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与泉畔人家河友商榷军事历史,您我都不是相信官方学说的 -- 真离

共:💬50 🌺155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充一下我摘抄的网上的谈大别山的一些相关资料,大家可以看看

7月1号左右,应该是中央直接电报陈粟谭,确定方针是四路分兵、各打各的,,歼灭敌人越多越好。感觉这时候上下都有点过于乐观。

两个纵队到鲁南,是之前孟良崮六纵潜伏鲁南出奇兵。想用同样的策略,结果此一时彼一时。。。

(好像还提到过更长远的两三个纵队出击到闽浙赣的想法。?不太确定)

到1947年7月中旬,中野攻羊山集时,几乎同时攻击汶上、济宁、滕县、邹城、临朐。结果除了中野集中全力拿下羊山;其余各处兵力不足,都拿不下。然后就是都暂时丧失战斗力。

豫东战役华野西兵团整个打残了,北撤休息,老耄三令五申打济南,都拖着。

最后还是山东兵团动手。

邱清泉又没受什么重创,何来双方都要歇口气。

国军控制了战场。

山东兵团马上拿下了兖州,

然后就是中央要拿下济南,粟裕各种叫苦。各种拖。

最后山东兵团为主拿下济南。

这就是9/10月份的事了。哪来什么顺便打临沂?

因为刘邓直出大别山,实际是由华野西兵团展开于豫皖苏,在江淮河汉间机动。

结论:真正存在的问题是刘邓陈粟两军如何合力打破顾祝同系统。而不是其他任何问题,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在战局发展中解决此问题的执行方案。

1947年5月4日,军委终于直接拍下来(不等你了,我来说)现在可以确定下列诸点:

(一)刘邓陈粟两军任务是协力击破顾祝同系统(反击国军进攻)。

(三)刘邓军十万立即开始休整,巳东以前完毕,

巳东后独力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

或打郑汉,

或打汴徐,

或打伏牛山,

或打大别山,

均可因时制宜,往来机动,

并与陈粟密切配合行动,凡有共同作战之处陈粟军受刘邓指挥。

作者:金州铁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814709/answer/1266742398

6月初,在同意刘邓休整至月底后,军委再次强调

主力南进须作长期打算,望作政治上、物质上之各种准备工作(指导刘邓提高警惕、做好最坏的打算)

6月底,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向南出击。到7月23日,军委终于提出跃进大别山的计划。

华野七月分兵,军委准备以陈唐部加入中原战场。

陈唐应以一部钳制邱、吴,主力迅速行动,放手歼击陇海线上及其以北地区分散孤立薄弱之敌,扩大该区战场,钳制邱、吴于该区内,待其分散时相机歼其一部。

陈唐不可轻出陇海以南,仅在必要时可临时以一部或大部出至陇海、新黄河、淮河之间机动。

尔后,陈唐可往来陇海南北机动,并可以一部回至鲁南配合主力(刘邓)作战。(扫清刘邓的屁股)

7月29日,直出大别山的计划再次被修正,又回到了出击豫皖苏。

在山东敌不西进及刘邓所告各种情况下,刘邓全军休整半个月后,仍照刘邓原来计划,

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

两个月后看情况,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

根据陈粟的意见,军委又考虑陈唐与叶陶会合作战,不要过湖西以利刘邓之行动。

两个月内山东全军仍在内线作战。

因为准备山东全军内线作战两个月,又改回去了。

变成了两个月后看(刘邓)情况,逐步向南发展,或者直出大别山。

但是!!!军委话音刚落,7月30日刘邓又决定:现在就直出大别山!

