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google reader是个好东西之世象混搭 -- 谢家堂前

共:💬15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锐推言论若干,以供批判

关于公民、政府、国家之间的关系,还请河友推荐些好点的书籍、帖子。多谢多谢!

目前想到的:公民对政府的批评权应该是与生俱来的,无需证明。所谓建设性意见从根本上来说,那是公权力的责任。公民负责批评,公权力负责做事。这应该是公民社会的基本共识。

“总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国外的月亮圆,你干嘛不滚出国去啊,在中国待着做什么?”这个逻辑的诡异之处在于:这是我的家,屋里堆放了一些垃圾,该滚出去的是我还是垃圾?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的。这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们不能够做出有意义的判断。尽管不会做菜,但可以知道什么好吃;不会拍电影,但可以知道哪部电影是烂片;不会讲课,但心里明白谁是好老师谁是臭手一个……不是么?------致“不懂就不要乱说”论者。

老有人问:说话能改变什么呢?这是我的答案:呼吸能改变什么呢?

贪污腐败不颠覆,挪用公款不颠覆,以权谋私不颠覆,携款外逃不颠覆,移民国外不颠覆,暴力拆迁不颠覆,民众自焚不颠覆,黑监狱不颠覆,油价房价不颠覆,强奸幼女不颠覆.... 手无寸铁的普通国民批评政府,就是“颠覆国家政权罪”!

烂人诡辩术:我的确很烂,可你当年也烂过;我的确很烂,可你身上不也长疮吗?我的确很烂,可你瞧瞧张三,他正烂着呢;我的确很烂,可我有我的内情;我的确很烂,你他妈有种找不烂的去啊;我的确很烂,可你没有资格批评我的烂;我的确很烂,可你他妈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今日在写文章《让公民抗议官员成为常态》,希望能理智地分析伍皓事件。民众要学会抗议,官员必须知道抗议是民众的权利。现在官民之间都还不习惯这一点,互联网兴起才十年,民众对政府的批评与训练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你做不到更好,你就没资格批评。”这种论调真可怕,连批评都不让了。

政府工作报告:创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批评政府是公民的权利,却是知识分子的责任 批评政党、批评政府不是反对政党、反对政府。反对政党、反对政府都不构成违法犯罪,批评政党、批评政府更是人民的正当利权.

接着韩寒的话说:公民有批评政府的权利,没有赞美政府的义务。全世界(除了北韩)的政府都是拿来批评的,为什么中国的政府像叫春的猫一样有无穷无尽的被赞欲?

看人民日报新华社CCAV炮轰美国也没有“绝对的网络自由”,就能深刻领会世界上只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式逻辑。咱连基本的网络自由都没有,就批评人家没有绝对的自由。这是太监在嘲笑别人做爱的体位不好看。

每个公民持续理性地批评政府的不是,就可以训练出一个合格的政府。不要辜负互联网对不自由的我们来说的特殊意义,这便是我要在连州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想法。 //不然就是通往SB帝国!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豆瓣网友)

任何不具有强制性的言论势力,都不可能比无所不在的言论强势力有害。有人说警惕韩寒,但在我看来真正值得警惕的只有政府。以有限的精力来看,政府和制度永远排在我批评序列之首。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政府掩盖真相是合理的?为什么很多人会主动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什么稍微批评一下政府就被目为不正常?

"你们来到这里接受教育,为的是培养你们的思辨能力,为的是让你们学会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肤浅的、误导的、蛊惑的。"耶鲁大学校长演讲摘录

我认为常态是:对公权力、对官员,常抱怀疑之心,保持严厉、甚至刻薄;对个人、在私领域,常抱宽容之心,远离严厉与刻薄。可是在现实却屡屡呈现为变态:有人因一言不合就辱骂他人,却会为官员的一个pose就感动、落泪。

刚才看一QQ群讨论,说韩寒是民粹主义等等。我觉得很奇怪,许多人主义一套一套,常识狗屁不通。人家不过是说出了基本的常识,有人呼应,就民粹了。

很多连天上人间门票都买不起的同志极为关心天天在天上人间消费的领导的尊严问题,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保证。

在中国有两种人最受有司喜爱,一种是拿着下岗级别的工资站在政治局常委的角度想事儿,一种是自己天天被城管追的鸡飞狗跳还特关心领导同志们的尊严有没有保证。

无权者加大抗争力度争取权利,在非暴力的范围内,毫无疑问应应给予正面评价,这不是什么倒退,而是为争取权利而做出的更大努力,值得赞许;即使因当局一味拒绝,并最终导致暴力冲突,那责任也在当局,而不是无权民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