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上甘岭最详尽的纪录(一) -- 青色水

共:💬35 🌺27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上甘岭最详尽的纪录(五)

  25日,范佛里特来到美第九军军部主持部署调整,将受到重创的美第七

师撤下战场,进攻597.9高地由韩第二师接替;韩第二师右翼团的防务交给

韩第六师,集中兵力攻击上甘岭;另将韩第九师调到金化以南的史仓里,作

为战役预备队。当晚,八连在夜袭中就发现了这一情况,随即向团部报告。

由于韩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远不及美军,志愿军并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不料

韩第二师以东方人的思维和创造,对坑道的破坏比美军更毒辣,他们用迫击

炮吊射坑道口;用毒气弹、硫磺弹熏;用巨石块堵洞口;用铁丝网缠绕成团

堵塞通气口;从坑道顶部凿眼装药爆破;……美军忙了五天,一筹莫展,而

韩二师才一天就将二号坑道炸塌了近30米,坑道里的四连被倒塌的土石压死

2人,压伤6人。一号坑道的两个洞口也被炸塌,只剩下碗口大小的透气孔,

八连伤亡了37人才将洞口重新掏开。四十五师立即将四门75毫米山炮前推,

专门轰击破坏坑道口的敌人。

  敌军的破坏还不是坑道部队最大的威胁,缺粮断水才是最严重的,美军

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坑道部队粮尽水绝。火

线运输员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送进坑道一袋压缩饼干,但干燥至极的口腔和

食道根本无法吞咽,饥渴成为最大的敌人。在极端困难下,坑道部队只得用

尿来解渴。但严重缺水的人体所产生的尿液又少又骚,战士逐渐摸索出一些

方法减轻异味:像用毛巾包住掺上牙膏的泥土来过滤尿液等。可不久连尿液

也越来越少了。后方时刻关注着坑道部队艰苦卓绝的坚持,只有坑道部队的

坚持才能消耗敌人,赢得准备反击所需要的宝贵时间。秦基伟千方百计不惜

一切代价组织向坑道运送物资,火线运输员一批接一批,前仆后继向坑道运

输。在整个战役期间,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甚至超过了坑道部队

的伤亡率,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

的物资也因此损失在路上,送进坑道的微乎其微。由于饮水难以运输,只要

容器中弹就极易流失,所以主要运送的是既能解渴又能充饥的萝卜。一直到

第九天,也就是28日夜,运输连指导员宋德兴和两个火线运输员才冲过了炮

火封锁,将三袋萝卜和一些慰问品送进了一号坑道,那个夜晚简直就是八连

最盛大的节日。但萝卜上火,多吃心里难受,所以坑道部队建议送苹果。于

是十五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万多公斤苹果,秦基伟等军师首长也以个

人名义出钱买,并在苹果筐上写上名字,派人送往坑道,以示对坑道部队的

关心。但美军炮火封锁实在太猛,大筐苹果难以送上去,为此十五军政治部

专门下令:凡送入坑道一筐苹果者记二等功!要知道在战役进行中,即使是

一线部队,包括黄继光等烈士也都是先报功,一律等战役结束再行评定。因

此这个二等功完全称得上是重赏了。可仍没有一筐苹果送进坑道,最后送进

一号坑道的只有一只苹果!于是,“一只苹果”的动人故事就在坑道里产生

了,并被写进了中国的小学课本,成为教育一代又一代人的真实教材。至于

这个苹果是谁带进坑道的,今天已无法查清了,但这只苹果所表现出的人民

军队团结友爱,永远留在无数人的心中。

  坑道里最受煎熬的要数那些无法转下高地的伤员了,坑道里连一滴酒

精,一卷绷带都没有,伤员只好任凭伤口发炎糜烂,全靠坚强的意志和自身

的体质支撑着。而且为了不影响战友的情绪,伤员都自觉强忍疼痛,一声不

吭,很多伤员都用嘴紧咬着床单,有的至死嘴里的床单都没法拿下来!——

谈起这些,坑道里的幸存者都唏嘘不已。坑道里的卫生员竭尽全力进行救

护,有的一整天用棉花团收集坑道角落的泥水,再用纱布过滤,最后烧开让

伤员能喝上一口水;有的夜里跟随出击的小分队出坑道,捡拾照明弹上的降

落伞、尸体棉衣里的棉花和断了的枪管,回来做成绷带和夹板,替伤员更换

包扎、固定断肢,因此战后报功最多就是坑道卫生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

评为特等功的一三三团二连卫生员陈振安,他在炮火连天弹如雨下的战场上

一人救下了144名伤员,并在坑道精心护理长达十昼夜。随着战斗的进行,

阵亡者越来越多,坑道里地方太小,只好把尸体在坑道的叉洞里叠起来放

置,令所有人惊奇的是,这些尸体在温度高达30度的坑道里,存放了十四

天,竟无一具腐烂!科学都无法解释的奇迹,活着的人只能用英灵地下有知

来解释。

在整个战役里坑道坚持时间最长的是由丁鸿钧任班长的一三四团五连四

班,他们是参加10月14日夜间反击来到597.9高地的,丁鸿钧指挥有方,在

两天里打退美军多次进攻,毙伤敌15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因弹药耗尽才