我们当面有敌19个旅,至少有10个旅会尾随我行动。故我不宜仍在豫皖苏,而以直趋大别山,先与陈谢成犄角势,实行宽大机动为宜。

大别山和晋冀鲁豫的联系又没人了,军委又做出部署调整:

我们仍主张粟裕迅即绕道聊城去郓城,指挥陈唐、叶陶五个纵队在郓城地区休整。

就现有兵力在鲁西南积极策应刘邓作战,不可丧失时机;陈唐、叶陶到豫皖苏后,照刘邓虞电,在该区活动一时期,掩护刘邓南进。

尔后即活动于陇海南北地区必须估计到我军要有很长时间(至少半年)在江河之间东西南北地区往来机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并在歼灭敌人几十个旅之后,方能建立巩固根据地。

军委并询问华野的作战计划,

陈毅不在,粟裕单独回复:

西兵团目前应位于鲁西南及陇海线上行动,必要时以一部挺入路南,破袭津浦,威胁徐州,才能有效拖住敌人。

刘邓挺进大别山,背后必须有跟进部队。出击是一步一步来的,逐渐向前延伸。

小河会议,陈赓参加了,彭总参加了,贺龙也参加了。彭总如同支持抗美援朝一样,支持了主席的意见,在会议上指出:九十万人养九万人,甚至不能维持三个月。

有人寄希望于陈赓部来陕北,而不认真准备艰苦奋斗这种思想必须解决。

有了彭总的支持(陈赓部已划为彭总指挥,彭总意见至关重要)经过这次会议,终于确定了陈赓部不去陕北,而改为出鄂豫陕。

刘邓为什么突然又改变计划变成要直出大别山了?

接到军委直出大别山的指示后,刘邓沉默。

27日,先按捺不住的是陈粟,他们说:坚决拥护新方针,在具体执行上我们有点话想说:

内线大量歼敌完全可能。

迅速插入敌后作大发展,是能逼敌迅速回头,减轻(中野的)正面压力和解放区痛苦。

但没有(华野的)根据地依托,大规模作战困难太大。

是否再内线再歼敌一个月,等九十月底,雨季过了,解决了棉衣,对我便利较多。

先派先遣队预先打下基础。

28日,刘邓:坚决拥护新方针。

(一)南渡黄河后因连续作战,战果不小,但损耗甚大,伤亡约一万三千人,炮弹消耗殆尽,新兵没有。

(二)经费已不足半月开支,一到南面即发生冬衣困难。如果在陇海路南北坚持两个月时间,并消灭其八个旅以上,则南下更少困难。

但我们积极做行动准备,立即休整半月。

如能在八月底补充五万新兵(包括谢陈各部),东北支援一批炮弹,则阵容更为整齐。

29日,军委同意了刘邓陈粟的意见。

在山东敌不西进及刘邓所告各种情况下,刘邓全军休整半个月后,仍照刘邓原来计划,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两个月后看情况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

(二)陈谢集团照原计划于八月出潼洛线,切断陇海路,调动胡宗南军一部增援相机歼灭之,以配合陕北作战。

29日刘邓汇报计划:

来电奉悉,当遵照准备,惟照当前情况,我必须于休整十日后再找时机歼灭王仲廉三五个旅,才能打开南进通路。

因此,恐一时难于得到很好的休整,出动时间适合势不可能,如陈士榘、唐亮兵团转到鲁西,又当别论。

我部在羊山集之战中伤亡近万。

根据目前敌情,确系很好的运动仗机会,可惜我们已甚疲劳,请考虑陈士榘、唐亮兵团接叶飞、陶勇两纵队后适时转至鲁西南打一两仗后向东,是否可能,请陈粟谭示复。

简单说:刘邓觉得部队疲劳,再打一仗有困难。需要陈唐叶飞四个纵队加入战场打这一仗。

30日,军委批准了这一计划:

如陈唐到鲁西,则与陈唐协同打一仗,然后留陈唐于路北,你们出路南。

陈唐叶陶8月1日会了师,并且向刘邓靠拢。

30日这天,刘邓突然推翻了自己提出的30日已经被批准的会合陈唐叶陶这个“甚好”的计划:

