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长安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汉宣帝刘询登基始末 -- 青色水

共:💬43 🌺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九、轮台诏(下1) 作者:天涯社区 青史评论版菜鸟飞飞888

后来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狐鹿姑单于问他:“听说汉朝新拜了丞相,他何以能够被任用为相呀?”使者回答说:“是因为上书言事的缘故。”单于就讥笑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汉朝设置丞相不是为了任用贤能,随便一个男子上书就能得个丞相的位子。”使者回来的时候把单于的话如实禀告了武帝。武帝认为使者没有据理反驳狐鹿姑单于,是在蛮夷面前丢了汉朝的脸面,辱没了使命,就把他下了狱,交给狱吏问案定罪,过了好久才放出来。

  然而田千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平常常,其实却是大智若愚,班固对他的评价是“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汉书•田千秋传》),就是说他为人敦仁厚重,在丞相的位子上干得也很称职,比他之前之后的几位丞相都强。田千秋为相至少不象刘屈氂那样尸位素餐,凡事都以武帝的喜怒为自己的好恶。他拜相以来,对于汉朝乃至天下的农民所作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是举荐了赵过担任搜粟都尉。

  赵过的生卒年、籍贯和家世在史书中都没有交代,《汉书》中也没有专门为他立传(理财能手桑弘羊在《汉书》中同样没有传),这的确是一大遗憾。他的事迹,都记载在《汉书•食货志•上》里面。赵过在农事方面所作的贡献有三项,一是推广“代田法”代替过去的“缦田法”,提高了土地的耕作效率;二是发明了以牛力和人力相结合的犁耕方法“耦犁”代替过去普遍使用的人力耕作方法,提高了耕地的效率;三是发明了下种用的机械“耧车”,提高了播种的效率。

   “缦田法”也叫“畎亩法”,是一种古老的耕作法,据说周朝王室的祖先后稷在夏朝做农官的时候就已经实行畎田了。所谓“畎”是指田间较低的可耕种部分,“亩”就是分隔畎的田间高地,也叫做“垄”。缦田法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它没有田亩轮种轮休的概念,因此田地的肥力用尽以后,就要休耕一段时期,让农田休息以任其长满野草(称为“莱田”),或者种植五谷杂蔬,以调节地力。肥沃的上等田需要莱田一年,中等田需两年,贫瘠的下等田则要三年才能恢复肥力。这样的耕作方法使得土地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处于不适合耕作粮食的状态,无疑大大降低了使用效率。就在这种情况下,赵过吸取了前辈老农的经验发明了“代田法”,并在逐级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

  赵过“代田法”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亩三甽,岁代处”,“甽”就是“畎”。也就是说,将一亩田按每一步分为三畎,三畎之间有两垄,再加上步边上的一条垄,就有三条垄和三畎对应(汉朝的田制,一亩田如果按直测,就是横一步,纵二百四十步;如果按方测,横十五步,纵十六步;这两种算法得到的数字,都是每亩合二百四十平方步。每一步的长度是六尺)。“代田法”规定每一畎的宽度是一尺,按一步六尺计算,每条垄恰好也是宽一尺;畎的深度则是一尺。由于北方黄河流域是旱作区,雨水较少,而且春天常有大风,因此播种的时候种子撒在畎里,能够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有利于禾苗生长;垄则处于休息状态,任其自生野草培养肥力。到了中耕除草的时候,谷苗已生出三片以上的叶片,这时稍稍把垄上的杂草锄除一次,把垄上养过杂草带有肥力的土壤铲下培到畎里谷苗的覆土之上,一方面既可以以肥沃的垄土壮苗,又可使谷苗的根基附着在厚土之上更加牢固,能抵御北方春夏季节常见的大风。以后每除一次草就把垄土铲下培苗一次,到了盛夏时节,垄土已经铲平,而畎里的谷苗因为不断地培土,已经变得根深苗壮,能抵抗大风和干旱了。到了收获的季节,因为垄土不断被铲下堆积到畎里,因而畎变为垄,而垄则变成了畎,到了下一年的时候就可以在原来是垄的畎里下种,而已经耕作过的畎在这一年则作为垄休息长草养肥。每亩田的三畎三垄就这样按照耕种和休养依次进行的顺序每年换位,每三年循环一轮;因为是每年畎和垄的位置互相代换,所以名为“代田法”。

  实行代田法的时候,虽然每年只有一半的土地在进行耕种,但省却了莱田的时间,而且休息的那部分土地仍然可以为耕作的土地提供肥料,因而实际上提高了农田的使用效率和单位产量。再加上赵过发明推广了效率更高的耕作方法“耦犁”和下种器械“耧车”,使得生产效率更加提高。

