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20) -- 江南水

共:💬76 🌺50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他的七条理由不成立

每一条说服力都不够

……试想在当时半部落化的团体里,两个外来人轻易取得领导地位,实在是困难,虽然上古这样的说法很多,但多不可信,酋长的世袭或者推选都落不到他们头上的吧?

泰伯、仲庸赤条条两条汉子,就这么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从西北高原一路奔到江南水乡?在那个时代,他们哥儿俩没死在路上简直是奇迹吧?真实情况应该是泰伯、仲庸率周族一部分人众,在集体的力量下,才能深入不毛之地,并进一步成为那些文明程度较低的蛮夷的统治者。少数文明先进的外来者构成统治阶级,而比较落后的原住民是被统治的主体,最后形成的国家仍然是以原住民文化为主的,而最开始的外来统治集团逐渐被完全同化而消失,这是很可能的。典型例子就是基辅罗斯的留里克王朝,瓦良格人没过几代就被彻底同化了。诸葛亮南征的时候,那些带着土著蛮夷抗拒蜀军的“南中大姓”,也都是蛮化的汉人移民后代。

现在假设太伯、仲雍兄弟即使确实取得了吴国的君位,但从周建立(约前1066年)到这时已经近500年了,以太伯、仲雍二人善良仁孝的性格,和人类认祖归总的本性,500年不与周即中原诸侯联系是不可想象的(可看看当时中原各国来往、通婚的频繁程度)。

路远迢迢,那个时代条件下,太伯、仲雍恐怕有心无力吧?他们的子孙后代可能连中原的话都不会说了,怎么串亲戚?瓦良格人在罗斯混了几代之后,再没听说他们和瑞典通过消息,征服部分意大利的诺曼人和伦巴第人也很快忘了自己来自北欧的这茬了……

第三,鲁国的认识。鲁国虽是中小国家,但在当时很受尊敬,原因是他们是礼仪之邦,鲁国的大臣以通晓广泛和讲究礼仪著称。而当时鲁国人眼睛里的吴国是纯种的 “蛮夷”——(前584年)七年春,吴伐郯,郯成。季文子(鲁国执政老臣)曰:「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而莫之或恤,无吊者也夫!

  ——把吴国看成“中国”之外的“蛮夷” 了,意思再明白不过。

我没记错的话,郯国嬴姓,是东夷族的国家,真正的“蛮夷”。季文子把种族上属于“蛮夷”的郯国当成“中国”,说明他判断一个国家是“蛮夷”还是“中国”,完全是从文化上看。他认为吴国是蛮夷,是因为吴国的文化不是中原文化,而是以其原住民文化为主,并不能说明吴国王室不是姬姓,吴国上层没有周族的成分。

第四,独特的作战方法和野蛮性。

第五,吴国的自我认识。

第六,吴国的发展情况。

第七,国君称王。

这些都只能说明吴国文化是南蛮文化而已,答辩同上。

总之泰伯、仲庸的故事是个传说,他们是不是吴国王室的祖先我也不知道。不过这七条否定的理由都没有说服力,没法说服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