因此后撤的距离也最远,达90公里,全

团在断粮七天的困境下,靠沿途搜寻到的一些杂粮充饥,从美军包围圈的缝

隙中夺路突围,不仅未丢一名伤员,未少一枪一炮,还带回来一百多俘虏,

充分显示了该团出类拔萃的战斗力。王近山审时度势决定将十二军三十一师

余下的两个团全部配属给十五军。

  11月2日,正如秦基伟判断的,范佛里特将一八七空降团投入了战场,

该团是美军最早组建的空降部队之一,原番号为第八十二空降师的第五零五

团,在二战中参加过欧洲战区的西西里岛、诺曼底、萨勒诺、阿萨姆等多次

重大战役的空降作战,战功卓著。1944年又调往太平洋战区,参加对日作

战,番号改为一八七团,隶属于第十一空降师,可惜只赶上了菲律宾战役的

阿加山口空降作战,还来不及大展身手,战争就结束了。朝鲜战争爆发后,

原准备在仁川登陆中使用,但因种种原因到达朝鲜时,仁川登陆已结束两个

多月了。随后1950年10月20日在肃川、顺川地区,1951年3月22日在汶山

里地区两次实施团规模空降,但都由于时机稍晚而扑空。然后一直作为美第

八集团军直接指挥的机动力量,现在 佛里特却将其作为普通的步兵团投入上

甘岭,一方面表现出范佛里特孤注一掷的疯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美军缺乏

后备兵员的致命弱点。

  该团一上阵,就让十五军感到非比一般,无论装备、攻击队形,还是战

术运用,都是首屈一指。官兵全部身着新型防弹背心,手持自动武器,攻击

时先施放烟雾,以班排为单位小股部队进行试探进攻,探明对手兵力、火力

后,再在密集的弹幕射击掩护下,发动连、营规模的冲击。攻击队形先是由

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突击队,中间是由重机枪、无后坐力炮等火器组成的

火力队,最后再是二梯队集群,层次清晰,具有较强的攻击连续性,一旦攻

击不成,便退回出发阵地,摆放对空指示布板,引导飞机航空火力支援,然

后再攻击。

  此时的十五军也已是久经考验了,步炮协同近乎完美,一八七团好几次

都还没接近主峰阵地,攻势就被纵深炮火所粉碎。但一八七团毕竟是一支训

练有素的精锐之师,战斗力比一般部队强的多,士气也高,攻击依然一浪接

一浪,直到下午十六时,终于攻占了10号阵地,但九十一团八连随即就有十

多个战士跟着炮弹的弹着点冲了过来,一阵手榴弹,又把阵地夺了过去。十

七时许,1号阵地上只剩下两个伤员了,九十一团八连派出了一个三人战斗

小组前去增援,一番苦战,将敌人打退,可也只剩下了朱有光和王万成两

人,刚要整修一下工事,美军又蜂拥而上,负伤的朱有光一跃而起,冲入敌

群拉响爆破筒。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去,王万成也抓起爆破筒扑向另一群敌

军,——他就是日后影片《英雄儿女》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

   这天配合美军进攻的韩军损失也非常惨重,仅先锋连就阵亡31人,伤

84人,几乎全连覆没。十八时许,天色全黑,美韩军的进攻方才停止,依然

寸土未得。

  十二军九十一团团长李长生来到上甘岭,他发现高地上有着多达十几个

连的建制部队,为避免多建制所引起的指挥混乱,他将九十一团九个连采取

“车轮战”,一个连一个连投入战斗,每个连不管伤亡如何,一律只打一天,

就撤下来休整,连长则留下来,作为后一个长的顾问,如此类推往复。这样

不仅避免了指挥上的混乱,也使各连都保存了一批骨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