直趋大别山。

陈唐叶陶如果加入鲁西南,国军大批部队会尾随跟进。

并不是简单的陈唐叶陶从天而降,国军徒唤奈何。

很可能给国军造成一种可在鲁西南决战的态势。

陈唐叶陶加入鲁西南,会导致五军及欧兵团也跟进追击而至。这仗并不好打。

刘帅本来想合兵打一仗再去,结果发现合兵有可能引发大战,加上黄河汛情将至,于是改来改去选择了去大别山。

7月23日,伟人提出建议,刘邓直出大别山,叶陶南下闽浙赣。

7月26日,27日,两次催促刘邓,立即集结休整准备南进。

7月27日,陈粟回电,困难太大,委婉地不赞成,建议内线作战1个月后再考虑。

7月28日,刘邓回电,困难多,非常委婉地不赞成,建议先陇海路打两个月再考虑(刘邓在不赞成时提出的困难,都没考虑到(一)黄泛区行军很困难,重武器会全丢掉。(二)大别山群众基础会那么差,桂系在那边民团会搞的那么好。

在这两个以后最大的困难当时都完全没想到的情况下,就不太赞成的)。

7月29日,伟人回电,同意大家的看法,刘邓先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两个月后看情况再说。

山东全军也两个月后再说。

7月30日,刘邓突然转向,给中央回电,准备休整半月后,就直出大别山

(伟人收到这份电报后可能也是有点懵逼的,因为伟人在7月30日也给刘邓发了两份电报,

第一份还说你们提的歼敌3-5个旅打开南进通道的计划甚好。

注意作战前至少要休整10天,同时必须两个战役间争取休息。

第二份就变成如果你们决心直出大别山,那么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而且刘邓实际并未休整半个月,8月7日就开始直出大别山了。

1947年8月27日进入大别山

1947年12月11日,刘撤出大别山

1948年2月19日,邓撤出大别山

1948年3月28日,主力全部撤出大别山,后撤500里。

出征时12.4万人,转出后5.86万。重武器全丢。

伟人7月29日的电报原文(详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158页,原电文见我后文附注),我们会发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是属于原电报第二点的内容,也就是陈赓兵团负责的内容,和刘邓大军并无关系,因为只有陈赓兵团才能调动胡宗南,刘邓大军并不能调动胡宗南。最后实际也是陈赓兵团调动的胡宗南。

陈谢南下吸引胡宗南,从而缓解陕北困难这个点都意义不大,因为陈谢是8月22日才强渡黄河,吸引胡宗南兵力的。

8月20日,彭总已经取得沙家店大捷,用伟人说法“沙家店这一仗确实打得好,对西北战局有决定意义,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

反对造原子弹的那些人都有谁?说让陈毅元帅穿上裤子的就是他。后来运十下马的还是他。

毛对挺进大别山有几种情况的预测,最后的结果就是预测的情况最差的一种。所有你说的这些全未实现。

1月2日伟人提出挺进中原要求,经过长期准备,多次要求,6月23日中野正式行动转入外线,但是此前7个月一直都没有提出过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个选项,这是直到7月23日,已经外线出击一个月后才提出。

