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李白的悲哀:不能知己不知人 -- 古城老农

共:💬11 🌺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把李白和李泌相比较是个不错的角度

把李白和李泌相比较是个不错的角度,可惜楼主把文章作得太偏心。

二李从天资上都不是常人可比,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之一,李泌也是有文学天份的,但是他的术业更多偏向《易经》、《老子》这类哲学和玄学,并且特别能够装神弄鬼,这是他在唐朝皇帝面前获得更大信任的重要条件。唐朝皇帝好道,就信这些五迷三道方面的东西。李泌的志向是“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这一点又是和李白很类似。后来李泌的功名途径及曲折也和李白很类似,一开始几次也不算很顺利,只是到最后才算大成。

比较二李,李泌在功名上要更成功,原因值得分析,前面说过这人好道,玄学功夫深,更得帝心,而李白也好道,但李白玄学功夫显然不是他的主业,在这方面没能唬住皇帝,恐怕也没存这个心思,而李泌就能唬住,所以李泌比李白更鬼,装大神装得比较有水平,几十年下来名声累积到一定地步有些事情就好办了,他在几代皇帝那里都吃得开,这和他跳大神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个人的一个观点是,李泌的成功核心在于:“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诡诞,”(《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这句话提出了李泌成功两要素,一则确实有些水平,人非常之聪明,性格也圆融,二则好谈神仙诡诞,这是迎合了帝心,窃以为这也正是他谋略的一部分。反观李白在这方面简直就是老实人了。

《资治通鉴》接着上面一句又说“故为世所轻”。这当然是从儒生的角度评论的,但这也是世之公论,和新旧唐书一脉相承的。其实儒生的这个评判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唐朝的败落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不是全部原因,就在于皇帝好道,特别是李隆基,李隆基头脑发昏就是自“天宝”年号开始的,为什么取“天宝”作年号不用我多讲了。而李泌发迹之初也正是和李隆基套辞的,他的“好谈神仙诡诞”也是有意无意迎合皇帝。即便李泌不是有意为之,在客观上也为他的个人历史蒙上了浓重的一大败笔。

反观李白,则是完全凭文学和李隆基套辞的。李白没有李泌鬼精,李白李白,清清白白,在我这里,反而是我更加欣赏李白的地方。

通宝推:mingong,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