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历史,真的如回忆那么好? -- testjhy

共:💬31 🌺128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历史,真的如回忆那么好?

老光叔,是我一个非常尊敬的前辈,用自己并不宽大的肩膀,挑起了桃源县救助失学及贫困学生的重担。

但也就是在那个帖子里,他的这段话:

从前毛时代时兴的对平民有利的那些政策,譬如招工,转干之类的路途,如今统统给堵死。乡村平民的孩子,要想出头,唯一的路径便是发奋读书,用优异成绩证明自己。除此别无他法!

让我这个在毛时代生活过来的人如鲠在喉,老光叔年龄比我大,可能经历过解放初到文革前中国大发展的过程,这时对平民招工、转干确实有机会,并且机会相对平等。就这样,也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疏散城市人口,至少数以百万城市平民又转为农村户口的过程,我自己的姑姑就是这个时候户口又迁回农村老家。

但从我在文革中逐步懂事起,普通平民特别乡民通过招工、转干成为城市中的一份子,或者出人头地,坦诚讲,少之又少。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

1、我们往往容易进入“过去我们多么廉洁,现在社会多么腐败”的模式,我自己的体会是文革后期,社会也表现出现在社会的一些特点,譬如说走后门成风,典型的象福建的李成霖,因为自己的孩子下乡农村极度贫困,写信给毛泽东,那时给我幼小的心灵震撼的是毛泽东并没有象我那时想像的通过“群众运动”去整肃坏分子,而是通过寄三百元钱,聊表心意,此类事情甚多,容统筹解决之类温和的语言。我个人觉得毛泽东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也没有太好解决的方法。

2、为什么有这种局面,我个人粗浅的看法是社会资源极其紧缺,经济发展滞后,当然网上很多人不同意文革经济发展放慢的论调。坦率地说,就算经济发展不慢,但经济发展不能带动就业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就业困难是产生不良风气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平民招工、转干途径受阻的主要原因,文革后期到改开前期实施的“接班”制度,就是父母退休一个,允许家里孩子到父母单位工作的制度,不但多子女家庭就业困难,同时也使得就业资源不太可能向农村平民开放。

3、当时很重要的参军,使得农村孩子有见世面跳龙门的机会,那也是很多不平等的事情。当然那时人穷,送几万几十万不可能,但托人找关系,送土特产等事例相当多。

如果说,两个人都生活在农村,我自己评价,还是宁可生活在现在,而不是改开前。因为在过去,即使靠自己的努力,机会比现在少得多。现在为什么农村青年人大量流失?不正是他们正在努力奔向新生活吗?这在改开前是不可想像的。

中华民族有知书达理的优良美德与传统,老光叔的爱心事业使得贫困学生有机会进入更高境界,不管他们是读大学深造还是去城市打工,知识让他们更有机会,从这点上还是衷心祝愿老光叔们的事业更成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