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回首五十年的《中美外交密辛》──美国对华外交官的口述回忆录 -- q42474112

共:💬14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回首五十年的《中美外交密辛》──美国对华外交官的口述回忆录

回首五十年的《中美外交密辛》──美国对华外交官的口述回忆录

作者:朱毓朝??

?

回首五十年的《中美外交密辛》──美国对华外交官的口述回忆录

?

  哥伦比亚大学有个独特的「中国口述历史计划」,其中唐德刚教授所整理的《胡适口述自传》(Reminiscences of Dr. Hu Shi)、《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The Wellington Koo Memori)等保存了难得的历史记录。张学良将军生前将最后的珍贵史料捐献给了哥大,也是对哥大收集整理中国口述历史资料这一传统的肯定。或许是受了这一传统影响,哥大出版社2001年出版了一本对五十年来美国在中国的外交官的口述采访实录,还起了\"China Confidential\"(「中国密辛」)这样一个吊人胃口的书本书从抗战胜利后美国开始卷入中国的战后国共谈判,马歇尔(George C. Marshall)的调停和司徒雷登(John L. Stuart)上任为大使开始,一直到李登辉1995年访美后大陆试射导弹的台海危机为结束,涵盖了五十多年的中美关系,可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中美当代外交史资料汇编。作者是乔治城大学外交研究项目的教授,前前后后采访了五十几位在美国驻中国外交使团任过职的外交人员,包括总领事、大使、助理国务卿等等,绝大多数是职业外交官,像基辛格、黑格这样的非职业外交官的重量级人物就没有在内,但有名的人物也不在少数,像起草1949年「中美关系白皮书」的麦尔比(John Melby),40年代常驻中国的谢伟思(John S. Service),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几任驻中国大使中的恒安石 (Arthur Hummel)、洛德 (Winston Lord)、李洁明(James Lilley)等。

  中美外交实际上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与相关对象的关系,比如说台湾、香港、朝鲜半岛、日本、苏联/俄国等等;另一类是关系到外交使团的具体任务如领事、首脑互访、联合国、危机处理、贸易、文化交流、武器扩散、人权谈判等等,所以在每个特定的时期,书中的口述采访均由这两类问题所引导。整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不像学术著作那么沉重,主要是内幕消息,虽是闲言碎语的杂谈风格,其中又不乏点点滴滴对中美外交关系的启示。 中美关系的长线因素与「永远的台湾问题」

?  中美关系中起长线作用的因素值得注意。就是说除了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传统分析,像双方的军事安全关系、政治经济关系、历史传统和现实纠纷这些变量因素,还有一个特有的长线因素:不管美国是何党主政、对华政策的决策主导人物是谁,美国外交的国内两大部门总是互相牵扯,就是行政部门与国会,这是美国自己的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外交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行政部门,也是中国外交直接打交道的对象,但国会在外交上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这本书中的采访对象都是职业外交官,自然是行政部门的国务院和白宫系统的为主,言谈话语中常常透出对国会干扰外交政策的怨言。关于美国外交事务上国务院、白宫和国会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书中引前国务卿贝克的话说,中国应该理解,美国有四百多个众议员一百个参议员,谁都能对美国对华政策评三说四,白宫可堵不了人的嘴。记得好象是另一个前国务卿黑格则讲过一个生动地比喻:美国国会可以通过一个议案宣称月亮是奶酪做的,但只要总统不签字,那个议案就是张废纸,有点话糙理不糙的味道。书中的记录表明,不少中美外交的争议中,有些姿态是立法系统为跟白宫较劲做出的。

