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谁在支持乌克兰 -- 燕人

共:💬1272 🌺6145 🌵1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呢,不能太急躁

否则就会失去很多发现真理的机会和乐趣。

虽然我知道,跟一个机械决定论者讨论复杂逻辑是很困难的,但我发言的目的本来就首先是自己搞清楚问题,因此将问题说清楚并不在意别人看不看得懂。

一、 世界霸主

你始终回避何时成为世界霸主的问题,因为你清楚,一旦你说出了这个节点,而我在这之前找到了文化传播流行的证据,你的言论就不攻自破了。

世界霸主无一例外都是靠工业军事力量获取,然后才是依靠霸主地位,要么强行推动,要么利用弱国的慕强心理,用文化推广来辅助巩固自身的霸权地位。当初改开之后的我国不就是这样么,日、美有钱有工业有科技,觉得人家啥都好,然后才引进文化产品,,难道先是觉得日美的文化好,其次才会认同他们的经济、科技好 ??当初引进了印度电影那么多,印度的文化在我国的地位是和美国一样的 ?引进了墨西哥

按照你的逻辑,世界霸主成为霸主是靠工业军事力量,推行自己的文化,都是靠慕强或者强行推动。

首先,且先不说这个工业军事力量有没有文化推动的作用(因为你完全否认文化的能动作用,认为世界霸主只要一门心思撸铁堆塔就可以了)。

其次,这可以得到两个推论,一,只要是世界霸主,那么靠慕强或强推都可以达到效果。

二,如果不是世界霸主,是不可能达到推广文化的目的的。

1.

那么先看第一条,你一直拒绝回答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间,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如果把西方世界当成“世界”,那么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后,就可以称为西方一霸了。

而对于东方而言,形势略微复杂,因为中国在东方显然是霸主地位,但东西在十九世纪之前没有过多的交集,有的只是民间的交流。因此,在1840年英国打开中国国门之前,英国在中国眼中并不是世界霸主的地位,而只是西方某强国。

但这时候是否中国就没有西方的文化传播呢?李坤在<明清中国社会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吗?>

一文中说:

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清中国社会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该观点产生的原因与明清时期中欧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关。从中欧贸易来看,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自给自足论、中国的欧洲商品进口结构常被用来支持“明清中国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

英国开启工业革命后急于扩大海外市场,中国成为一个明确的目标,马戛尔尼带着改善和扩大中英贸易的重要使命,率领一个准备充分的使团出访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制造业主认为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却发现对于这个能迅速增进中英贸易、进而能更方便地获取英国先进产品的机会,被乾隆毫不犹豫地拒绝。

使团失败的结果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即中国对欧洲先进产品不感兴趣。清朝统治者确实未对使团足足准备了一年的先进礼品予以应有的重视,不了解礼品蕴含的科技、经济、军事等内在价值,而当初英国精心挑选礼品时,正是希望通过赠送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向清政府展示这种内在价值,从而诱导清政府达成相关贸易协定。

但是,不了解产品的科技、经济等内在价值并不意味着不会去追捧和消费该产品。消费者用产品来展示身份、地位和时尚,用来娱乐和便利生活,而不是研究它的内在价值。比起爷爷康熙,乾隆在追求西方产品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马戛尔尼发现乾隆拥有价值至少两百万英镑的各式英国产品。这又给出了为何乾隆和他身边的人对英国礼品没有好奇心的另一种解释:他们已经拥有大量欧洲商品,而且能利用权力获得欧洲商品。

更加重要的是,乾隆了解英国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对“各国夷人在洋抢掠”,为海疆的稳定考虑,同时为减少中国人和欧洲人的接触,乾隆严格维持一口通商的广州体制,拒绝了使团提出的贸易条件,但他并没有拒绝中英贸易,也没有拒绝进口和消费欧洲产品。