因为刘邓在大别山站不稳脚跟,华野西兵团提前中止了扫荡江淮河汉间,建立根据地,创造战场的任务,和陈谢发起平汉路破袭站。

小河会议决定陈庚改为出鄂豫陕,以迫使胡宗南分兵的方式帮助陕北,而不是直接加入战场。刘邓部于是有了和陈庚呼应的需要,

本来刘邓的计划战线范围向西是要到潼关的,现在陈庚来了,刘邓就要向东向南延伸,

于是直出大别山应运而生。

但是刘邓陈粟均认为不太合适,大家决定再打两个月看看。

只是刘邓突然改主意,实在是有点奇怪。

其实从后续电文看,军委在收到刘邓陈粟的意见后,对于直出大别山没有特别明显的倾向性。

刘邓发电承认北渡黄河加重山东。

刘邓不愿意出豫皖苏,刘邓真实的意图是在鲁西南继续作战,这样背靠解放区,实在不行了就把部队拉到黄河以北。这事他们之前就干过。

但是主席对这个意见很大,对刘邓的要求是:不要在鲁西南磨蹭了,出击到豫皖苏。

继续呆在鲁西南这条路基本不会被批准了,剩下出击豫皖苏和直出大别山二选一,还是山上安全些。

据中野作战科科长张生华后来的回忆(见刘伯承回忆录326页),此时国军开始围过来,黄河水大涨,传言蒋要炸堤,危急。但矛盾的是文中提到在8月6日的作战讨论会议上,虽然都知道了黄河决堤风险,但许多人仍然坚持要内线多打几仗再说。而7月30日刘邓已经下决心跃进了,怎么会到8月6日的作战讨论会上还讨论要不要跃进,这又是自相矛盾的。

要求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和要求陈粟赶紧七月分兵,这两个是连续的决策,本质是一样的,结果也是类似的。最后都是刘邓和陈粟,在结束后还必须在内部做很多思想工作,宣传强调这两件事的战略意义。

1947年7月10日,伟人写的《一年作战总结及今后计划》

(一)第一年作战,除山东外,一切区域均已将敌战略进攻停止,并已转人我军之进攻。

敌在陕北虽尚有进攻能力,由于地形等条件,已变为游击性的,我军已能主动作战;东北及太行早已采取攻势;五台自改善领导后亦能主动作战;山东敌集中攻我鲁中,估计亦难持久,我军将逐步转人攻势。

(六)第二年我军任务:山东太行两区力求占领长江以北...(其它略)

此时离千里跃进大别山还有1个月,此时伟人还没提出跃进大别山。

军委48年元月的电报《对大别山区作战部署的意见》提到“大别山根据地之确立则是整个南线胜利的重要环节。”

应是主席对挺进大别山的评价。

另外刘邓吸引了国民党军的大批机动部队,使得陈粟能顺利地挺进豫皖苏,恢复豫皖苏根据地。

军委才在47年10月3日给陈粟的《陈粟部在一两个月内应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和4日给刘邓并告陈粟的《在新区作战的方针》中强调,近期应以小仗为主,分散一部分主力部队消灭国民党地方武装,巩固新建根据地。

“……使敌主力置于无用之地,疲于奔命,而我则于短期内歼灭了敌之爪牙,建立了我之根据地,为不久将来集中兵力作战打下基础。

此种工作看似不甚重要,实则具有伟大战略意义。”“……陈谢十个旅分散五个旅于豫西、陕南十余县,打民团、土匪、保甲及一团营之正规军,集中五个旅打中等规模之仗,甚有效力。

陈粟目前情况,则宜以纵队、以旅为单位分散歼敌,过一时期后,再集中六至七个旅往来机动,打中等规模之仗。此种办法可制敌死命。”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如有有利之机,我军是不放过大歼灭战的,如47年10月24-27日之高山铺战斗。

联系上下文,伟人这段话所有目的就一个,希望陈粟刘邓配合解决大别山站不稳的困难,确立大别山根据地。并不是他认为跃进大别山是南线胜利重要环节,而是在此时此刻,大别山很困难的情况下,建立大别山根据地对南线胜利重要。

