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ZT)分久必合为何只出现在中国?(原作:孔门弟子) *** 强烈推荐!*** -- 煮酒正熟

共:💬9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ZT)分久必合为何只出现在中国?(六)、(七)

(六) 周公与周王朝的分封制 之概述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以前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从一个大的区域和长的时段来讲,分立并存是常态,中国大一统的理念及状况都是一个异数。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因素促成中国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

中国文明开始走上独特的发展进路大致是从周朝开始的。周朝的制度特色集中体现在以分封制为代表的一套制度设计上。周公在这里是一个符号,象征了那一套制度的设计者。我们之所以拿周公来作为象征符号,是因为周朝这一套制度设计的意义要经过孔子的阐发才得以显现并影响后世,而孔子是把制度设计的功劳归于周公的。

周朝所行的分封制与西方中世纪的分封制是有很大不同的。周朝的分封不是在已征服的国土范围内分封,而是一种扩张。扩张是从两层意义上说的,首先,对于燕、齐、秦、楚等边疆诸侯,周王分封给他们的土地是尚未完全纳入疆域的土地,他们诸侯们必须靠征战周边民族才能建立自己的诸侯国。事实上,周朝的分封制由于将扩张征伐的权力下放到诸侯,使周天子辖下的土地有了大规模扩张,这也可以看作华夏文明圈的一次大规模扩展。

其次,这一扩张是国家机构及权力在纵的方向上的扩张。在周以前,由于国家机构非常松散,中央的权力很难深入到地方层次。周王朝之所以能够有气魄以分封诸侯的方式扩张,就是从文化和制度上较好地维持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七) 周公与周王朝的分封制 之探讨

这一依托于分封制的扩张是非常有效的,其有效性在于很好地解决了任何扩张中必然遇到的一个矛盾,即保留原有地方特性与统一融合的矛盾。

扩张意味着征服新的民族,被征服者有与征服者不同的文化与习俗。历史上的征服者往往面临这样的两难:要么强迫被征服者改变自己的文化习俗,以服从于征服者,但这往往非常难于推行,会受到激烈的反抗,并种下仇恨,面临被征服者报复的危险,也使统治难以稳定。当然,如果征服者的人数与文化全面超过被征服者,最后可能会完全消灭和同化被征服者,比如欧洲人对于印第安的情况,但在现代以前,都不曾发生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存在如此巨大差异的情况,这一条路一般较难走通。

那么征服者的第二种选择就是只在政治与军事上要求被征服者服从,并以收取贡税的名义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对被征服者本有的文化习俗不与干预,这就是罗马帝国所采取的做法。这一做法在帝国的上升和稳定时期是有效的,但任何帝国在时间的磨蚀中总会走向腐败,中央的控制力开始减弱后,周边原先被征服的民族便会从自身的传统中寻找新凝聚力资源,并寻求摆脱帝国的控制。由于文化是形成认同感的主要资源,因此,被征服者此时很容易便建立新的国家,并且是与原征服者的国家完全不同的国家,因为在帝国时期,他们也根本没有融合在一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