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书人中的一根筋 -- 时光行走

共:💬35 🌺184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读书人中的一根筋

这两天闲来读书,在不同的书中几次看到同一个名字,吴可读。讲的不是同一件事,说的却是同一类人,读书人中的二杆子、一根筋。

晚晴同治年间(1874年),满族高官成禄在乌鲁木齐提督任上诬良为逆、枉杀无辜、虚报战功,被钦差大臣、甘陕总督左宗棠弹劾,革职押解进京。在京城衙门里先是说要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斩立决”。后来不知怎地最终审下来却变成了秋后执行,“斩监侯”。

这一缓刑活动的余地可就大了。京城上下议论纷纷,都说这是同治皇帝的意思。

皇帝的意思也不行!听说皇帝想护犊子,甘肃兰州人监察御史吴可读不干了,跳出来上疏质问。不但问,而且话说的还一点不给皇帝老儿面子:皇上你要是觉得心里过不去,那好,你先杀了成禄解甘陕百姓之恨,再杀我偿成禄之命。“请斩成禄以谢甘民,再斩臣以谢成禄。”

其实给成禄说情的并不是同治。这吴御史不由分说一屎盆子扣下来,话又说的这么难听。同治哪儿受过这个呀,咬牙切齿的对公安部办案的说:老子非得宰了这个南蛮子!面谕刑部:必杀此獠!

獠是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蔑称,就好像人们说“那些个小瘪三”。这吴可读长在甘肃,祖上却是南方人,所以同治骂他是獠。

皇上老儿想的简单,天下是我家的天下,我杀你小小一个御史何难?可折腾来折腾去,这皇帝还就没有杀成。

自古言官无罪,你皇上想杀人也不能坏了规矩。按照清律,凡死罪,须经三法司也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全堂画供”,说白了就是公安部、检察院、最高法院所有正副职领导全部签字画押同意,少画一个押你就杀不成。

当时为成禄讲情的是军机大臣,现在想杀吴可读的是皇上。哪儿多哪儿少谁不清楚?三个衙门十三位正副领导溜溜的有十二位签好了字,可大理寺少卿王家璧就是不签。人家据理力争,言之凿凿:“闻风入奏”是御史的职责所在,哪怕有出入也不能“课以重罪”。

十几位画了押的领导群儒舌战十几天,居然败下阵来。最后只好改判吴可读夺官降级,王家璧这才画了押。

同治虽然不高兴,却也没得办法。

转眼到了1879年,同治皇上归天。他的皇上做到了头,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瘾还没过够呢。同治没儿子,按规矩可以在近支皇族里找一个子侄辈儿的顶上来当新皇上。可这样慈禧不就变成“皇上他奶奶”了吗?有当妈的听政还没听说当奶奶的听政呢,再说人家妈还在呢,听政也轮不着他奶奶的事儿啊。

慈禧转来转去想了个“违背祖制”的办法,硬是要从同治的平辈堂兄弟中找出一个来,以弟继兄,而且舍去年龄合适的,非要立年仅四岁的载湉,也就是后来的光绪。为她继续垂帘铺平道路。

这一次,起复后官至六品吏部主事的吴可读又跳了出来。上疏力陈,无效。最后吴可读在蓟州一个古庙里留下遗疏自尽。据说当时他先是上吊,绳断未果,后又服毒,抱必死之心相争。在遗疏中他公开指责慈禧:“一误再误”。力辩大清两百年来“以子传子”的祖宗家法不能因慈禧的错误而改变。

吴可读以死相谏以及其遗疏言辞之激烈震惊朝野。开晚清京官不避权贵,直言敢谏之风。

小小六品上疏言事直声朝野,人微言轻却家国天下。吴可读这读书人书不白读!

通宝推:履虎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