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翻译:对戈尔《气候灾难真相》的质疑 译者前言 -- hwd99

共:💬37 🌺1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六章 飓风 (上)

第六章 飓风

《气候灾难真相》:由于海洋升温,飓风也愈来愈烈。(81页)

评论:一些飓风会变强,但是另外一些会变弱。飓风分为二类,热带气旋和冬季风暴。全球变暖对它们的影响并不相同。

热带气旋从海洋获取能量,它们的形成要求温暖的海洋表面。其中一些由于海洋升温而变强,而且会在更广阔的地区形成热带气旋。海面温度一旦达到83°F,就像每年夏季墨西哥湾一样,热带气旋在一定情况就能发展成大的飓风(3,4,5级)。要求的条件包括:高湿度(干燥的空气消散飓风的暴雨核心)和均匀的风力风向下的低剪切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大风会使飓风分开)。究竟全球变暖对飓风强度和频率增强有多大作用,还是一个经验问题。

冬季风暴从冷暖气流冲撞中获取能量。如果像模型预测一样,北半球高纬地区比低纬地区变暖快,两地的大气温度差将降低,也就减弱了潜在的冬季风暴形成。

《气候灾难真相》:人们渐渐认识到,全球变暖与飓风持续时间变长,发生密度变大,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气候灾难真相》, p. 81)

评论:科学界对此问题还无定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Kerry Emanuel发现,在80年代中期以来,根据飓风的持续时间以及风速确定的飓风强度,他称其为功耗指数(PDI)都增加了50%,而且与海洋表面温度呈高度正相关,但其他科学家对此有怀疑。 科罗拉多大学的Roger Pielke, Jr发现,从人口,财产,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长时间飓风危害时,几乎无明显变化。NOAA的Christopher Landsea发现,登陆美国的飓风在功耗指数上没有增强,暗示Emanue的数据可能是认为的----使用卫星技术提高监测精度和分析未登陆飓风的结果76。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Philip Klotzbach发现77,大的变化是大西洋热带气旋变强变多,但北太平洋明显变弱。见下图:

点看全图

6个海洋区域累积台风能量指数,该指数是热带台风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能量,在北大西洋是增加的,但在东北太平洋是下降的,其他区域不存在长期变化。

实际上,全球变暖与飓风变强之间的关系并无一致意见。考虑一下下面的结论,来自世界气候组织120位科学家参与的一次会议: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变暖有可能增强一些热带气旋(e.g. Mann and Emanuel, 2006),但是,对此议题还无一致意见78。

《气候灾难真相》:全新证据引起科学家警告,全球变暖导致飓风频率增加,这远远超过了本来相信是自然界深层循环带来的部分变化。(81页)

评论:戈尔并无提到科学证据,所以我们不能判断是否飓风频率变高。Emanuel (2005),Webster et al. (2005)都报告飓风频率并未变高,而戈尔引用了他们的文章来支持自己。Ren et al. (2006) 研究表明1957-2004的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有频率降低的趋势。

点看全图

1957-2004中国热带龙卷风引起的降雨量及降雨次数都逐渐下降,来源:Ren et al. (2006)

点看全图

同期中国热带台风和龙卷风发生频率均逐步下降,来源:Ren et al. (200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