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城里人比农民高一等 -- 方天化几

共:💬44 🌺69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中国城里人比农民高一等

中国城里人比农民高一等

其实呢,印度是有种姓制度的等级意识,中国是没有种姓制度的等级意识,印度的有种姓制度的等级意识是靠血缘维持的,中国的没有种姓制度的等级意识是靠一些概念如“穿丝绸”、“穿长衫”、“穿布衣”、“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等等概念。

这里我只说说中国城里人感觉自己比农民高一等这个社会现象。

对一些城里人来说,几乎他们就是高种姓,而农民是低种姓,这个现象被梁漱溟描述成“农民在九地之下和工人在九天之上”,后来的“上山下乡”简直就是迫害上等人和剥夺城里人的人权。

中国城里人比农民高一等,这是中国古代没有或比较弱的概念,新中国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化就必须发展城市,发展城市就是增加城市人口,这是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西方工业化国家为了工业化发展城市的方法是跑马圈地逼农民破产,逼农民进城成为一无所有的工人,又叫无产阶级。

那时工业化初期的城市的生活标准可未必比农村高,而且事实恐怕是工业化初期的城市的生活标准必比农村低,至少农民不必天天下地,工人必须天天上班,那时的工人可没有任何福利。

中国历史上也是一样,城市的生活标准可未必比农村高,所以,农民也未必想进城,而城市人口是农村生产的粮食养活的,农业经济能够养活的城市人口也有限,结果就是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特别是在近代的百年战乱中,城市往往不如农村和平,因为战争都是争夺城市,近代中国的百年战乱史也不例外。

新中国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化就必须发展城市和增加城市人口,毛主席没有搞逼农民进城成为工人,而是搞了城乡差别吸引农民进城当工人,用城乡差别打破中国这个农业国千年形成的 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平衡, 还是那句话,城市人口是农村生产的粮食养活的,中共就搞了所谓商品粮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也就是说中国农民要养更多的城市人口了。

其实呢,这就是城市剥削农村,也就是被梁漱溟描述的“农民在九地之下和工人在九天之上”,毛主席批他是挑拨工农关系等等等等。

可见,如果毛主席听了梁漱溟的,如果中共政策按照梁漱溟的调整调整,当时和后来的中国城市人的相对农村人的好生活就会降低一些,也就是说如果毛主席听了梁漱溟的,当时和后来的中国城市人的生活就会跟农村人的生活差不多了。

继续说如果毛主席听了梁漱溟的,当时和后来的中国城市人的生活就会跟农村人的生活差不多了,那么,要城市人上山下乡也就不会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了,因为毛主席听了梁漱溟的,城市人的生活本来就跟农村人的生活差不多了嘛。

当然啦,还有今天很多人津津乐道还义愤填鹰的彭德怀的为民请命,彭德怀其实是为农民请命,他跟梁漱溟一样。

所以,今天,完全可以说中国城市人的相对农村人的好生活是毛主席一个人保护下来的,而且还是在梁漱溟和彭德怀的反对的情况下。

大家想一想,中国城市人的相对农村人的好生活是不是要感谢毛主席没听梁漱溟和彭德怀的呢?

可是呢,有趣的是中国城市人即要享受毛主席给他们的城乡差别还要在毛主席跟梁漱溟的争论中站在梁漱溟一边,如果不是全部中国城市人也是绝大部分。

中国是农业国搞工业化,而且是被工业化国家打了100以后的农业国搞工业化,所以,毛主席没听梁漱溟的,毛主席说梁漱溟说的照顾农民是小仁政,搞工业化是大仁政,而搞工业化初期的工人还帮不了农村什么,因为中国作为农业国搞工业化初期的工业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可想而知,还是那句话,城市人口是农村生产的粮食养活的,因为工人不生产粮食。

因此,从人类工业化的历史看,也可以说中国农村在中国的工业化中扮演了其它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时的殖民地的角色,或者说城里人是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宠子。