  代田法之外,赵过又推广使用“耦犁”的耕作新技术。据说中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牛耕,比较可信的说法最迟至春秋时代也已经有牛耕出现。但由于驾驭耕牛的方法还很不成熟,因此一直到战国时代铁器普及以前都没有获得较大的发展。到汉武帝刚即位的时候,牛耕仍仅限于富户人家,一般普通农户则使用木制或铁制的耒耜进行耕作。赵过发明的“耦犁”方法,是采用二牛二犁三人的操作方式进行犁耕:二牛分别挽二犁,二人各扶一犁在牛后操纵犁土的方向和深度,另一人在前牵引二牛前进(另一种说法是二牛共挽一犁,前面二人各牵一牛,一人在后扶犁耕作)。由于牛力比人力大得多,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把土地犁得很深很松,更有利于后期的耕作。到了东汉的时候,赵过的耦犁法推广到了辽东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前,在云南省宁蒗县仍然可以看到当地的纳西族老乡采用这种二牛三人式的耦犁方法进行耕作:耕地时一人在前牵引合了犋的两头耕牛,一人在后面扶犁,中间一人压犁辕以掌握耕地的深度。二牛三人的耦犁方式反映了牛耕发展初期的情况,当时驾驭耕牛的技术仍然不够成熟,犁具的结构和功能也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牛耕技术在耦犁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到几十年以后的西汉晚期,伴随着更先进的犁具的产生,终于出现了一人一牛的“独犁”耕作方式。

  赵过在改进犁耕的同时,还改进了下种的机械“耧车”。在赵过以前,农民下种使用的是独脚耧或者二脚耧。独脚耧的起源时间,据推测可能是在铁器得到普遍应用的战国时代;到了西汉初年,独脚耧和二脚耧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但它们的生产效率不高。赵过在这两种耧的基础上发明了三脚耧,也就是所谓的“耧车”。

  按照东汉崔寔在《政论》中的说法,耧车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便焉。”耧车能够做到“日种一顷”,也就是一天之内能够完成一顷土地(汉制的一百亩,约合今天的五十亩)的下种工作。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这确实是一种非同寻常的高效能农业机械。现代的考古学家们在对山西省平陆县张店镇枣园村以南的一座汉墓进行发掘的过程中,在墓室西面一组描绘农夫驾黄牛下种的壁画中找到了耧车的形象。北京博物馆据此壁画复原出了耧车的模型,从而使我们今天能够对这一汉代的高效农具有更真实的了解。

  耧车主要由耧斗(作为盛放种子用的种子箱和排种箱)、三条平行排列的中空的耧脚(充当输种管)以及装在每条耧脚上的小铁铧(充当开沟器)组成,另外还有把各部分组合在一起的机架以及套在耕牛身上的耧辕(充当牵引装置)。耧斗位于耧车的中央部分,耧脚装在耧斗下面,每条耧脚通过一根中空的输种管跟耧斗相连。播种的时候,一人在前牵引架着耧辕的牛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前进,耧脚上的小铁铧插入土里,在前进的过程中能象犁地一样在土壤表面开出条播下种用的小沟;另一人在后面控制耧柄的高低以调节耧腿入土的深浅,同时以适当的力量摇动耧柄,使种子均匀地从三条耧腿下方的开口处播入小铁铧所开的下种沟内。由于耧车的三条平行排列的耧腿之间各自相距一尺,正好是一畎或一垄的宽度,因此在用代田法耕作的田里使用耧车下种,一次可以播三行,只需一次就可以播完一步的宽度。

  种子入沟之后,需要往沟里回填表土,这一步是通过附加在耧车上的一种叫做“挞”的工具来完成的。挞的形状和使用方法,在元代农学家王祯所著的《农书•耒耜门》篇中有详细的记载:所谓“挞”就是“打田帚”,它是用许多灌木的小树枝绑成扫帚的形状,绑的时候尽量使它的形状扁而阔,以使其在使用时能一次扫过尽可能大的表面积,提高生产效率;然后在上面压缚一定重量的重物。根据所耕作物品种的不同,所缚压重物的重量可由种植者自行调节,但以不将表土压得过紧、伤害种苗为原则,也就是《农书》上说的“亦要轻重适宜”。挞的长度可以达到三到四尺,宽可以达到二尺余(《农书》,这是元代的尺寸)。使用的时候将它绑在耧车的后面,由耧车拽着在地上拖行前进。耧车前进时,后面的挞因为上面压缚了重物,因此树枝被向下压,在前进的过程中受到地表土较大的阻力,就会象推土机一样把前方的地表土向前推到下过种子的小沟里,然后挞上的重物碾过时就自然起到了压实表土的作用。《农书》引古农法云“耧种既过,后曳此挞,使垄满土实,苗易生也”。由于耧车配以挞,将开沟、下种、覆土、压实等全部播种过程统于一机,一次完成,既灵巧合理,又省时省工,因此可能确实能达到“日种一顷”的效率。赵过留下的这一巧妙的农具,常常让人联想到现代的联合收割机一类的自动化农业机械。

