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华文化圈的统一:现实还是臆想(也谈文明的冲突) -- 无忌公子

共:💬137 🌺152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华文化圈的韩国视角(一)

我感觉,您对韩国的认识建立在网络媒体片面和不真实的报道误导的基础上。

我认为,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就是东亚各国(地区)中和中华文化最紧密、最亲密、最容易融合的,这一现实经过短暂的日本殖民统治和冷战秩序的建立、瓦解,仍然存在,并随着中国的复兴、影响力的加强而更加突出。经过观察和了解,实际上,两国人民的心态、思维方式、世界观都是如此的相近,依我看世界上没有哪两个民族比中、韩更加相似。

(一)请看以下最近一例报道:

正如该韩国外交部一秘所言,越来越多的韩国精英有识之士认识到:说中国大陆和韩国将成为统一生活圈并成为同一文化圈的话一点也不过分;持有这种观点的虽然还不是大多数,但是越来越成为主流;随着两国之间交流的深入以及互相的真正的了解,会有更多的人认可这一点。

被温家宝总理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翻译”的吕绍英一等秘书官

朴惠民 记者 | 2009.08.05 10:32

外交通商部朝核协商科一等秘书官吕绍英(音,34岁)是韩国名副其实的汉语“工神”。这是因为她不仅仅语言说的很流畅,而且还具有把握对方心理进行沟通的能力。吕秘书官从1999到2004年2月一直担任总统翻译。韩中建交(1992年)之后是中韩两国展开正式交流的时期。她在金大中总统和已故卢武铉总统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江泽民进行首脑会谈时一直负责翻译工作,而且她还担任总理会谈等高级会谈翻译。温家宝总理称赞吕秘书官道:“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汉语翻译家。”

她学习汉语的秘诀是什么?

“在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看书。7岁时进入了华侨学校。”对中国很关心的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就让她一早认识到了中国的崛起。

在华侨学校她反复练习读和写,之后开始背诵汉语课本。从2年级开始学习了唐诗、宋词,在中学时期学习了《出师表》、《论语》、《孟子》的文章。在华侨学校学习的她自然而然地梦想着要成为外交官。

“中国人不爱表现感情,喜欢使用隐约的说话方法。只有了解好文化、政治背景才能正确地进行沟通。”

她强调说要学好汉语一定要先学好韩国语。母语的基础不坚实的话,对提高外语实力也是个限制。

吕秘书官在初高中时期坚持每天用汉语写日记。吕秘书官一直主张不要害怕失败,要沉浸在“洪水般的语言训练中”。

她指导说:“想要脱离单纯的会话水平达到高级汉语水平,就要对过去的古典及现在大街上流行的俗语都要有所了解。特别是古典知识很重要,想要同在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有些深度的对话,中国古典知识是必需的。了解流行语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好的方法。鉴于地域间的偏差很大,把握主要地区的方言很重要。

“各种汉语考试中地方方言经常是高难度问题。我有一次曾经在韩中高层会谈上帮助了一名中方翻译。她当时没有听懂中国高层官员的话非常慌张。那位中国官员的广东话方言很重。我得益于在台湾留学时的同屋是香港人。”

她认为汉语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学会的语言。汉语是一种越学越难的语言,至少要坚持不懈学3年以上。她认为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韩国人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有利的。

她说:“说中国大陆和韩国将成为统一生活圈并成为同一文化圈的话一点也不过分。鉴于在国际社会上中国地位越来越高以及韩中关系发展的潜力,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片充满机会的土地,也是应该好好交往的伙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