也就是说,在乾隆眼中,英国确实是西方强国,但乾隆对正式的贸易协定不感兴趣,但也不拒绝一般的商品往来。

乾隆在外交场合声称“从不贵奇巧”,但却曾数次传谕粤海关采办西洋奇巧,如乾隆14年(1749)传谕两广总督:“从前进过钟表、洋漆器皿,亦非洋做,如进钟表、洋漆器皿、金银丝缎、毡毯等件,务要是洋做者方可”,乾隆要求广东官员进贡欧洲原产正品;乾隆17年传谕两广总督:“将西洋物件内有新异者寻觅几件进内”,这次乾隆要求“新异”的欧洲产品;乾隆23年又传谕粤海关:“买办洋钟表、西洋金珠、奇异陈设或新式器物……皆不可惜费”,这表明乾隆在追求欧洲产品方面既时尚又奢侈。

乾隆自己消费西方物品,但注重的主要是时尚、奢侈消费,目的是新奇好玩,这显然更接近文化消费。

而当时中国民间呢?

需考虑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和家庭的消费情况。上层社会有足够的购买力,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与其他阶层完全不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们对欧洲产品的态度也可能与其他阶层不同。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描写的贾府生活,反映的是18世纪上半叶中国官宦人家的富贵生活,书中描写贾府追捧和消费多种欧洲产品,如钟表、穿衣镜、眼镜、玻璃屏风、玻璃杯、玻璃绣球灯、哆罗呢、西洋布手巾、葡萄酒、鼻烟、膏子药依弗哪、油画、西洋银剪子等。可见,明清中国社会也存在追捧和消费欧洲商品的家庭。

可见,上层社会也一样存在着欧洲商品的消费潮流,但一样也是奢侈消费居多,为的是新奇好玩,而非“慕强”。

对于钟表、眼镜、玻璃制品等几种代表性欧洲商品在明清中国社会的生产和传播状况,国内学者作了很多研究,这几种欧洲商品在中国上层社会很受欢迎。关于西器东渐的研究也关注欧洲商品在明清中国社会的传播及影响,西器东渐这个历史事实本身就说明,明清中国上层社会对欧洲商品感兴趣,正是他们追求时尚和奢侈的欲望促进了欧洲商品流入。

明清时期大量欧洲商品的流入也对上层社会的卧室风格造成了影响。宝玉居住的怡红院,有来自欧洲的穿衣镜、自鸣钟、自行船、油画、玻璃窗等陈设装饰,弥漫着浓厚的欧洲情调。宝玉使用玻璃穿衣镜、自鸣钟等欧洲产品,而不是中国传统的铜镜和计时工具,这种替代现象表明,在一些富贵之家反倒是中国器物被束之高阁,成为无用之物。宝玉的例子也说明,早在18世纪,欧洲器物就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日常消费造成了一定的改造性影响。

18世纪下半叶流入中国的欧洲商品中价值最大的是纺织品。1775-177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平均输入中国的毛织品价值为277671两银,1820-1824年每年平均为2042102两银,增长了约6.35倍(见表一)。早在18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的英国毛织品价值便超过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价值如此巨大的毛织品被中国人购买,18世纪末以前中国的欧洲纺织品消费不应被忽视。

大家知道,明清之际的欧洲有“中国热”,而当时的中国也一样有欧洲文化产品的流行,所以这种交流是相互的,渗透的。考虑到欧洲当时与中国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因此这种交流到底是不是建立在“慕强”的基础上,我们在已有的文献中找不到证据。

那么,如果在英国叩关之后,在外交和军事政治上正式确立了对中国的强权地位,那么各种贸易包括文化是不是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呢?问题也并非这样简单。

马克思在《英中条约》中说:

1842年8月29日亨利·璞鼎查爵士签订的、并且像新近与中国订立的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一样也是在炮口下强加给对方的对华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从商务观点看来,其结果是不成功的。这是一个连那家著名的英国自由贸易派机关刊物伦敦《经济学家》也正在加以重温的事实。这家杂志曾是不久前入侵中国一事的最忠实的辩护者之一,现在它觉得自己应该“抑制”一下在其他各界所造成的乐观期望了。《经济学家》杂志把1842年的条约对英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看作是“我们借以防止错误行动后果的一个前车之鉴”。这当然是正确的忠告。但是,威尔逊先生为了解释首次企图用武力给西方产品扩大中国市场失败而举出的理由,却远不能作为定论。

他举出的造成这次大失败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璞鼎查签订条约以后的最初三年中,中国市场被盲目过量涌进的商品所充斥, 英国商人不注意中国人需求什么。英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在1836年是1 326 388 英镑,在1842 年下降到969000英镑。此后四年中又连续迅速增长,

可是,到1846年,不仅出口额降低到1836年的水平以下,而且伦敦从事对华贸易的商行在 1847 年危机时期所遭到的灾难还证明:官方报告统计表中所列的1843-1846年出口的计算价值同真正实现的价值完全不符。如果说由此可以看出,英国出口商在向中国消费者出售商品的数量方面犯了错误,那么他们在商品的品种方面也同样犯了错误。为了证明后一个论断,《经济学家》杂志援引了前伦敦《泰晤士报》驻上海和广州通讯员温·库克先生的一段话:

“1843年、1844年和1845年,当北方各通商口岸刚刚开放的时候,我们国内的人兴奋若狂。设菲尔德一家有名的商行向中国运去了大批餐刀和餐叉,并表示它准备给全中国供应此类餐具…… 这些商品的卖价几乎抵不上运费。一家著名的伦敦商行向中国运去了大批钢琴,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刀叉和钢琴的遭遇,毛织品和棉织品也遇到了,不过形式没有那么显著…… 曼彻斯特在各通商口岸开放的时候盲目地做了一番巨大的努力,这种努力归于失败。从此以后,它就冷漠消沉,听天由命了。”

最后,《经济学家》为了证明贸易的缩减、稳定和增长取决于对消费者需求的考察,还从上述那位作者那里引用了1856年的材料:

但是,所有这一切论据和例证,除了说明1843-1845年贸易过热所引起的反应以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贸易骤增之后又出现剧烈的缩减,一个新的市场从一开始就为过剩的英国商品所窒息,人们把商品投入这个市场而没有很好地估计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支付能力,这些现象决不是对华贸易所特有的。实际上,这是世界市场历史上经常有的现象。拿破仑垮台以后,欧洲大陆开放通商,那时英国的出口同大陆的购买能力很不相称,以致“由战争转向和平”倒比大陆封锁更具有灾难性。

马克思在《对华贸易》中说:

过去有个时候,曾经流行过一些十分虚妄的见解,说什么由于打开了天朝的大门,美国和英国的商业一定会得以推进;当时我们曾根据对本世纪开始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精密考察指出,这些奢望是没有可靠的根据的[358]。我们证明过鸦片贸易的增长与西方工业品的销售成反比。我们曾认为,除了鸦片贸易之外,对华进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障碍,乃是那个依靠着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商人们由于切望扩大交换范围,极易于把自己的失望归咎于这样一种情况,即认为野蛮政府所设置的人为措施阻碍了他们,因此,可以用强力清除这些措施。正是这种谬见,在我们这个时代里,使得英国商人拚命支持每一个答应以海盗式的侵略强迫野蛮人缔结商约的大臣。这样一来,假想中的对外贸易从中国当局方面所遇到的人为障碍,事实上便构成了商界人士认为能证明对天朝施加的一切暴行均属正当的主要借口

“我们与这个国家〈中国〉的商约充分生效,至今〈1852年〉已将近十年,每一个可能设想的障碍都已清除,1000英里长的新海岸已对我们开放,新的商埠已经直接在生产地区和沿海最方便的地点建立起来。但是,就我们所预期的对我国工业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论,其结果又怎样呢?老实说来结果就是:经过十年以后,贸易部的表报告诉我们,亨利·璞鼎查爵士在1843年签订附约时所见到的当时的贸易量,较之他的条约本身在1850年底所证明给我们的还要大些!这里是就我们本国制造的工业品而论的,而我们本国制造的工业品正是我们现在所考虑的唯一问题。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马克思又在《鸦片贸易史》中写道:

联军全权代表强迫中国订立新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的消息,看来引起了以为贸易将有大规模扩展的狂 想,同第一次对华战争结束后1845年时商人们头脑中产生的狂想完全一样。即使彼得堡的电讯所传属实,是否能完全肯定,通商口岸一增多,对华贸易就必然会扩大呢?是否能够指望1857-1858年的战争会比1841-1842年的战争导致更好的结果呢?有一件事是肯定无疑的:1843年的条约并没有使美国和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倒是起了加速和加深1847年商业危机的作用。现时的这个条约也是一样,它使人们梦想得到一个无穷尽的市场,使人们产生不切实际的希望,可能就在世界市场刚刚从不久以前的普遍恐慌中逐渐复原的时候,又促进新危机的形成。除了这个消极后果以外,第一次鸦片战争还刺激了鸦片贸易的增长而损害了合法贸易;只要整个文明世界的压力还没有迫使英国放弃在印度强制种植鸦片和以武力在中国推销鸦片的做法,那么这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会产生同样的后果。

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比如英国向中国出口的布匹,却得不到中国人的喜爱:

为什么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制度出卖其布匹的价格竟不能比最原始的织机上用手工织成的更便宜呢?我们上面已经指出过的那种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的结合,解答了这个谜。我们再来引述米契尔先生的话吧:

“当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齐去梳棉、纺纱和织布;他们就用这种家庭自织的料子,即粗重而结实、可以经得起两三年粗穿的布料,来缝制自己的衣服;而将余下来的拿到附近城镇去卖,城镇的小店老板就把这种土布买来供给城镇居民及河上居民的需要。这个国家十分之九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布到最细的紫花布都有,但都是在农家生产出来的,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或者说得更恰当些,只有他交换原料所用的糖的价值,而糖又是他自己的产品。我们的工厂主只要稍稍思索一下这种制度的令人赞叹的节俭性,以及它与农民其他活路的可以说是巧妙的穿插配合,那末就会一目了然,就较粗的织造品而论,他们是没有任何希望与之竞争的。每一个富裕的农家都有织布机,世界各国中也许只有中国有这个特点。在其他各国,人们只限于梳棉和纺纱,生产过程至此为止,而把纺成的棉纱送交专门的纺织工去织成布匹。只有节俭的中国人才把全部工作做到底。中国人不但梳棉和纺纱,而且还依靠自己的妻女和佣工的帮助自己织布;他的生产并不以仅仅供给自己家庭的需要为限,而且是以生产一定数量的布匹供应附近城镇及河上居民作为他那一季工作的一个主要部分。

因此,福建的农民不单单是一个农民,他是庄稼汉又兼工业生产者。他生产这样的布匹,除原料的成本外,简直不费分文。如前所说,他是在自己的家里经自己的妻女和佣工的手而生产这种布匹的;既不要额外的劳力,又不费特别的时间。

另一方面,英国人发现阻碍自己工业品销售的,竟然正是他们向中国贩卖的鸦片:

我们不想详述这种贸易的道德方面,关于这种贸易,连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都这样写道:

“不是吗,‘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牺牲者被献于永不知饱的摩洛赫(注:古腓尼基人所奉祀的火神,以人做祭品。)之前,英国杀人者和中国自杀者竞相向摩洛赫的祭坛上供奉牺牲品。”

中国人不能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在目前条件下,扩大对华贸易也就是扩大鸦片贸易;增加鸦片贸易是和发展合法贸易不相容的。这些论点早在两年以前已经得到相当普遍的承认。1847年为调查英中贸易状况而委派的一个下院委员会曾提出报告说:

“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很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扩大我们交往的结果竟一点也没有实现我们的合理期望,而这种期望本来是在能够更自由地进入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大市场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 我们发现,贸易受到阻碍并不是因为中国不需要英国商品或别国竞争加强…… 花钱买鸦片……消耗了白银从而大大妨碍了中国人的一般贸易;实际上就必须用茶叶和丝来偿付其他商品。”

1849年7月28日的《中华之友》(注:《中华之友》是1842-

1859年在香港出版的英国官方报纸《大陆上中华之友》的简称。

——714。)在概括同一种观点时,十分肯定地说:

“鸦片贸易在不断地增长。英国和美国对于茶叶和丝的需求增大,只会使鸦片贸易继续增长;制造商的情况是毫无希望的。”

所以做个总结,无论在英国成为世界霸主(打败中国)之前还是之后,对于上流社会和有消费能力的中国人如商贾等来说,来自欧洲的奢侈品等文化消费品都能够流行,并不存在所谓慕强;而对于下层人民来说,商品不能满足他们的具体需求以及价格过高,也不会因此而扩大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所以所谓慕强和武力强制导致商品畅销并没有有说服力的证据。唯一证明用武力有用的乃是鸦片。可我们知道,鸦片这东西无论用不用武力,只要人沾上都会吸得停不下来,所谓武力强制只是禁止官方禁烟,而这反而压制了其他商品在中国的消费。

所以商品的购买和消费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没有单一的慕强或强权逻辑。

2.接下来简单说一下,文化在成为世界霸主过程中的作用。想象一下,一个帝国在工业和军事上是80分,难道它的文化会停留在20分吗?就算这样的帝国真是世界霸主,那它用它的军事武力,就能强迫别人消费它20分的文化吗?显然不是。

再换个例子,在成为强国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可以忽视吗?就像韦伯所总结的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河里也有李寒秋的文章可供查阅。

另一方面,中国在一百年前开始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后有新思潮的诞生,然后有共产党有新中国,这不正证明文化的作用吗?共产主义思想是从俄国传过来的,而当时的俄国在西方列强中是最弱的一个,在东方甚至打不过日本,怎么最弱的列强的思想传到中国反而成就了新中国呢?这跟慕强逻辑不是正好冲突吗?

3.接下来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假设一个不是世界霸主的国家,能不能创造流行全球的文化?这里面你用日本和美国来举例,认为我们是钦慕他们是强国所以引进文化。

好吧,有一定道理,不过有一个国家正好是例外,就是韩国。

韩国文化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韩国在中国群众心目中并不是一个很有存在感的国家,顶多知道它足球比较厉害(中国球迷永远的痛),办过奥运会,韩国车在中国有但是肯定卖不过日本车,半导体还不错,还有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挺惨的韩国人挺爱国。就这些了。要说强,它也强不过日本。

而中央台当年海外剧场引入的第一部韩剧是《爱情是什么》,讲一对大龄的剩男剩女从恋爱到结婚的故事,平平淡淡的剧情,但诙谐幽默,情节和台词人物都接地气,结果好评如潮。

之后又引入了《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以及《看了又看》等等,都是有浓厚家庭氛围的韩剧,在中国大火。后来《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等清新浪漫的韩剧又在中国迷倒无数青年观众。

另一条路是韩影,韩国电影崛起是另一条路,同样由好莱坞入侵而激发国家提出“文化振兴”概念,到亚洲金融危机后引入分级制度,支持创作者,韩国电影很快崛起,标志性就是1999年《生死谍变》和2001的《我的野蛮女友》火遍亚洲。

韩影走的是和韩剧不同的路子,韩剧相对比较温和,正能量,讲究唯美的风格和浓郁的情感,因此比较受传统观众和各个阶层的喜爱,当年很多中老年观众就是喜欢韩剧中受中国儒家影响的家庭氛围而“看了又看”。

