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推荐】1.米爾頓·佛利民or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著作 -- 琵琶湖

共:💬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佛利民与中國

佛利民曾於1980、1988、1993年三度訪華,了解中國市場經濟改革,自言這是他最知名的外訪之一。[13] 並曾出版《佛利民在中國》一書,談論兩次中國之行。

1980年他獲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邀請,就世界經濟、通貨膨脹、計畫經濟社會中市場的運作等問題發表演講。佛利民當時發現,人們往往對經濟問題幾乎一無所知,在一場講座中,一位副部長問:「在美國誰負責物資分配?」他建議這位副部長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看看,了解一下沒有中央分配者的經濟體製是怎樣運作的。他當時認為中國的市場改革仍有可能走回頭路。

1988年在上海出席經濟會議後,於北京中南海紫光閣獲中共时任總書記趙紫陽接見,一談兩小時。佛利民自言周遊列國50年,所遇政要無數,從沒遇到一位像趙紫陽那樣思想清晰、論事客觀、誠懇可信的國家領導人,是「社會主義國家最好的經濟學家」。

88年的會面舉行時,中國在開放價格管制後遇上高通脹,佛利民認為中國應儘快開放價格管制,讓價格指導資源分配,毋須懼怕會引來高通脹,只要控制貨幣供應,通脹自會受控,但當時中國的貨幣供應每年上升數十個百分點,原因是國企不斷向中央財政部借貸,財政部遂要求中央銀行印鈔票,導致貨幣供應不斷上升。最終趙紫陽也沒有採用佛利民的建議。

1993年10月,他最後一次重遊中國,與當時的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會面。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他還訪問成都和重慶。

雖然佛利民的經濟改革建議並沒有直接在中國落實,但1988年陪同佛利民訪華的張五常認為,前總理朱鎔基後來制訂的中國貨幣制度深受佛利民學說影響,較美國更優勝,一直在傳媒宣揚自由經濟學說的《壹週刊》社長楊懷康認為佛利民的思想,為近代國企私有化奠定基礎。早年佛利民兩名中國學生,都是國內金融貨幣理論的權威,一位是陳彪如,曾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經濟系主任;另一位是陳觀烈,生前曾任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3.《资本主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被誉为20世纪最好的50本书之一

National Review杂志整理的20世纪最好的100本非小说书籍列表上排名第10战后所发行的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出版之后在理论界掀起了一场思想的革命,它使经济自由主义深入到经济学界的每个角落。这本书英文版至今已经卖出超过五十万本、并且被翻译为十八种语言。

台湾中文版《資本主義與自由》谢宗林翻译,2010年,博雅书屋出版

吳惠林的台湾中文版推薦序(抜粋)

這一本沒有數學符號、沒有任何幾何圖形的「敘述性」著作,展現出不同於「一般人」所認定的「經濟學理」,也無形中為「自由經濟學無用」作了極為有力的辯解。藉著身為自由主義份子(這個名詞的定義還請詳見書中傅利曼的澄清)所抱持的「自由」精神,傅利曼將各個社會中常見的十二個重要問題以淺顯的文字、流利的文筆提出精闢的分析.

這十二個問題分別是: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的關係、政府在自由社會裡的角色、控制貨幣、國際金融與貿易安排、財政政策、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角色、資本主義與歧視、獨占與企業和勞方的社會責任、執業特許、所得分配、社會福利措施,以及減輕貧窮。

這些問題都與社會中的每一份子息息相關,也是各領域的學者們爭論不休的課題,傅利曼以自由經濟的角度,為我們指出一條異於一般人想像的明路。

這本早在一九六二年出版的書,是傅利曼根據其在一九五六年的一系列演說內容集結而成,據此推算各篇文章正是傅利曼壯年期精力充沛、生產力達到頂峰時的傑作。無怪乎一九九五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性預期學派的宗師盧卡斯(R. E. Lucas)推崇本書是傅利曼思想的精華,既有原創性又極富哲理。即使傅利曼本人,在過了四分之一世紀之後仍然以之作為根本基礎來立論。正如他在二○○二年版前言裡說的,本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還是那麼切合當前的問題。

其實,傅利曼在一九九三年的《資本主義與自由》中譯本序文中早已料到了。他寫說:「我很高興,《資本主義與自由》中文版能在台灣發行。雖然該書英文第一版發行於三十年前,但書中所揭櫫的理念乃是永恆的。那些理念適用於三十年前,也適用於今日的環境,而就某些層次言,可說更切合當前的局勢,政府干預市場的年代已因輿論而有所改變;當年批判政府干預屬於極端且激進的論點如今已廣被接受。儘管如此,政府干預的行為並未隨著觀念的改變而同等變化。相反地,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政府的角色自一九六○年代以來,非但沒有減弱,且有增強之勢,今天的政府花掉國民所得的一大部分,採取更多的管制,且更細膩地干預到個人生活。

在台灣發行《資本主義與自由》也許像是運送煤炭到電氣化的城市,因為台灣過去四十年來遵循本書所闡釋的理念,已經變成二十世紀的經濟奇蹟之一,一如香港、新加坡、二次大戰後二三十年的西德,以及過去二十年來的智利。不過,這樣的成果並不是與本書的理念就不相干了。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例子顯示,一旦透過市場機能贏得繁榮之後,常有強烈傾向走向社會主義國家之形態,要維持市場機能的運作可能比導入市場機能來得困難。我非常希望本書的發行能夠幫助台灣保有、且擴大其人民的自由和經濟的自由。」

記得哲人曾說:「知識有兩種,一種是亙古不變的,一種則是與時俱變的。」速食、技術性的知識是屬於時常變動的,而富於哲理的思想性知識是不變的,要歸為不變的知識並不容易,經得起時代考驗的著作更不多見,這本《資本主義與自由》確是屬於此類作品。

這本書在台灣最早的中譯本是一九七二年由台灣銀行出版,是根據一九六二年最原始版翻譯;其後在一九九三年再由我邀藍科正教授和黃美齡小姐,就一九八二年版再重新翻譯,由久大萬象圖書公司出版。如今這兩本譯書已經絕版,我覺得有必要再讓本書在台灣重見天日,正好原書在二○○二年又再版,而當前最有資格作此翻譯工作的謝宗林又從中華經濟研究院退休,正可全力翻譯,於是向五南出版公司張副總推薦,促成這本最新譯作的出版,相信已臻「信、達、雅」境界譯功的本書,會對華人社會有莫大貢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