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文论武之董公当出(一) -- 达雅

共:💬15 🌺1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文论武之董公当出(五)

说文论武之董公当出(五)变局出变态

新文明总是艰难的,得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还得镇压旧文明参与分子的抵抗,这一点从周公到毛泽东都一样。但新中国和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新文明有一点大大不一样。

中国从周公以后,一直是可见世界内,或者说,天下,最发达的文明,哪怕是在旧文明腐朽新文明诞生这样的阶段。事实上中国人一直是以唯一的文明自居的。这是中国文明的常局。这对于新文明来说,就有一个好处,基本不存在外部干扰。各种事情要解决,大家就琢磨怎么解决吧,等解决了就趟出路来了。比如说,汉高祖和他的谋士考虑封不封王,他只要权衡搞纯郡县、同姓王、异姓王的利弊,最多有儒生跳出来嚷嚷“三代之治”什么的,但绝不会在白马之盟的前夜,突然有个JY儒生跳出来说陛下匈奴制度先进咱得学习,您还是封左右贤王吧。

但是新中国不一样。新中国始终面对着外部成熟文明的强大压力,这种压力成为新中国探索自己道路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干扰。本来,新文明既然新,当然就不成熟,就有些事情一开始干不好。干不好也不要紧,只要多干干,失败了吸取经验教训擦干身上血迹掩埋同伴尸体继续干,最后总能干好。这里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对自己的文明有信心,相信最后胜利是属于自己这一方的。对于历史上的文明,这不是一个问题,反正天下就我们是文明,你相信也是它不相信也是它,咱总不能华夏弃了衣冠礼乐去学夷狄。当然了,这里说的是文明的幼儿园到少先队时期。

新中国从诞生起,就面对美苏两大阵营,其实也就是两个更成熟、更强大的文明,这在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于是新中古探索道路的过程中,一直有“全盘苏化”或者“全盘西化”的声音。这其实是想偷懒,而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确实有偷懒取巧走捷径的先天基因,不愿意下苦功夫,修禅都修出个“见性成佛”来。因此“全盘苏化”或者“全盘西化”在知识分子那里其实是很有吸引力的,8平方几乎翻了天,幸亏了邓小平。所以,邓小平哪怕有千般不是,就这8平方一件,足以配享毛主席纪念堂。

其实“全盘X化”这事情,人类历史上也常常搞。新文化运动就不说了,伏尔泰也鼓吹过“全盘中化”。距离产生美,制度如老婆总是别人的好,这大概是普遍的人性。但问题在于搞的时机,在自己文明衰朽到不可救药的时候搞,那是摧毁旧文明推动历史进步能成启蒙思想家,在自己文明的成长期搞,那就是舍我文轩窃邻敝舆的变态。

中国目前之所以仍然存在这种变态,声音还挺大,是因为中国仍然处于变局,还没有回到最强文明的常局去。反过来,这种声音走向衰亡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从变局回到常局的过程。一方面靠中国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搞了开放,大家跑外国去亲身体会一下,蛮夷制度远看大美女近看全是毛嘛,于是就念起天朝的种种好来。

文明的道路,其实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新文明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应对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族的智力中枢会得到极大的训练,逐渐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解决面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新制度、新文明也就水到渠成了。直接把一套制度加上去,看起来快,但是也取消了民族智力中枢的训练过程,它的能力没有提高,下次遇到挑战还是不能有效应战。这就是某些东欧国家总是那么菜的原因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