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书人中的一根筋 -- 时光行走

共:💬35 🌺184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文章好几个地方都有问题

这两天闲来读书?您读的哪本书?貌似这文章一半是抄的吧?

今晚报:两个“可笑”之人

一半多的段落都一样。此事先放放,说说文章中的问题。

晚晴同治年间(1874年),满族高官成禄在乌鲁木齐提督任上诬良为逆、枉杀无辜、虚报战功,被钦差大臣、甘陕总督左宗棠弹劾,革职押解进京。在京城衙门里先是说要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斩立决”。后来不知怎地最终审下来却变成了秋后执行,“斩监侯”。

这一缓刑活动的余地可就大了。京城上下议论纷纷,都说这是同治皇帝的意思。

同治这时候才19岁,亲政才一年,你确信是他的意思,不是慈禧的意思?

转眼到了1879年,同治皇上归天。他的皇上做到了头,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瘾还没过够呢。同治没儿子,按规矩可以在近支皇族里找一个子侄辈儿的顶上来当新皇上。可这样慈禧不就变成“皇上他奶奶”了吗?有当妈的听政还没听说当奶奶的听政呢,再说人家妈还在呢,听政也轮不着他奶奶的事儿啊。慈禧转来转去想了个“违背祖制”的办法,硬是要从同治的平辈堂兄弟中找出一个来,以弟继兄,而且舍去年龄合适的,非要立年仅四岁的载湉,也就是后来的光绪。为她继续垂帘铺平道路。

这一竿子捅哪里去了?同治1875年1月12日就死了,怎么一下子跳到这里?1879时8岁的光绪已经登基4年。

吴可读确实是因为慈禧不肯交权而自尽的,这一下把日期都写得连起来了,四年的工夫两段话就没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同治1879年死的呢。

其实这文章还是个“读者体+演义体”,事大概是有那么个事,细节上大量添油加醋包装,有的甚至胡编假的细节和过程,有一分吹出十分来,如此而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