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答fride—简评黄“新生活运动的一个侧面”一文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14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确实如此

海登.怀特的虚无主义是最具代表性的,这是我所不能认同的地方。不过他的理论指导的写作实践有其值得关注之处。

好像说到贝克了吧。贝克通过写作实践,首先区分了“政治话语”和“政治词汇”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贝克的写作实践在对之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因果论进行解构的同时,提出另外一套因果论,换句话说,在实践中,历史学作者刀锋所向,似乎是因果论,实际却是因果论,在前门驱逐一个君主,后门又偷偷进来一位独裁者。理论中或许存在纯粹的虚无主义,而在写作实践中,还是存在语言的限界。

贝克的这套因果论,(只能姑且这么说),实际更复杂一些,贝克认为政治话语的中介过程,使个体能够诊断自身的处境,将自身构建为政治主体,界定自身在这块领域中的利益所在。因此,这种中介过程预示了某种特定的行动进程,将特定的冲突和权力关系塑造得合乎自然。”政治语言并非革命行动者手中的某种工具,相反,这些革命行动者“始终被语言的力量摆布,人人皆无控制能力”。

而在王奇生的新著《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一书中,这本书不算专著,应该是本论文集,作者在国,共,青(中国青年党)三大政党进行考察,作者认为三党的政治理念并非如它们相互关系那样水火难容或分合诡变,都是主张革命,反对改良,认为革命是一了百了地解决国家和民族问题的根本手段。这种对革命的积极认证和遐想式期待,使革命日趋神圣化,正义化和真理化。革命被建构成为一种与自由、解放、翻身、新生等意涵相关联的主流政治文化。

就个人的立场和兴趣来说,我更倾向与社会史的表述,只是在个人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感觉到社会史理论虽然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但是二元模式确实存在难以回避的问题,所以将目光投向新文化史理论,很受启发的同时,感觉如果以之作为某种有益的补充还可以,但是说到取代,目前尚还不能完全令我信服。纯粹的理论当然值得关注,我更希望的是看到有说服力的写作实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