相对而言,韩影就比较“大尺度”,既有极度畏美的风格化的作品,也有很“黄暴”的接近甚至超越好莱坞的作品,也有贴近政治讲述潜规则的作品比如《韩半岛》《实尾岛》《铁雨》等等。

所以这里可以看出文化作品行销的几个特点,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审美风格,一个是各种人群的适配度。

所以文化作品行销是个非常复杂的行为,绝不会是仅仅慕强+强力的结果,你再强力,烂到20分的文化作品也没多少人愿意看。

另外,还有一个本地化的问题,好莱坞横扫全球的时候,它有一个国家也从来占不到便宜,这个国家就是印度,当然按照你的逻辑,印度是特例。

二、

文化那么有用,霸权不会永固么 ?何来转移 ?

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文化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就会落伍,就像清王朝一样,今天的中国文化跟一千年前的是一回事么?所以要主动去更新发展啊。说起来,经济和军事、工业就能永固么?一台机器久不用就会生锈,技术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哪个是能永固的?

三、

商品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对象和使用条件下所产生的文化属性是不同的

~~

商品要起到中国文化同化作用,那前提必然是这个中国文化属性是不能变的。然后你又在这喊叫这个是可以变来变去的 ?

你这里又是机械化的文化观,你把文化属性当成是像营养元素一样的东西,吃下去就不会变。

很简单,同样一瓶可口可乐汽水,在八十年代的国外就是一瓶普通的饮料而已,而在当时中国的普通消费者眼里,可能就是时尚潮流的代名词,而在忧心忡忡的老干部和学者那里,可能就是“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放在今天,在宅男宅女眼里就是随时随地的多巴胺获取者“肥宅快乐水”,而在减肥妹子眼中可能就是“升糖炸弹”,商品的消费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的意义,这个很难理解么?

但同时,这些意义也可以有共性,比如喝一口可乐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简单廉价且直接的快感,而这正是二战后世界在工业化大生产下所支撑起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潮流的最好代表。

那么,之前你高调的举出这个tiktok的事例以论证中国文化属性的同化的正确性及实现可能,现在又提出来这个是“全球化文化属性”,这跟你大力主张的中国文化同化全球有什么狗屁关系么 ?你到底是要搞中国文化同化还是全球化文化同化 ?

类比一下,今天的tiktok不就是中国人创造的“可口可乐”么?划一下一口,即时满足,简单直接,停不下来。所以今天的文化消费完全可以建立在tiktok的基础上,由此发展出的中国文化完全可以引领全球化文化,你不知道中国的微短剧已经火爆西方,好莱坞在大量购入中国微短剧的版权,被视为一场新的影视革命吗?“中国引领的全球化”不就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么,说了这么多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四、

缝纫机、高压锅的事例,我列出的是你的原话。

难道这个话的含义是说,缝纫机高压锅是有文化属性的,然后才用引证证明缝纫机高压锅为什么是有文化属性的 ?

你嘴里的中文就这么博大精深的与众不同 ?

这怎么就过不去了呢?我说的很清楚,当下出口的缝纫机、高压锅在我看来没有文化属性,不代表历史上没有,不代表未来不可以有,就这么简单点事,怎么就听不明白呢?你是把它当救命稻草了吗?

南美人买你这个中国高压锅,是为了其上的广东炖汤的文化属性还是我要焖米饭的功能需求才有购买欲望的 ?南美人在焖米饭的时候会感受到其上的中国广东炖汤的文化继而对中国文化有了些许的认同 ?

这个可以有啊,你完全可以在南美宣传中国高压锅焖米饭香甜可口且营养丰富,升糖指数不高又健康,这是完全可行的啊?商品不就是这么卖出的吗?没听过那个故事吗?某个销售员到非洲卖鞋子,下飞机看了一眼就颓丧的跟总部打电话说不用来了,这里的人没一个穿鞋子;另一个销售员下了飞机立刻两眼放光跟总部打电话说赶紧派人来,这儿的人每个人都需要一双鞋子!事在人为啊!