  在此长线因素中永久争议的就是台湾问题。这些外交官在北京和台北都任过职的不在少数,他们对这个三角关系的描绘可以告诉我们中美关系上的许多能动量(dynamics)从何而来。在书中对50-60年代中美关系的描述中,主要就是美国与台湾的互动,特别包括了1957年刘自然被杀美国的「治外法权」引起的台北反美暴乱。而美国和北京的互动包括朝鲜战争、日内瓦会议、和华沙大使级会谈。从书中看,这些外交官对「中国院外游说集团」(China Lobby,也就是台湾游说集团)的咄咄逼人的力量有很清醒地认识,当然也不时表现出不以为然但又无可奈何的态度。最典型的例子一是围绕1949年白皮书和「谁丢掉了中国」的争论以及后来的甚嚣尘上的麦卡锡主义;二就是李登辉访美前前后后的风波了。先说白皮书的事,国内许多人都是从毛泽东的批评文章中知道白皮书的内容的。平心而论,白皮书并非仅仅旨在为美国政策辩解,其实更多的是对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一种「实事求是」的反省。白皮书的主要起草人麦尔比对白皮书的背景和反应做了充分的说明。据他说当时国务院外交上主事的乔治凯南(就是发明了美国冷战「遏制」战略的那位重要人物)正在住院,把白皮书的稿子拿去看了几天,评价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国务院外交政策文件」。可是最后的结果呢?对白皮书的美国国内批评主要来自非行政系统,中国院外游说又推波助澜,这让国务院的人感到缺乏理解,非常郁闷丧气;本来麦尔比还以为中共对白皮书会有不错的印象呢,因为白皮书对蒋介石有直率的批评,对共产党的胜利好象也有些客观评价。而毛泽东主写的几篇新华日报社论以白皮书为靶子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批判和冷嘲热讽让作者感到一种被误读的苦恼,总之是两头都不落好,典型的老鼠钻风箱的不幸感觉。

  而李登辉访美的风波,在经历具体过程的外交官的眼里,纯粹是美国国内两方角力和台湾游说集团压力造成的。当然白宫系统低估了国会与之较劲的坚决,结果先是对中国外交使团把话说得太满,保证了签证不会发给李登辉,然后克林顿又在压力下让步,而且难以解释清楚自己的困境,于是造成外交危机。双方都丢了脸也在很大程度上失了信任,也给后面台海关系恶化和导弹演习危机留下了伏笔,看来在这场官司中没有胜利者。不过这些外交官对台湾这种急走偏锋的政治动作也有点耿耿于怀,洛德特别对李登辉在康乃尔发表的政治性的演讲内容不满,认为这是台湾背后玩了美国一道,所以作为主管远东事务的副国务卿,他后来故意几个月拒绝见台湾驻美的代表,算是还了一点小颜色。书中还有些例子说明了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严重性。比如,北京把中美之间的三个公报(全都与台湾问题有直接关系)看得很重,其实美国人更把国内立法性质的「台湾关系法」看成是最重要的指导中、美、台关系的文件。据本书介绍八一七公报主要是黑格的主意,华盛顿决策圈内的反对就很不少,这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黑格的辞职。邓小平和里根政府来往的唇枪舌剑最后达成了妥协,可实际上里根和中国签订八一七公报时,一边接受了在公报里信誓旦旦的保证限制对台军事销售的水平,一边背地里还跟自己人说「说心里话,我真不喜欢这个公报。我的理解是我们要保持一个平衡,反正如果北京增加军事力量破坏安全和稳定,我们可不管公报里怎么说的,当然要增加卖武器给台湾了」。可见中方自己强调该公报的做法够一厢情愿的了。美国后来又卖F16战机又卖爱国者导弹,最近又是潜艇又是基德舰的了,说句老实话,那个八一七公报早就名存实亡了。

  这里应该对台湾为甚么在美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做点感性分析,从书中这些外交官的口中,应该可以体会出台湾游说在美国的影响之根深蒂固,除以色列外无出其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不少,这本书也没有提出甚么新观点,倒是有一些有趣的实例。有一次卡特总统写了个条子给当时正在与台湾驻美代表交涉有关台湾关系法问题的苏利文(Sullivan)指导他的谈判。苏利文和台湾代表的会议推迟了一个小时,结果一个佛州的参议员已经打电话来根据卡特条子的内容向苏利文兴师问罪说他对台湾太不友好了,其实那时候谈判还没开始呢,内容更是没有公开。那边台湾方面不但知道了卡特条子里写的甚么而且已经找到帮着说话的参议员了,无论是搜集情报还是活动效率都够惊人的了。相形之下,北京在这方面可是差得太远了。按说大陆现在无论从哪方面看着都比台湾强大重要的多,那美国人为甚么还这么买台湾的帐呢?是一种历史惯性还是基于美国人自己的道德正义的判断,再不就是有战略考虑的政策延续?就说那几个北京认为和自己有些渊源或相对来说比较友好的总统吧,如果老布什在大选之前卖F16战机给台湾是现实政治利益驱使,那克林顿1995年台海危机时派两艘航母到远东给台湾打气可是有点剑拔弩张的意思。小布什总统最近还要把台湾单列到跟北约同级的盟国的地位来处理武器销售的问题。看来美国对华政策中对保护台湾这个「老朋友」的安全是有底线的。如果对美国来说能不能为台湾和另一个核大国打仗居然仍是政策选项之一,那就应该足够让北京认真对待的了。当然自从民进党主政以来,有些过去的台湾游说的资源原来是国民党控制的,能否全盘转到民进党手里还是个疑问,也许对北京来说是个机会。总之,这是个中美关系中值得研究的大问题。这么说吧,台湾问题一天不解决,或者其结果(不管是统是独)是任何一方强制性的,看来中美之间的这个死结就解不开。

