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韦应物名篇鉴赏 -- 九霄环珮

共:💬67 🌺4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韦应物名篇鉴赏:续十七:楞伽(下)

【楞伽经】

《维摩诘经》中的不二法门本质在于对待一切二元对待者的无分别心,是一种不一亦不异的中道,空宗可以从“缘起性空”的性空体认中导出,有宗则可以从万法唯识的相有分析中殊途同归。大乘《楞伽经》所讲正是此万法唯识的思想。韦应物有一首诗明确讲到他曾“思问楞伽字”。

《寄恒璨》韦应物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此诗依编次当于兴元元年作于滁州。这是一首明白无误出现佛经篇名的诗作。楞伽,即指《楞伽经》,又称《大乘入楞伽经》,楞伽系音译,意译为难入,所谓难入,原指楞伽城所在之摩罗耶山陡峭险绝,为常人难至;而楞伽城本无门户,非神通者不可入。以楞伽作经名,譬喻此经乃是微妙第一了义之教,非大乘利根之人,不得而入。

本经中劝请佛陀讲法的药叉王罗婆那,也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角色。史诗说太子罗摩不愿继承王位,因而被父王逐到频阇耶山,妻子息妲陪伴。楞伽药叉王十首,亦即《楞伽经》中的罗婆那,偶见息妲,爱其美色,遂将其掳走。史诗所讲便是罗摩历经千辛救息妲的故事。史诗中还有一位神猴哈奴蔑,因楞伽难入,周围多风浪,神猴便从印度大陆摩醯因罗陀山置跳板,一跃而入楞伽岛。据胡适考证,《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便是神猴哈奴蔑的衍化。

《楞伽经》主旨,实在是说“如来藏”的法义。关于 如来藏”的法义,谈锡永传自藏密宁玛派的观点认为如来藏有三个境界:佛的心识法尔(法尔,即自然而然清净,不假作意,不流意度)不受污染,我们将这种境界名之为“不空如来藏”;菩萨藉修习力,可令心识当下离诸烦恼污染,我们将这种须藉修习作为基础的当下离垢心识,名之为“空如来藏”;凡夫心识必受污染,我们将这污染的心识境界,名之为“藏识”,藏识又名“阿赖耶识”。所以《楞伽经》处处提到“如来藏藏识”这一名相,实在并非是将如来藏与藏识二者“结合”,它其实是用这名相来统称上述的三种心识境界。释家修行的目的,就是去除藏识中的污染,入如来藏境界。入如来藏境界,也就是《维摩诘经》中的入不二法门,关键在于去分别心,因为所谓心识污染,所谓烦恼,就在于凡夫有这样那样的分别心。凡夫所执着的各种分别,在释家看来本属虚妄,因为释家认为,这个世间为我们人类所认识的一切现象,实则是藏识/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万法唯识”思想,对此,《楞伽经》中有一著名的譬喻偈: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

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时。

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

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青赤等诸色,盐贝乳石蜜;

花果日月光,非异非不异。

意等七种识,应知亦如是;

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譬如海水动,种种波浪转;

……

身资财安住,众生识所现;

是故见此起,与浪无差别。

《楞伽经》把藏识喻为大海,海上猛风生起时,必然随之产生洪波巨浪;而藏识与外境和合之时,也会随之产生种种分别意识,在《楞伽经》中又称分别事识,而藏识/阿赖耶识则称现识,因种种分别事识乃是藏识所“现”,如同明镜中现诸色像。这些分别事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识,是对各种感官对象、抽象概念、自我意识的认知,计入藏识则共分八识,其中藏识是根本识。

八识可以视作释家对人的神经系统的一个功能上的划分。比如视神经系统对应眼识,耳、鼻、舌、身等各自对应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神经系统,意识、末那识则代表脑内起抽象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功能,而藏识则包括其它一切更根本的心识,也许可以视作大脑中的记忆储存,其中不仅包括个人自小所习,而且包括无始以来的无明熏习、戏论、妄见,那么用现代语言来说,藏识既包个体的潜意识、无意识,还包含所属民族的潜意识、无意识,以及人类整体的潜意识、无意识,简而言之,藏识包括个人和集体的心理积淀。当然,以上尚属外道之论,佛法中阿赖耶识还和轮回有关,此处不再详述。