五、

你口口声声要同化国外,既然商品上的文化属性到了国外会变的,那你来回强调这个商品上的只有在国内才会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属性有什么同化作用,以至于你语无伦次逻辑混乱的大力吹捧 ?

你不知道因地制宜吗?哪个国家卖东西到各个地方会一点都不变的?就像电影会剪辑一样,刘慈欣《三体》第二部卖到美国改了1200多处:

“刚完成对《三体》第二部的英文版的修改,与第一部相比修改比较多,去掉了全部与《球状闪电》有关的部分,其中一个面壁者的战略完全变了。另外,TOR的编辑是个女权主义者,且极其认真仔细,这儿那儿都有性别歧视,像purity(纯洁、善良)和angelic(似天使的)类词用多了也是性别歧视,……

甚至还有自己改自己版本给对方“全本”的例子,比如第一部中关于文革的段落,单行本比起连载本是有删节的,放到西方反而是全本。Tiktok的审查方法跟抖音肯定也是不同的。但不同也有共性,文化在发展传播过程中本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也存在在传播过程中被发现发展的好又回来反哺回原文化一样的道理。

而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断适应当下及未来的经济基础,谁能体现出这种灵活性和应变力,谁就生存的更久,这就是我说的中国文化本身的应变能力的体现,所以我说的中国文化属性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生成的概念,就像青藏高原上的水通过河流不断奔流到海,它的成分也不断发生变化,但再变也是长江水黄河水,你非要计较那是不是“雪山顶上那一滴水”有啥意义?

六、

从头到尾都是你编造出“国力和商品的销售是一比一”这个可笑话语,推到我的头上,然后用德国车日本车的销售超过美国来反驳自个这个。但凡有点点脑子的人,谁会认为,国力第一,每种产品的销售量就必须是第一 ?中国做了霸主,中国产的石油的销售量就必须是第一,否则就不行 ?

既然综合国力和商品的销售不是一比一关系,那到底是什么关系?你如此强调综合国力的作用,否定文化的作用,那除了综合国力还有什么因素有关系,它和商品销售是什么关系,你一样一样都说出来啊?说不出来别人当然按照最朴素的方式去理解,你又否认,你到底要哪样?

“价廉物美(性价比)”就是你认定的商品上的中国文化 ?

能不能不要这么浮躁?你引用的我说的“也认为文化和其他因素也有作用”,这性价比就是其他因素啊,你反驳啥呢?

我一直强调的是没必要大力推行什么狗屁文化同化,世界霸主地位有了,文化领域文化产业的事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我第一节举的例子已经否定了这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你不是霸主,一些商品也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你是了,不符合对方的需求,用强力也做不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日本派遣遣唐使是因为唐在日本耗费人力物力大力推行了中国文化 ?

你这个思路很奇怪,好像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来是倾慕大唐的强大,仅限于经济和军事一样,难道文化的强大不是倾慕的理由之一吗?至于是不是官方派使节,这我不好说,我只知道汉朝时中日之间就有文化交流了,隋朝时就有遣隋使。汉朝出使西域,明朝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加上近代西方列强如英国叩关中国,美国叩关日本等,都是主动的行为,也都有传播文化的作用,至于在那之前是不是“慕强”是一回事,弱的一方未必会主动来学习,也有可能闭关自守,这不就需要主动去干吗。

另外,日本来中国学习,难道20分的文化日本也会学?不也是文化发达才会学吗,难道在日本派遣唐使来之前,大唐的文化就一直苟着,等遣唐使来了就一下飚上去了吗?你该花在文化上的精力会少吗?

这就像本世纪初,网络刚在中国传播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发展网络文学了,发展了二十多年至今,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出海,无论亚非拉还是欧美都有大量的读者。你当然可以说是因为他们慕强所以看而不是觉得好看才看,但如果没有之前二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会呈现今天的样貌吗?