于15日下午退守2号阵地的一个只有15米深的小坑道。他们依靠夜间从阵地

收集的弹药、两箱饼干和坑道里储存的两桶水,在坑道里坚持。他们没有步

话机所以无法与后方联系,后方也因此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他们仍然

在这个小坑道里坚持,美军一个连对这坑道进行了多日破坏,一筹莫展,最

后只得在洞口架起三道铁丝网,筑起两个地堡,采取围困战术。一直坚持到

第十天,他们饥饿难耐,眼看再无法坚持下去,丁鸿钧和班里的四个party员

召开了party小组会,决定由丁鸿钧突出去,到一百多米外的二号坑道向上级

报告他们的情况,听取下一步行动的示。丁鸿钧匍匐而行,进入二号坑道,

经四连指导员赵毛臣批准,撤到二号道。这才于27日晚在二号坑道四连部队

的策应下,突围而出,全部转移到了号坑道,在二号坑道继续战斗,前后共

达二十个日夜,成为坑道坚持之最。

  在上甘岭的两个高地中,537.7高地地形比较简单,反击成功率较高每

一次反击,就轮换一批坚持坑道部队,补充一些弹药、药品、食品和饮水因

此537.7高地坑道的环境相对还比较好。而597.9高地反击成功不多,坑道队

几乎得不到物资和人员补充,处境极为艰难。但战士们以无畏的精神、高的

战斗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缺粮、缺水、缺氧种种困难,一直坚持着。

  25日十五军在道德洞的军部召开军、师两级军事主官和炮兵、工兵指挥

员的联合作战会议,认为597.9高地地势险要,该高地的得失是上甘岭战役

胜利的关键,应集中兵力先对597.9高地实施决定性反击,力求全力恢复表

面阵地,反击成功后争取巩固,然后再争夺537.7高地。会上决定二十九师

师长张显扬率领八十六团和八十七团,投入上甘岭作战;西方山方向的四十

四师则和加强给该师的二十九师八十五团,对防区正面实施反击,钳制当面

之敌,配合上甘岭方向的战斗。动员军、师机关勤杂人员,担负四十里山路

的火线运输,并从二十九师抽调三个营抢运弹药、物资,保证反击的物资需

要。四十五师则坚持提出不使用二十九师,单靠自己师组织力量实施反击。

他们这一想法的出发点是在我们手里丢失的阵地,要凭我们的力量夺回来。

但秦基伟要搞的是决定性反击,不是零敲碎打的小反击,不恢复阵地绝不停

止!他完全估计到了战斗的残酷,预见到不仅要用上二十九师,还极可能要

动用配属给十五军的十二军九十一团。

  王近山判断上甘岭已发展成战役规模,十五军已无力继续下去,不仅要

用到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还将会使用到九十二团,就指示十二军军长

曾绍山预作一些参战的必要准备。并从其他地区抽调67门大口径火炮,加强

上甘岭的炮兵力量;从各部队抽调出1200名新兵,补充四十五师,整补重建

十四个伤亡最中严重的连队;还调来了一个高炮团,加强防空火力。

  志愿军总部也根据战场发展及时调整,原定10月22日结束的秋季战术反

击,延长至11月底。命令十五军左右邻的第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

六十五军、六十八军在各自防区的正面发动攻击,策应上甘岭战斗。十五军

则利用坑道部队消耗吸引敌军,赢得调整部署的时间,然后组织决定性的反

击,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同时鉴于美军第四十师、第三师已分别到达芝浦

里、铁原地区,极有可能接替现有兵力扩大作战规模,而十五军连日作战消

耗已很大,纵深守备兵力空虚,就将刚从金城地区后撤,正开往后方休整的

第十二军取消原休整计划,转往五圣山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视战况投入

战斗。志愿军后勤部负责保障供应,以每门炮500发炮弹的标准准备十一万

发炮弹,组织运力昼夜抢运,总部后勤部留作机动的两个汽车运输连也投入

上甘岭的物资运输,对十五军的需要,全力保证。

  从28日开始,十五军就以无后坐力炮对597.9高地敌防御工事,实施预

先破坏射击,再以迫击炮轰击阻止美军修复工事,为30日的大反击创造条

件。而537.7高地上的一三三团,在军师的几乎全部炮火都已转到597.9高地

的情况下,为配合大反击,不断组织进攻。至30日,该团已经没有一个完整

的建制连可投入战斗,仍以一个排甚至一个班,不停顿发动进攻,牵制着敌

军在537.7高地的力量,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增援597.9高地。

  从21日至29日,坑道部队夜间主动出击达158次,其中仅9次失利,其

余均获成功,累计歼敌2000余人,大量消耗了敌军,并极大破坏了敌军阵地

的稳固。与此同时,纵深部队为支援坑道部队,先后以二到五个连不等的兵

力对537.7高地组织过七次反击,曾三次夺回了全部阵地。在597.9高地,以

两个班到九个排的兵力组织过五次反击,曾一度占领主峰。这些反击,都使

坑道部队得到了物资和人员的补充,增强了坑道的力量,为大反击创造了有

利条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