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霍光废立昌邑王是私心自用吗?-兼与曹仲德商榷 -- 温相

共:💬22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霍光废立昌邑王是私心自用吗?-兼与曹仲德商榷

曹仲德是我网上结识的好友之一,我喜欢他文章中的立意、论辩以及平和探讨问题的风格,不过,最近,抽时间看了一下仲德的霍光废立昌邑王一文,却觉得有些必要同曹二哥掰一掰腕子、较较真。当然,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果有什么浅陋的地方,还要请曹二哥和其他弟兄们一并指出才是。

曹文的关键在于说霍光废立昌邑王有很大的阴谋在其中,凭证之一就是那番“当断不断”的绝望的呼喊。自然,还有其他佐证,不过,我以为并不能因此就断定霍光是私心自用或者别有他谋。

中国封建史上最讲究的就是纲常二字,它的重要性就如同肛肠之于人体一样。虽说它们是同音不同义的两个词组。(1989年经国家卫生部备案,省级卫生厅批准,全国有十五家省级人民医院的肛肠科可以分离出来单独设立肛肠医院,九十年代以后,出于经济角度考虑,牙科等才陆续分离出来,从此可以看出来肛肠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此为题外话)

君主在中国封建时代是至高无上的象征,他不仅被神化同时也被具体化,凡是对抗君主的行为都被称作天字第一号的罪行,凡是企图夺取君主既得地位的不要说臣子就是皇族主要成员也一律会遭到“千秋万代”的唾弃。即便是那些取得成功的皇帝也是始终逃脱不了这样的谴责,自己也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例如明成祖朱棣。中国古代修史在隋唐的时候还能够对前代君主做一定的批评与揭露,然则到了明清时期,出于封建正统思想的加强,奉旨修撰的前代史已经不能对前朝君王的某些行为直接提出批评,皇帝这个字眼被空前的抬高到一切伦理道德之上,不论他是前朝皇帝还是现在皇帝。明史作者对于明英宗这种直接导致明朝中衰的昏庸之主,非但没有任何责难,反而说什么“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可是,对明成祖朱棣尽管也极尽赞扬称颂之能事,但还是指出“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用倒行逆施这类比较重的字眼的评价在明帝本纪中是不多见的,而其理由自然和明成祖得位不正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明史破天荒的不惜花费笔墨大肆记录反抗朱棣靖难战争的人们,其目的也是昭然若揭的。不独后来史家,就是在当时,刘基的儿子刘?Z作为朱棣曾经的密友当面就对已经做了皇帝的朱棣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刘?Z称呼朱棣不叫陛下,而仍旧称呼殿下,可见封建正统思想在明初就已经深入人心,更不要说以禁锢人们思想著称的明史了。

而在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比如魏武帝曹操,因为他生前有过挟持天子的丑陋的记录,所以,后代史家一直不原谅他,不仅史家不原谅他,包括封建皇帝也亲自出面对曹操父子大加挞伐。唐太宗李世民在做亲王的时候曾经对曹操赞美有加,一旦政变上台以后马上指出曹操的缺点,随着他统治的日益巩固,对曹操的指责也逐渐升级,尽管如此,李世民对曹操还算是比较尊敬的,他一直称呼曹操为魏太祖武皇帝。到了两宋时期,除了宋真宗对曹操加以赞美外,其他皇帝对曹操的印象都很泛泛,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曹操几乎成了一个过街老鼠人人可以喊打了。封建正统史家司马温公虽以曹魏为三国的正统但是对于曹氏父子却没有什么具体的赞赏,在他给宋神宗上表中对于曹操是大加贬斥。等到了满清统治中国时,正统观念已经达到顶峰阶段,一向蔑视群臣为奴仆的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因为看到北宋学者穆修写了一篇称赞曹操的《魏武帝帐庙记》而且被《四库全书》的编者给予收录,立刻“龙颜大怒”,乾隆大骂穆修是“贻玷汗青”同时命人把此文永远删除,不得留有任何痕迹。也是这位爱新觉罗?弘历还亲自出面追封胜国逊帝朱允?晌?惠皇帝,(明清一向是誓不两立的)为什么对曹操这么大的脾气呢?这也很简单,这就是因为曹操虽也是一代帝王,但是,因为做了有违封建正统思想主题精神的事情,所以,即便是贵为皇帝也不能给予丝毫的宽假。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武则天,武则天的能力应该远在唐高宗及其儿子之上,如果真的以能力来论,她无疑是唐太宗最好的政治继承人之一,可是,历代对她的评价都不高,除了固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武则天篡了唐代的皇位。所以,她的能力也好,眼光也罢都将在这一错误行为下被压缩起来。

总而言之,在封建史上,举凡是皇帝,他的任何缺点天大的毛病都会小而化之;相反,他的哪怕一丝一毫的优点都会被大肆宣扬。作为臣子呢?他的一切优点都将在皇权的阴影下给予笼罩,而一丝一毫的缺点都立刻被检举出来。

然而,就在这种封建正统思想越来越得到强化的时候,还有几个人是幸免于难的,其中就有霍光。

(未完待续)

元宝推荐:香山居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