从实际结果来看,也不是那么重要嘛,在伟人这份电报前1个月刘已经撤出了,1个月后邓也撤出了,两个月后,主力全部撤出了。

47年12月,刘邓一部向江汉、桐柏、淮西(刘率1纵进入此区)发展,注意是发展,是撤离大别山去这些地方。

48年2月,邓主力撤出大别山。

华野9月即出击外线,国民党军11月开始重兵围攻大别山。

8月底进入大别山,9月底占了20几个县。12月刘带领后指过淮河。

江汉桐柏还搞出了点样子。

邓的前指2月和大别山分手。大别山根据地全丢光。

原先我们占领了二十多个县城,后来一个也没有了,野战军主力也从大别山转到淮北去了。

过去山东啃骨头,我们在冀鲁豫就吃肉

总设计师这么说,做思想工作而已。

同志们一定感到是个谜,同志们的看法是真的,需要设计师开导。

各部队这种报告都很多,都是结果不如意的时候。

中原局都被从大别山打出来了,险些被11师包了饺子,刘帅直呼是李逵背娘,险些把娘送了虎口。

战略上是刘邓在中原北部作战失利,然后北部放是一个包围圈,所以只能选择向南

在不是解放区的地方,还是可以了。

至少补给从当地上不是一无所有。

想想西北路军,刚刚进入东北的红军,还有刚刚进入苏南的粟裕部队。

47年底,中共的军队基本上被压到黄河以北,在此情况下,就存在可以将华东地区国民党调到东北的可能性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这份资料和大别山跃进地图是基本符合的。

中央军委电:

我们仍主张粟裕迅即绕道聊城去郓城,指挥陈唐、叶陶五个纵队在郓城地区休整。

就现有兵力在鲁西南积极策应刘邓作战,不可丧失时机;陈唐、叶陶到豫皖苏后,照刘邓虞电,在该区活动一时期,掩护刘邓南进。

尔后即活动于陇海南北地区必须估计到我军要有很长时间(至少半年)在江河之间东西南北地区往来机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并在歼灭敌人几十个旅之后,方能建立巩固根据地。

军委并询问华野的作战计划,

陈毅不在,粟裕单独回复:

西兵团目前应位于鲁西南及陇海线上行动,必要时以一部挺入路南,破袭津浦,威胁徐州,才能有效拖住敌人。

刘邓挺进大别山,背后必须有跟进部队。

在这里的确有一个安排,就是刘邓指挥陈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实现。实际上,刘邓一直在致力于逃跑。粟裕本身也不是很愿意为刘邓指挥(个人看法,能力相差太大,不堪入目,粟裕大兵团能力远超刘伯承)。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淮海战役。才有了,刘陈邓说电话不好,交给了粟裕全部指挥权。注意,此时,淮海战役总前委根本没有成立。总前委完全是为了歼灭黄维和杜聿明成立的,但是,邓身为前委总书记并没有管理歼灭杜聿明的任何行为,包括后勤。

点看全图

在华野大举出动之前的10月31日,鉴于刘汝明弃商丘、孙元良弃郑州,各路敌军正纷纷向徐州收缩,而中野主力(四个纵队)也已东来,粟裕特别向军委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在此种态势下,粟裕主动请求由“陈、邓实施统一指挥”,一方面,是“敌变我变”的形势所需,因为我两大野战军,正从原定的“配合作战”逐渐演变为“联合作战”;

另一方面,也是粟裕的高风亮节所在,他担心“陈、邓”碍于中野自身实力有限,不方便首提这项动议。

为什么粟裕只提及“陈军长、邓政委”来统一指挥,而非“刘、陈、邓”呢?前文已经说明,刘司令员当时还远在豫西,并未确定赶来徐蚌战场,毕竟牵制住敌人最精锐的黄维兵团,也是“小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军委次日复电同意了粟裕所请,即着陈、邓统一指挥战事,然而陈、邓却在11月2日的复电中表示:“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其实是陈、邓两位首长最初予以“婉拒”的意思,这里面有两层原因:

其一是中野全军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抵达战场,华野仍然要唱绝对主角,在原定作战计划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贸然接手指挥权不太合适。

其二是有实际困难,之前中野分兵时,刘司令员、李参谋长带走了野司的电台,邓政委、陈副司令员是暂时跟随四纵司令部行动的,而陈赓手里的电台,可以跟军委联络、可以跟中野各部联络,却不能直接与华野联络。

也就是说,“粟谭”和“陈邓”两部在短时间内,尽管都可以跟军委进行联络,双方却不能直接沟通,那又如何能够“统一指挥作战”?

