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公益化谈开去(一)(完) -- 晨枫

共:💬123 🌺7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瞎说好,咱们接着瞎说

对国家财政的作用,我们的理解的差别还在于什么时候才算是足够资源?以什么为标尺?

标尺是国家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是政府结合民意制定的,具体过程牵涉到政治体制什么的,越说越远了。

关于税收问题,中国的税收以企业税为主,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所得税是税收的主体。

以2005年财政收入增收构成为例

税目 金额(亿元) 比例%

流转税 2558.42 48.9

所得税 1736.68 33.2

进口环节税 530.55 10.1

其他收入 405.86 7.8

合计 5231.51 100.00

先问一下:所得税指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经营所得税?还是两者加在一起?

不管怎么算,这5000多亿税收可以两个途径收,一是直接从企业收(假定这里面不包括个人所得税),二是作为个人收入,从个人所得税里收,反正国家最后都要收到这笔税款,才能办大大小小的事。这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

“工资的多少完全看老板的高兴”,相信有这个看法的人不会很少。但是这个看法的正确程度和“商品价格的高低完全看老板的高兴”一样。在正常的竞争社会里,工资和商品价格受老板控制的成分远远不如市场的作用。由于市场对同一产业一视同仁,税收对工资的影响也就一视同仁。税收的短期调整(去年比今年低0.x%什么的)对工资没有直接影响,但长期的税务负担必然在工资上体现出来,老板是不会吞下这成本的。如果不以减工资的形式出现,至少工资的增加要减少。国营电信多交税还能加工资,在正常情况下,只能用营业收入大大增加来解释。

遗产税和捐赠免税的事确实应该做,不过在加拿大,捐赠不是全免税,要打折扣的。要是大眼兄有兴趣,我可以把细节写上(刚报完2005年的税)。富人逃税要坚决抓,这是执法的问题。由于所有政府都鼓励投资,富人用种种商业名目逃税,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老老实实交税的永远是工薪阶层。不过富人把开销打入成本,这是税法的问题。税法对公司开支和个人开支如何区分,个人使用公司财产如何处理(比如说,公司配备专车,这是要折算打税的),都有严格规定。

关于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财政分配,是激进还是渐进? 怎样看待效率和公平?为了发展经济是否一定要牺牲社会公正性和恶化空气水和蓝天?在几种国家行为间应否权衡?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问题,谁也没有好的答案,我更没有。而且这些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比如“为了社会公正性和保护空气、水和蓝天,是否一定要牺牲发展经济?”要是我知道答案的话,早坐在中南海门口收咨询费了,顺便把西西河服务器更新一下,加上5道防火墙,吓死破坏分子。

关于“劫贫济富”,看到过几次这样的说法,通常都是指江朱时代,但从来没有看到过具体描述,个人感觉是情绪性的成分多于理性的成分。当然,欢迎纠正。建国以来为发展工业而牺牲农民利益,这是当时一个无奈的国策,也没有看出来有什么别的更好的国策,除非不发展工业。

大眼兄推荐的文章,正在拜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