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华文化圈的统一:现实还是臆想(也谈文明的冲突) -- 无忌公子

共:💬137 🌺152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华文化”还存在吗?

敝人认为,你在谈论“中华文化圈的统一”之前,有必要先考虑一个问题:“中华文化”还存在吗?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不存在了。中华文化早在满清入关之际,就随着剃发易服令而被摧毁了,彻底摧毁了。

这就涉及到剃发易服令的问题了。满清统治者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彻底实现“剃发易服”?我认为,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彻底摧毁汉文化。

现代社会学理论公认:礼仪、规范、风俗、伦理,即儒家所谓“礼”,并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表面文章(如过去有人认为的那样),而是权威、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的符号,是一个社会对其成员进行训练,使之学会应当如何进入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也是一个社会内部凝聚力的核心所在。这套符号体系,就是一个文化体系的外在的物化表现。一旦一个文化的外在符号体系被摧毁,那么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也将难以独存。由于服饰的特殊性(人人都要穿着),使它在这套社会文化符号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说服饰体系是华夏文化体系的外在符号体系的“骨架”并不为过。一旦服饰体系被摧毁,华夏文化的外在符号体系就将不复存在。而一旦外在符号体系不复存在,那么内在精神价值也就成了“游魂”,很难独自存活了。

只有从这个角度入手,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满清“剃发易服”令的真正作用和含义——通过彻底摧毁华夏—汉文化的外在文化符号系统,达到彻底摧毁华夏—汉文化系统的目的。应该说,满清基本达到了这个目的。现代汉族是“世界上不多的没有自己传统服饰的民族之一”这一现象,反映的就是近代汉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一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近代西方殖民者说近代中国(汉族)是“野蛮人”,并无太大错误。

很多人低估了满清摧毁汉族服饰体系这一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的意义。剃发易服绝不仅仅是改变装束而已,它同时也是对汉族文化系统和价值体系的整体摧毁。这一摧毁之残酷,以至于200多年后,邹容仍在《革命军》中发出如此感叹:“此固我皇汉人种为牛为马,为奴为隶,抛汉唐之衣冠,去父母之发肤,以服从满洲人之一大纪念碑也。”这是此前的蒙元所没有达到的。可以这样说:剃发易服完成后,汉族的传统文化体系即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满清统治集团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有步骤的利用这一文化体系被摧毁后的碎片,所重构的一套清式“传统文化”,实质是个传统文化的赝品。清记“中华文化”之建立,宣告了传统中华文化体系的彻底灭亡。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根本无法理解清末以后中国所走的道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