因此过早地实施两大野战军统一指挥,在条件上确实也不成熟,搞不好是要贻误战机的。

如果“陈、邓”首长当时具备指挥条件,比如陈赓纵队拥有可以跟华野联络的大功率电台和密码本,那么早在11月6日战役打响之前,我军在淮海战场就应该实现了统一指挥,恐怕后来也就不会出现关于这方面的误解和争议了。

哈哈哈。

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致电华东局、中原局、华北局、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正式下达了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命令,军委在命令电的结尾清晰指出:

“。。。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领导,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召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由刘陈邓任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解释几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还要通知华北局?因为淮海战役的地方部队出任务,以及支前工作还包括了“冀鲁豫军区”,这是隶属于华北军区的二级军区,奉命也要临时接受总前委的领导。

图片

剧照

其二,总前委是在华野、中野的前委委员中,选择党内职务、军队职务最高的五个同志组成,由于华东局饶书记不是华野前委成员,是以不能入选(详情参看笔者之前的文章)。

其三,总前委在淮海战役进程中,有权“临机处置一切”,也就是代表中央军委行使整个战区的最高指挥权,包括作战、后勤、人事等所有方面,否则还叫什么“处置一切”?

其四,任命“刘陈邓”为常委、且以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那是很有讲究的,因为在总前委成员中,以小平同志的党内排名、党内职务最高,而另外两名常委,分别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

也就是说,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三名常委,同时也是两大野战军的军政主官,掌握着绝对的军事指挥权,毕竟粟裕的职务前面还都有个“代”字,而陈毅虽然暂时挂职中野第一副司令员,仍然兼任华野军政主官。

总前委的最高指挥权,不仅仅限于组织层面,还体现在具体的战役指挥中。

“刘陈邓”考虑到黄维兵团孤军深入,与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拉开了一定距离,立即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更改粟裕之前提出的“包围黄兵团打而不全歼,争取诱歼东援之邱、李两兵团”的作战计划,调动原在徐州以南打阻击的中野主力和华野一部,立即转为进攻姿态围歼黄维兵团。

西柏坡的回电第一时间就到了:“完全同意先打黄维”!并进一步指示道:“情况紧急时,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必请示”!也就是说,中央军委已将淮海战役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了总前委,且给予了充分的信任。

注意,这已经是军委第二次在电文中,重申“刘陈邓”有权临机处置一切,权责规定得非常清楚了。

都看过《神探狄仁杰》电视剧吧?狄阁老每每拿到的圣旨里面,都有“替天巡狩,便宜行事”之权,喏,就是这个意思。(精彩的马屁)

粟裕将军也是总前委委员,既可以参与总前委的工作和讨论,也要服从总前委的决议和命令,这是没有任何含糊的。

由于粟裕、谭震林必须坐镇华野司令部,某种意义上,淮海战役的指挥核心,其实是在中野司令部。

有一个军事常识读者必须理解:“军旅之事,以一而成,以二三为败”,换句话说,在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大决战之中,近60万人民解放军和数量更加庞大的地方武装、支前队伍,只能有一个指挥中枢,如果令出多门,那不乱套了?

这一点甚至连对手也很门清,众所周知,敌人的“徐州剿总”总司令为陆军二级上将刘峙,早在1948年6月即已到任。

既然敌人都懂的简单道理,我们又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所以总前委才是淮海战役唯一的最高指挥机关,华野和中野的所有作战和调动事宜(这不就是歼灭黄维一件事吗),必须接受总前委的领导,此一点勿庸置疑!

比如战至1948年12月10日,总前委根据战场形势判断,若想保持战役的主动权,必须尽快消灭黄维兵团,因此特向全军指出:“我军当前的作战任务,主要是在倾力吃掉黄维兵团的同时,也要看住杜聿明集团”。

为此,总前委决定调动华野第3纵队、第13纵队和鲁中南纵队,加入到歼灭黄维的作战中,从而使中野能够腾出手来,与华野共同来解决杜聿明集团,充分说明总前委亦拥有华野各部的指挥权。

与此同时,华野还要分兵接替中野防务,阻住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不使其北进一步,因此刘司令员才有了“现在我们是要吃一个(黄维),挟一个(杜聿明),又要看一个(李延年和刘汝明)”的形象比喻。