所以,正是因为中国的文学适应了当初新出现的经济基础,才发展出了蓬勃的网络文学,而今天在新的全球化媒体平台上也会出现新的文化样式,这是一个蓬勃的空间,谁先占位,谁就获得主动权,中国人今天用tiktok已经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位,不就是在延续网络文学上当初做过的事情吗?为什么你就视而不见嗤之以鼻呢?你以为拿枪炮啪啪啪人家就看你的了?扎克伯格连美国政府和国会都搬出来了还是打不败tiktok,这不就是适应不了新的经济基础必然被淘汰的明证吗?

七、整体上,你是一个机械决定论和庸俗唯物论者。

庸俗唯物主义指19世纪中叶产生、流行于德国,将唯物主义简单化粗俗化的一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都是一些自然科学家。庸俗唯物主义在当时之所以能流行,因它主张无神论,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客观实在。它的主要错误是否认意识的特殊性,混淆物质和意识的界限,反对辩证法。他们从自己的专业知识出发,用纯生理学观点解释思维和精神现象,把复杂的思维过程简单地归结为生理过程,认为大脑产生思想,如同肝脏分泌胆汁和肾脏分泌尿一样。从而抹煞了思想和物质的区别,取消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取消了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政治方面,它用社会达尔文主义解释社会现象,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反对马克思主义。

你认为文化这东西想都不用想,就跟胆汁一样会自动分泌自己长出来,可这是不存在的。

整体上,你对文化的这种厌弃态度,来源于硬实力缺失的恐惧。就像你强调俄罗斯对我们的“倚仗”作用一样,因为单独对抗美无力,所以需要俄罗斯来帮衬。因为硬实力不够强大,所以你无比厌弃主动发展传播文化的作用。你觉得80分硬实力,20分文化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可以的话把那20分文化也换成20分硬实力更好。用80%的精力发展硬实力,20%文化也是不行的,所以你听到我说要发展传播文化就愤怒地破口大骂。

其实不是这样,人不是这么活着的。按照你的想法,中国人最好什么思想都没有,所有人都变成暴风兵,一点文化需求没有,只有战斗力,一周七天24小时堆枪堆炮堆塔,堆到把所有敌人埋了,就可以笑傲天下了。所以996有啥问题?那是大善政。

可惜人没法变成这样,奴隶社会做不到,封建社会做不到,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做不到,半资本半社会主义也做不到。人是需要自我确认需要意义的,这就是文化。

所以这就是你对文化概念的误解。另一个误解就是对“中国”。你坚持文化同化就是像复印机一样到处复制,所以你认为文化属性是一成不变的。

其实不是,文化真正起到同化作用,一定是人内心认同而不是外力强制的结果,外力可以帮助起个头,就像当初让人绑辫子,后来剪辫子一样,都是强制的,但意义的完成是需要你自己去完成的。

所以文化传播有几个层面。一个是标签,就像过去流行“Made in Japan”、“Made in U.S.A.”一样,现在流行“Made in China”它可能只是一个标签,别的啥都不代表,但这也是一种力量。

第二层是情感,就是共情力。比如《流浪地球》,我们中国人看可能会为特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惊叹,但西方人可能无感,他们感兴趣的可能是为什么要带着地球跑,于是从这里就触及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但共情是需要满足条件的,一方面是需要塑造情境,而这是需要很多商品组合起来才能得到的,就像我们不可能看一部《走遍美国》就完全了解美国一样。

另一个牵涉到共同的价值认同,那到了第三个层面,价值观。

而价值观让人普遍认同是很困难的,浅层次的好认同,比如消费主义,快乐,开好车住大house等等。

而深层次的东西就跟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了。这个不细聊,我的看法是第一需要先从满足浅层次认同开始,就像可口可乐和美国大片完成了当年浅层次的中美认同,今天tiktok也如是。所以什么都不是一蹴而就。

通宝推:有锡,秦波仁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