《楞伽经》又说现识与分别事识相互为因。一个人一生所见到的事物,都会以不同程度存储在他的藏识海中,这便是藏识以分别事识为因,而一个人见到任何一件事(外境)时,他会产生何等的分别事识,又必然和他的心理积淀有关,这就是分别事识以藏识为因。这种辗转相生就是偈中所说“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动,种种波浪转”。

以“双眼皮”为例。亚洲人多以双眼皮为美,这便是一种分别心。那么这种分别心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便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绝不仅限于一个人的个体观感,和这个文化氛围、社会风气有关。如果说,双眼皮比单眼皮从生理上更能引起人的重视,这便是人类集体的心理积淀,近乎本能。如果一个人以单眼皮为烦恼,这便是无明。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美容,除了割双眼皮,隆胸等,都是无明烦恼。双眼皮如此,人身资财亦复如是,这便是偈中所说“身资财安住,众生识所现”。人心之中最根深蒂固的分别恐怕还是生死之分,佛陀的觉悟,也根本在于解脱生死,而解脱生死,就在于对生死去除分别心,如此便证得清净自心,那便是自证智境界 便是如来藏,便是佛性,便是真如。

韦应物有一首《赠卢嵩》明显是受《楞伽经》这首偈语中藏识海譬喻的启发。

《赠卢嵩》韦应物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

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

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

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   

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而另外两首诗则透出因缘和合的思想。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赠李儋》韦应物   

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

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   

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

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   

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这三首诗都受佛经譬喻的影响,皆属比体,偏重说理,也都是早期诗作。而下面这首诗则采用兴体,偏重写意,其中蕴含的思想比较隐晦,《校注》依编次定大历十四年初罢栎阳令居沣上时作。

《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数里清流茂树云物可赏》韦应物   

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壖,岸边地。危构,高耸的建筑物。飒,风。阴澹,阴暗、暗淡。

诗写作者登高遇雨,遂下山,穿竹林,游沙滩,见川流纡曲,田野绵延,废墟上寒花开,榛丘上樵夫笑,此际云水阴澹,竹树清幽,诗人大为欣赏,留恋不已。

仔细品味,可见其中意象成对出现,且相互对立,如密竹寻尽、沙际旷游一对,曲水分野、稼畴绵延一对,废墟与寒花之明一对,榛丘与樵夫之笑一对,“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二句则与“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二句前后呼应,又成一对。值此万木萧条秋风秋雨,眼前一片废墟榛丘之际,诗人却能见“旷”、见“明”、见“笑”,而得“清幽”之赏,这或许是因为诗人此时初罢县令,那一刻,心中一切都已“放下”了吧。

然而正值壮年的韦应物哪里能一直真个放下世间的一切,哪里能如诗中所言“复兹永日留”呢,况且大乘佛法并不教导人完全摈弃世间,而对何谓“放下”的理解世人也并不一致。在朱熹看来,只有陶渊明那样才叫真个放下:“晋宋间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渊明却真个是能不要,此其所以高于晋宋人也。”然而王维这个字摩诘的唐人却认为陶渊明那样还是没有放下我执,有所谓“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恤其后之累也。”对陶渊明的评价从历史上看的确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如果说善福寺是韦应物的炼狱,那么走出善福寺的韦应物则越来越趋向思想上的成熟,最终他是否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天堂境界,取决于我们对这一境界的要求设置多高的标准,但无疑,晚年的韦应物,心态的确是越来越平和,也越来越趋于平常心、无分别心了。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韦应物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

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   

榛荒屡罥挂,逼侧殆覆颠。

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   

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

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   

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

殿宇馀丹绀,磴阁峭欹悬。   

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

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鄽。   

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

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诗贞元二年春在江州作。属城,属县。布惠,布施恩惠。浔阳,即江州,今九江。嶔崎,山高峻貌。石门,在庐山。香炉,庐山香炉峰,李白有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罥挂,悬挂缠绕。逼侧,逼仄,迫近。覆颠,颠覆,跌倒。释氏庐,佛寺,指东林、西林二寺。昙远,谓东晋僧人昙翼、慧远。閟,同闭。 东西竹林寺,即东林、西林二寺。丹绀,红色,绀,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磴阁,又磴道可通的高阁。欹悬,欹侧高悬。善身,独善其身。蒙朝寄,蒙受朝廷的委托。敷,施行。里鄽,民居。