  赵过在推行这三大措施的过程中,事先制定了十分周密的计划,谨慎地逐级向下推广。为了检验新的耕作方法的效果,他首先在武帝的离宫(正式宫室之外别筑的宫室)中进行试验,在外墙和内墙之间的空地上开辟了两块田,在其中一块田上教守卫离宫的兵卒用新法耕种,另一块田用旧法耕作进行对照,结果新法耕作田课得的谷物比旁边的对照田每亩多收一斛以上。

  试种成功后,赵过就派人把新的耕作方法传授给太常及三辅地区的官员,由汉武帝下令给大农(也就是大司农),选择手巧的工匠奴婢制作赵过设计的耕田器械。各地二千石的长官(郡守及各诸侯国的相国一级的官员)派遣令长(即县的长官。汉制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县长”,合称“令长”)、三老(汉代县、乡掌民众教化的官员)、力田(掌劝课农事的乡官)及里中善于耕作的父老到京师来,授给田器,学习耕作、养苗的新方法。然后下令在命家(有爵位的人家,即受爵位在最低一级爵“公士”以上的家庭)的田亩及三辅地区的公田上用新法耕种,又将新法传授到边郡及居延城地区。因此后来边城各地、河东郡、弘农郡、三辅地区及太常隶下的关中富户都使用代田法及新的耕作技术、器具,花费的人力比以前少,得到的谷物却比以前多。

  由于新的耕作方法效率大大提高,农民有能力耕种的土地面积也大大增加。按照“一井一屋”配备十二个农夫耕作的制度,他们可以耕种五顷土地,相当于古代的一千二百亩,平均每个人能耕种古田一百亩(汉代以前的亩是“小亩”,每亩只有一百步;汉武帝时正式实行“大亩”,一亩为二百四十步。汉代一顷为一百亩,所以五顷就是古代的一千二百亩。汉代的一亩约合今天的半亩)。而按照《淮南子》的说法,在赵过以前,农民用耒耕地,所能耕种的土地不能超过十亩,一岁的收入不过四十石。因此仅从耕种的面积来看,新的耕种方法已经将效率提高到了原来的十倍。采用耦犁方法后,一年的收入“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也就是比没有采用代田法的缦田(里面不分垄和畎的田亩)每亩多收一斛以上,如果是土质条件更好的肥田,收获还要成倍增加。

  在推广耦犁法的过程中,赵过遇到了一些较贫苦的农民缺少耕牛,无法深耕的情况。这时有一个平都县(在今陕西省子长县西南)的县令叫做“光”的,教给赵过一种以人力挽犁的方法。赵过就把光推荐给汉武帝,请求汉武帝任命光做自己的助手——搜粟都尉丞(“丞”是正式长官的属官和辅佐,象县令下面也有“县丞”),教农民们用换工协作的方法用这种“人力犁”进行耕种。采用“人力犁”的时候,如果参与挽犁的人多,每天能耕三十亩土地,人数少的也能耕十三亩,因此开垦荒地的面积大大增加。

  赵过不但积极地将自己探索得到的农业新方法传授给老百姓,让他们从中获得实惠,而且还很有可能总结了自己的成果,写成书流传于后世。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所辑录的他所能见到的古籍书目中,有一部被他归入“杂家”流的综合性农业书籍叫做《赵氏》。关于这部书,他的记载只有寥寥八个字:“《赵氏》五篇,不知何世”,也就是不清楚它是什么年代产生的著作。这部古代农书今天已经佚失,看不到它的内容了,但有学者认为它应该就是一部汉代的作品,清代学者沈钦韩甚至“疑即赵过教田三辅者”,也就是认为这部《赵氏》就是赵过自己记录或者由他的子孙、属下总结的关于他教授农民代田法的心得语录,犹如孔子门人辑录孔子语录而成《论语》一样。清代的另一位学者姚振宗也指出,汉代文献所记载的在农业和农学上做出过贡献的赵姓人物“其著闻者,无过于赵过”,他又推测“题日赵氏者,或其子孙及吏士为之”。这种推测确实是很有可能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