毛主席搞城乡差别发展了城市人口,进而发展了中国的工业,今天看来,中国的工业化是成功的,这也说明了 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宠子城里人还是胜任了的,当然啦,有一利必有一弊,而且利越大,弊恐怕也越大,弊之一就是城乡差别让城里人觉得他们比农村人高一等。

当然啦,也许会有聪明人说毛主席搞城乡差别应该搞的恰到好处,即吸引的农民进城又不让城里人觉得他们比农村人高一等,这样就可以鱼翅和熊掌都得了。

顺便提一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的差别是经济的,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工业化的一个障碍,要打破印度的种姓制度恐怕只有低种姓造高种姓的反一条路,也就是文革,因为要高种姓放弃自己的地位是不可能的,都别说要印度高种姓放弃自己的地位了,就是要中国城里人放弃自己比农民高一等的感觉都很难很难。

前几天写了个回帖,叫:无论如何,就是必须连农民在自留地种菜都不允许

想想吧,那时是资源极端贫乏的时期,好比红军初期,如果允许农民在自留地种菜就会助长个人主义思想,同时涣散集体主义思想,而集体主义思想不仅是同甘共苦更是组织纪律性,因此是工业化的价值观,有组织的服从上级

对于千年的农业国的农民,特别是经过近代百年战乱,很容易就回到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别以为老婆孩子热炕头了不奢侈,浪费未来是最大的奢侈,即便是看不到浪费未来,相对刚刚过去的百年战乱,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奢侈,好比刚刚逃出地狱,因此,对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了也是由简入奢易,特别是战争时期的简是极端的简,还是百年战乱,由奢入简难,特别是百年战乱后入奢还想返回来入简就更难了

工业化是一种投资,而且是必须的投资,还是只许成功,不需失败,如果失败,等待中国人的就是第二次百年的农业国对工业国的战争,因此,任何有可能导致中国工业化失败的苗头都必须扼杀,想舒舒服服和实现工业化两不误就是农民思想,小生产思想,即便是允许农民在自留地种菜不会对工业化产生任何影响也不能冒这个险,就更不用说种了菜还要养猪等等等等了

工业化其实就是军事化,解放军进上海睡马路同样没必要,也完全可以说连解放军战士敲敲门问一问老板可不可以借宿都不允许,太过分了,但是,解放军进上海睡马路不只是解放军能吃苦,更是解放军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因为战争是你死我活的事情

同样的,中国的工业化也是你死我活的事情,特别是已经有了百年战乱尤其是日本侵华的教训了,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是生死存亡的事,还是是背水一战的战争,所以,不可以有任何侥幸心理,比如说让解放军战士敲开几家上海人的门问一问能不能借宿一下有什么了不起的

其实呢,中国的工业化是比背水一战都更背水一战的战争,农业国对工业国的百年战争才刚刚结束,中国没亡已经是万幸,中共没亡也是万幸,我就不说无数特别爱中国的中国人还怀疑甚至批毛主席了,如果不想重复农业国对工业国的百年战争的话,中国人必须延迟享受,借战争的惯性让人们继续牺牲一代或几代人的所谓奔小康

因此,任何跟老婆孩子热炕头有关的东西都不能允许,因为那可能涣散掉中国人刚刚从七八万尸体中爬出来得到的战争意识,要刚刚经历了百年战乱的千年的农业国的农民支持没影的工业化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搞工业化就是一种投资,是投资就有可能失败,就更不用说中国不可能模仿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了,当然了,模仿也不能保证成功

一旦农民在自留地种菜还养猪等等等等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就开始了,中国工业化也就肯定要完蛋了,至少也有这个可能性,中国人就是在冒第二次百年的农业国对工业国的战争的险,所以,建国初期必须阻止人们奔小康的思想,苗头都不可以有,因此,完全可以说是毛主席一个人的力量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即便是今天都没几个中国人能看到这一点就别提帮助毛主席了,就更不用说当时的人们看不到了,事实也是当时有各种各样的人们的阻挠,比如说梁漱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