此时有人因“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二句而对韦应物颇有微辞。对此需要考虑到以下两点。一、结合韦应物罢任刺史时所写《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见3.5节)来看,韦应物晚年对官职颇有一种“得之不足为喜、失之不足为惜”的心态,《春月》一诗虽写整驾建隼游山川,未必就代表他以此为荣,也许唐代刺史出巡这只是定规而已。二、我们也要考虑到韦应物本人始终没有置办家产,而不应该脱离人品谈诗品。结合这两点来看,韦应物公事之余,整驾游山,倒给人一种不刻意为良吏的自然。全诗所写也全是《维摩诘经》的不二,《楞伽经》的无分别心,《华严经》的理事无碍,这在末四句已被特别点明,只是为到此境,韦应物不知走过了多长的道路。

在阿周那和韦应物的时代,人的职分到底还算明确,宗教到底还能笼住人心。而在现代社会,物质丰富,精神丧失,上帝死了,末法时代,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归宿到底在于何处,甚至连自己的职分为何也并不清楚。萨特喊出“存在先于本质”,表面上是争自由,争自我,然而背后所反映的却是不知去往何处、不知自我为何的迷茫。

有时候我想艾略特说的也许是对的,而他却说——

126 有时候我想知道这是否就是奎师那的教导——

127 或者教导之一——或者这是对同一件事的另一种表达:

128 即未来是一首消逝的歌,也是一朵红玫瑰或一株熏衣草,

129 被压在一本从未翻开的书之泛黄的页面之间,

130 作为充满惆怅的遗憾留给那些还没有到这里来表达遗憾的人。

131 而向上的路就是向下的路,向前的路就是向后的路。

132 你并不能看得真切,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133 即时间并非医治者:病人不再置身于此地。

134 当列车启动以后,当乘客们

135 在水果、期刊和商务信函之上安顿下来

136 (当那些送行的人已经离开了站台)

137 揪紧的心放松了,他们的脸

138 也在一百个小时昏昏欲睡的节奏里松弛下来。

139 前进,旅客们!并非从过去

140 逃入另一种的生活,也并非逃入任何的未来;

141 当不断变窄的铁轨在你们后面滑向远方,

142 你们不再等同于离开起点站的那些人,

143 也不会等同于在任何一站下车的那些人;

144 当你们在轮船甲板上耳听着鼓音,

145 眼见着船头犁开的波浪在你们后面不断扩展,

146 你们不该想着“往者长已矣”

147 或“来者犹可追”。

148 黄昏十分,帆缆索具和天线之上,

149 有一个高音在歌唱(虽不可耳闻,

150 那是时间螺号内的低语,不用任何语言)

151 “前进,认为自己在航海的你们,

152 你们不是那些目送港口远去的人,

153 也不是那些行将上岸的人。

154 在这里,在此岸和彼岸之间,

155 当时间被撤销,请用同等的心怀

156 去思考未来和过去。

157 在这既非有为亦非无为的时刻,

158 你们不妨听取这句忠告:‘不论人们

159 在死亡的那一刻存思何等境界’ *

160 (死亡的那一刻即是每一刻)

161 ——那就是能够在他人生命里

162 有所结果的唯一行为:

163 不要去想行为的结果。

164 前进。

165 哦,航海者们,哦,水手们,

166 来到港口的你们,不论你们的躯体

167 将遭受大海或其它事件的考验和审判,

168 这就是你们真正的归宿。”

169 这就是奎师那,在战场上

170 对阿周那的告诫。

171 不作告别,

172 只管前进,航海者们。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之干塞尔威治斯之第三部份》)

* 引自《薄伽梵歌》8.6前半句,后半句是:他必到达彼界。《薄伽梵歌》认为人在临终之际的心智状态决定了人的来生。而死亡的那一刻是未知的,故艾略特又说“死亡的那一刻即是每一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