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太平洋为什么不如兄弟连好看(1) -- 见证风的方向

共:💬27 🌺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太平洋为什么不如兄弟连好看(1)

太平洋播了5集,除了第一、二集,剩下的都没完整看过,基本采用了快进的方式。总觉得这部片子里缺点什么,写下来供大家探讨。作为经典中的经典,选取兄弟连这部片子作为参照物。

背景

相对于诺曼底,太平洋上发生的战斗更不为人所关注。诺曼底的意义从来都被视作是二战的关键转折点。战例、纪念、轶事都很容易被集中到D-Day来统一进行,更容易获得后人的关注。而太平洋上的战斗,更加漫长、分散和与世隔绝,荒蛮的丛林、瓜岛、折钵山、坑道、万岁冲锋的日本鬼子远不如在MG42机枪的嘎嘎声、横亘的堤道、85毫米火炮、巷战里关键部位被弹片集中的Lipton、隐藏在稻草里的虎式坦克来得直接和爽快。

当然了,这只是表象。

视角的确实

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面带笑容、挥斥方遒的国家领导人,“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的林彪,这是大决战的风格,关注的是战略、决策,带来的是民族的希望。

兄弟连以E连这个相对中观的团队作为主体,并置入到一系列战斗中。战斗场景也在不断切换,美国本土的小山、在英国训练时的阴雨和骑自行车的花格子老头、法国滩头的泥泞和低矮的灌木、荷兰小城的橙色、德国森林的黑灰、鹰巢的阳光都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每个战斗场景里都存在的主题让人能感受到E连的成长和征战。镜头的视角就是E连官兵的视角,很容易被观众所接纳。

太平洋,镜头要么是丛林,要么是滩头,实在不行了还有床头。到第五集都没有出现完整战斗,这可是部战争片。别说是团进攻、营进攻、连进攻,甚至连像样的班进攻、排进攻都没看到。既没有战略,也没有战役,更缺乏战斗。更多的是机枪的拼命射击,战斗场面甚至都不如拍出来看着像黑社会火拼的《We were solider》。

角色的分立

在中国导演的描述下,从微观层面来看,普通战士的付出一般描述为月光下举着武器和棉衣过河的“浪里白条”、雪原里带着皮帽呼着白气带着杀气跑步前进的队列、炮弹爆炸后飘落的红围巾、未能送到战士口中的马肉炖粉条。个体、团队、写实、美化都有,虽然装备不够精良,但一看还是能让人感觉出来:这只队伍能打仗。对于个体,中国的影片里很少着重宣传带有个人色彩的英雄,渡江侦察记里的李连长、李向阳、赵虎都在表现抽象出来的英雄形象,都有较高的相似度,符合当时的审美观,或者被审美观。

兄弟连,着墨于E连,全连士兵紧密地团结在以Winters为核心以Lipton等士官为臂膀的连部周围。Winters突出的指挥才能、士官的英勇干练,经常喝得烂醉的S4,士兵的风趣粗俗和互助都给人一个感觉:每个个体都栩栩如生,NND,也许伊拉克的美国兵差不多就是这个鸟样子。这点和中国电影非常不同,中国战争电影传递出来的是整个军队的士气和状态,除了主角和关键配角少数几个人之外,观众很少能从穿着军装的战士中找出几个有特点的。

太平洋里的关键角色是谁?没看出来,也许导演的手段过于平行。Basilong倒是有超级NB的表现,可是仅仅是一场战斗。对于电影来说,这很要命。

大家都不希望看到Winters战死。为啥?因为他是主心骨,E连没他不行。E连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仅仅从观影感受来看,Basilong的命运则更多的是自己的选择,不会影响到更多的角色。

角色间是分立的,缺乏角色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协同作战,这恐怕不利于对电影产生整体的感受和共鸣。

打仗不仅仅是端着枪就向战壕外的人搂火,还需要战壕里的人商量商量啥时候扔个手榴弹,对不?

通宝推:史文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