这是总前委站在战役全局的高度,对战场形势的总结和部署,是对华野和中野“全军”的指示,“粟谭”直接指挥的华野也必须遵令执行。

当然,我们也必须铭记粟裕将军的重大贡献,一方面,在淮海战场上的我军部队中,华野拥兵42万人并装备较好,而中野仅有14万人且火力匮乏,因此由粟裕直接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必然要承担主要战役任务。

华野在总前委的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消灭黄百韬兵团、围歼杜聿明三个兵团的任务,打掉了徐蚌地区敌人的主力,这与粟裕将军良好的大兵团指挥能力和敏锐的战场感知力,是密不可分的。

另一方面,作为总前委成员和华野代司令员,粟裕根据对敌人的了解,数次在军事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得到了军委和总前委的高度认可,比如判断杜聿明可能的逃路、组织华野各纵大追击等等。

所以单从军事角度来讲,粟裕确实是淮海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将领,涵盖了战役构想、战役实施、战术变化等多方面,毛主席为此在战役结束后表扬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唉,呵呵,春秋笔法多么厉害啊!

但是不能因此否定总前委的绝对领导,在战略大决战阶段,在涉及到两个以上野战军联合作战时,我军先后成立了平津战役总前委、太原战役总前委等机构,林帅和徐帅作为总前委书记,都是毫无争议的战役指挥核心。

同样,淮海战役的总前委和总前委书记,也拥有这个权限,这是“党指挥枪”大原则的重要体现,不能因为粟裕将军指挥的兵力较多、军事上发挥的作用较大,就模糊这一原则和历史事实。

如此规模庞大的战役,过分突出某位将帅的作用,明显也是不合适的,别的不说,光华野40多万人马加上大批俘虏的人吃马喂,如此巨大的后勤消耗,就不是华东局委员、华野代司令员粟裕能够解决的。

另外还要考虑级别和资历因素,笔者曾撰文说明,抗战爆发初期,新四军的军部和八路军的师部是基本平级的,“刘邓”很早就是第129师的军政首长,而“陈粟”最初仅仅是新四军下属支队的司令员、副司令员。

因此粟裕将军跟刘、陈、邓三位首长相比,党内和军内的级别确有差距,包括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到中野挂职也只能是“第一副司令员”,那么在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时,“刘陈邓”成为常委毫无争议。

我是不能理解,这种文字居然就能这么自信的写出来,作为中国人,就不觉得磕碜和尴尬吗?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的1949年2月间,为筹划和实施渡江战役,中央军委电令以“淮海战役总前委”改称为“渡江战役总前委”,人员和权责不变,负责统一指挥二野、三野和两大军区的120万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949年3月3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根据这份纲的规定,我百万雄师要采取宽正面、有重点、多路突击的战法,分别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

东突击集团:由三野的35万兵力组成,在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的指挥之下。

中突击集团:由三野的30万兵力组成,在三野副政委谭震林的统一指挥之下。

西突击集团:由二野的30万兵力组成,在二野司令员刘伯承的统一指挥之下。

图片

剧照

可以看出,三大突击集团各由一位总前委委员统率,而总前委书记小平同志和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则坐镇总前委所在地瑶岗统筹和指挥全局。

在总前委名单和职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不难发现,粟裕将军在渡江战役中,已不再指挥三野全军,而只是统率大约半数稍强的兵力,这就意味着百万大军的指挥权和兵力分配权,完全归渡江战役总前委所有。

其实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权责,我们不能因为中野拖瘦了(还需要指出,中野并未继承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全部兵力)、华野壮大了,致使两大野战军的兵力出现明显差距,就认为粟裕才是淮海战役的实际指挥者。

须知两大野战军都是党领导下的军队,必须无条件执行党的指示,而“拥兵自重”这个名词,那是蒋系军队的顽疾和专属。

这是拥兵自重的问题,这是有啥条件说啥话的问题吧?这个文章里里外外的意图把战绩归功于邓,也是够恶心的了。

通宝推:绿色蔬菜我的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