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相约多瑙河(图文展示稿,非定稿) -- 生命之歌

共:💬38 🌺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1.9雷根斯堡——神圣罗马帝国和石桥

§1.9雷根斯堡(Regensburg)——神圣罗马帝国和石桥

要说错过什么地方都不能错过有13万人口的雷根斯堡。说实话,从凯尔海姆到雷根斯堡的行车路线真的让我大费周章。本来计划是半小时之内到达,可是在路上还转了一次车才到,中间的辛苦就不说了,总之现在是到了我的目的地——雷根斯堡。

在雷根斯堡游玩最好是多花一天时间,急急忙忙的看只能是走马观花,根本不能体会这座雄伟而又历史悠久的城市。所以在从凯尔海姆出发之前,我和朋友就已经预订好了一家青年旅社。这里一是便宜,总共花费才10几欧;二是这个旅社正好坐落在江心岛上,可以把多瑙河的风光一览无余,完全是超值又划算。恰好此处离火车站也只有10分钟距离,并且到达我们的下一站施特劳宾更是仅仅需要不到30分钟。多重享受,在此一举。哈,无形中为那个旅店做了个广告。不过提前要告诫大家一声:这个旅馆只接待年轻人,如果拉家带口的来游玩,还是不要住在这里好。

背着我心爱的旅行包从车站出来后,朋友就开始在我耳旁唠叨,早知道真不应该带他出来和他同路。不过么,德语他比较强,还是找他最好。从车站往外走,迎面就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那里就是卡尔—安森莱姆公园(Carl-Anselm-Park)和林荫大道。在树阴的遮蔽下,我和朋友开始聊起了这座城市,而几分钟以后我们则是聊起了这座城市中的一个伟人——辛德勒。提到辛德勒,估计喜欢看电影的人都知道。我第一次看《辛德勒的名单》已经是在十多年前了,里面的很多场景至今我也难以忘怀。不过我们是否知道,雷根斯堡曾经就是辛德勒的故居,他的过去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找到。也许我们走的这条路正好就是他所走的道路。也许是在他的工厂关闭的时候;也许是在他抽着烟无计可施的时候;也许是在他得到那枚上面刻着“救一个人,就是救了全世界”的那枚置换而百感交集的时候……总之,这里曾经留下过他的脚印,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应该也走过这里,曾经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给辛德勒的心理造成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一个景点。该处叫做“图尔恩和塔克希斯城堡”(Schloss Thrun und Taxis)可不要看见“Taxi”就认为这是出租汽车站,虽说这门口出租车也是挺多的。其实这是一个博物馆,有三个博物馆连在一起的博物馆。在门口可以买一张通票,那样对于我这样的历史军事迷是最合适的。我们简单的啃了点面包以后,就开始了这趟旅行。图尔恩和塔克希斯这个家族其实在12世纪就已经出现在巴伐利亚了,他们的祖先是伦巴第(Lombardy)的塔索(Tasso)家族,德语的含义就是獾。之后在1650年他们的家族改为了现在的名字,四十五年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加封当时该家族的主政者亚历山大弗朗茨为公爵王。该家族最早是在意大利以邮政业务起家的,后来扩展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萨尔茨堡(今属奥地利)。因为其信誉高,便进入了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雷根斯堡。在17世纪,它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贵族官邸之一,其奢侈豪华程度不亚于皇室成员。现在这里留下的冲水马桶以及供电设施非常值得我们一看,可是这终究只是过眼烟云,今天这里已经归埃美拉姆修道院(St. Emmeram's Abbey)所有,图尔恩和塔克希斯也成了一个著名的品牌商标。修道院就在该城堡的旁边,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修道院了,而且这座修道院是在因戈尔施塔特最著名的建筑师阿萨姆兄弟的又一力作,准确的说是被兄弟俩带着工人们重新建造的。该修道院始建于739年,那个时候雷根斯堡的主教发现了这个地方,他认为这是一个神所赐予的优良场所,所以就在这里建造了修道院,并长住了下来。实际上那个时代更关心的是教堂,修道院的事宜经常是默默无闻或者是不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年后,直到雷根斯堡的沃尔夫冈圣徒接管了这座修道院才真正开始了它的黄金时代。此时沃尔夫冈改了以前的规定,修道院长不再由雷根斯堡主教指定,而是由他们自己选出。这样一下子就让修道院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修士们也更专心的去修道而不是去争权了。不久,他的这一做法传遍了整个德意志,大量的修道院都采用这种方式,修道生活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种苦行僧生活了。1012年,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王朝皇帝亨利二世(Heinrich II der Heilige,1002-1024)在这里发现了中世纪早期的古抄本,所以特别把这里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心,结果一下子就提升起了这个修道院的地位。1295年,该修道院更是被定为皇帝专用的修道院,迥出其他修道院很多。但是在16世纪时,随着新教的鼎盛时期到来,神圣罗马帝国一落千丈,而追随他的修道院地位也更是一落千丈。仅仅过了不到100年,一场大火烧掉了该修道院。为了纪念该修道院在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1731年,阿萨姆兄弟受修道院长之托,重修了该修道院。现在的修道院完全是巴洛克风格的,与以前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不同,尽管我们还能在某些角落看到以前的残垣断壁,但都已经被修整一新,与附近的景色融为一体了。1803年,巴伐利亚选帝侯国走向衰亡,大主教也不再具有实权,该修道院便被卖给了雷根斯堡,成为了当地的一处古迹。1812年,在拿破仑战争后它与图尔恩和塔克希斯城堡合并,便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在这座修道院中最显著和最有名的建筑首推它的长方形教堂,我现在就是身处于此处了。通过了雕刻着圣徒的圆拱形的石门后,我来到了教堂中。在我的面前一个罗马式的长方形会堂,边上是走廊,门口有一个小型忏悔堂。抬头可以看到在木质天花板上有一些图画,表现了基督的生活以及我刚提到的两位修道院长(他们已经成了圣人)的生活图但也有一些裂缝可以看出他们时代的久远。据说这是当年还是修士的教皇保罗六世经常来的地方。顺着往前走就是一个高台,也就是讲经处,上面用铃铛衬托着,而且还刻着1669年,再往后便是唱诗班的所在。但是在这里最突出的地方莫过于后面的地窖了。在地窖里买这大量著名人物,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皇后、王子、巴伐利亚公爵、大主教、隐士、修道院长……甚至还有一个历史学家,总之这些人都是巴伐利亚最著名的人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