  从司徒雷登、谢伟思到洛德和李洁明

  读此书的另一收获是对美国外交官的认识。美国外交官维护的是美国利益,对中国的看法大都是从美国利益角度的,这不奇怪。不过在40年代,有一些外交官对中国的感情比较深,要知道当时不是对中国有些兴趣或感情,大概没多少人愿意以对华外交为职业。最有代表性的也许是1949年前的美国最后一任大使司徒雷登。从几个内战时期在中国的美国外交官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国务院在马歇尔力排众议下推举司徒雷登为美国大使颇不自在。在他们眼里,曾为燕京大学校长多年在中国桃李天下的司徒和中国的关系太亲近了,因此对其能否全力为美国利益服务没有信心。言谈话语中就连司徒一直没有搬进大使馆官邸都被诟病,而且对他身边的傅泾波和国民党政府特别是蒋介石的关系不无忧虑。以至于应该送交大使的国务院来电都不能在司徒府中过夜,而是当场诵读然后带走,可见这些外交官对顶头上司的怀疑。再读读毛泽东那篇洋洋洒洒也足够尖酸刻薄的「别了,司徒雷登」真是为司徒大使不值,一位真正心爱中国的自由主义的教育家,到头来落个里外不是人的结果,是老先生错位的选择还是历史的嘲弄?

  另外一位重要的人物是谢伟思,先不说他在抗战时住延安美国观察团时期发展的对中共的了解,这位外交官后来在麦卡锡时期的受到的迫害也许是最惨的,不但被国务院开除,搞到后来连工作都找不到不得不去帮一个英国人做小买卖。好在后来终于平了反。时来运转,尼克松访华前周恩来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提到欢迎美国老朋友再访中国,特别提到了四个人,费正清(John Fairbank)、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范宣德(John C. Vincent)和谢伟思。谢伟思也真起了专家的作用,以他对中国领导人的了解后来在与基辛格的谈话中直截了当的告诉基辛格中国人别的事情可能在谈判中会讨价还价,但在台湾问题上可不是,在他们看那是原则问题。

  谢伟思的观点和遭遇应该是有代表性的。有意思的是,不管其意识形态和对中国的了解与态度如何,被采访的外交官大都对当时的国民政府失去了希望,有的就直接承认中国革命的成功对多年动乱积贫积弱的中国也许是件好事,虽然这个结果对美国的利益来说大概没甚么值得庆祝的,但实际情况是革命势力明显得到了80%以上人口的支持,美国对华政策应该接受这个现实。不过后来的中美两边各自的政治发展把这条路给堵死了。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这本书 倒是可以更多的证明中美关系的这个恶化的转折其实是个历史的宿命,不大可能有别样的结果。

  越往后特别是尼克松访华后对华外交开始变成「显学」以来,反倒是外交官里职业要求占主导,对中国的感觉就越「客观」起来,越少有感情色彩。除了像基辛格这样的大人物,好象可以称为「中国朋友」的外交官不多。洛德以其华人女婿的身份出使中国自有一份不同的感觉,但他也没有表现出对中国特别深的感情牵扯。不过感情是一回事,而认识是另一回事,这些被采访的外交官对中国情况的认识一般来说还算比较内行。我曾经看过南海撞机危机时的CNN现场直播的公众讨论,美国听众里对中国的恶语可真不少,还是前驻中国大使李洁明提醒听众要从中国的角度考虑一下,比如「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反对北京奥运申请等事件让中国人形成了对美国的负面看法。其实李洁明在美国的外交官里面还算是对中国批评比较严厉也亲台湾的一个呢。

  

【作者: philosophia】【访问统计:207】【2005年03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