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相约多瑙河(图文展示稿,非定稿) -- 生命之歌

共:💬38 🌺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1.8凯尔海姆——神圣的“解放大殿”

§1.8凯尔海姆——神圣的“解放大殿”

凯尔海姆(Kehlheim),一个旅游手册上都懒得记载的城市。不过我却对这个城市很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我对它的那座山丘堡垒——凯尔海姆纪念碑(Befreiungshalle)早就清楚而想在朋友面前出把风头的原因吧,反正我们的确是来到了这座城市。

这里离因戈尔施塔特有30公里,是绝对的多瑙河上的城市。从这里多瑙河开始水量加大,因为有一条支流从这座城市旁边流过,最终注入了多瑙河。要说这里最著名的景观莫过于凯尔汉姆纪念碑,当地人管它叫“解放大殿”。该纪念碑离市中心正好1公里,位于城市西边的山顶上。从这个地方恰好可以俯瞰全城,是个相当不错的瞭望台。要说这个纪念碑的创造者还是我们说过多次的路德维希一世。据说这个纪念碑被建造的想法是他在一次游览希腊的途中想到的,当时是1836年,他刚刚接管这个国家。为了庆贺1813年巴伐利亚从拿破仑手里独立,另外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路德维希一世特别要求建造了这座纪念碑。1842年,该纪念碑的建造权被下放给著名建筑师冯弗里德里希。建筑师采用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结合的技术,并参考了罗马的万神殿的设计风格,别出心裁的建造了该建筑,路德维希一世对这个建筑更是欣喜若狂,命令尽快建造成功。1863年,也就是巴伐利亚从拿破仑手中独立的50周年纪念日,该纪念碑被隆重剪彩,从此竖立在人们面前。

该“解放大殿”呈正圆形,15米高的围墙被通身漆成米黄色,周围有18根栏杆,栏杆的上面有18座灰色的女神像。该女神像代表了在1813年独立战争中,参加战斗的18个德国民族,在女神像的手中有一块标牌,分别记载着该民族的民自于战斗经历。往上看是一个由54根白色石柱托起的绿色圆顶,阳光就是透过圆顶的玻璃而照到大殿之中的。这时我发现绕到前面才是正门,所以我就随着大家的足迹一起绕到了前面。到达前面以后,眼界十分开朗,在不远处就是一道围栏,在这里能俯瞰凯尔海姆全城和多瑙河的景色,山上的绿色和多瑙河的蓝色的搭配让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简直就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然,如果打起仗来,就是“架上大炮台,谁也跑不了”(我自己编的)。在近半个小时的观察后,我回过神来开始阅读“解放大殿”门梁上的字。上面写着德文:

“DEN TEUTSCHEN

BEFREIUNGSKAEMPFERN

LUDWIG I

KOENIG VON BAYERN”

意思是:“德国人的斗士,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在这句话下面写着建造年代:

“MDCCCLXIII”

即1863年建造。到了里面可以看到有36个高3.3米的白色胜利女神像,每两个女神像的中间都放着一块铜盾,上面记录着和拿破仑所打的战役的名称,以及指挥该战役的将军或领袖。往上看和外面的情形一样,也是众多的柱子,柱子上有18个民族的名称。然而再往上就变成了精心雕刻的花朵与人像,以作为美丽神殿的装饰品。但是,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大殿中央地上的那块圆形牌子了。该牌子在众多六芒星的捧拥下闪闪发光,上面写着:

“MOECHTEN

DIE TEUTSCHEN

NIE VERGESSEN WAS

DEN BEFREIUNGSKAMPF

NOTHWENDIG MACHTE

UND WODURCH SIE

GESIEGT. ”

意思是:“但愿德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如何得到现在的胜利和自由的”。其实这时路德维希一世害怕人们得了历史的遗忘症,而在将来的岁月里把这块地方的这些战役彻底忘掉,所以才特别制作了这个东西。实际上这座神殿并没有给德国人民带来自豪感,那么这座神殿所显示出来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民族主义以及巴伐利亚在18-19世纪的摇摆不定态度。尽管路德维希极力想使人民有自己民族国家的概念,可是这种概念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最后反而被普鲁士人所使用,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民族国家概念,结果巴伐利亚最终也变成了普鲁士的一部分。而那时巴伐利亚的政策更是摇摆不定,他们不知道到底谁才能帮助他们,时而与法国、时而与奥地利、时而与普鲁士……各种各样的风潮在整个巴伐利亚吹过,让所有人都不知何去何从。对了,来这里千万不要忘记用2欧买一块来过这里的小牌子哦,这可是可以升值的东西。

离开了“解放大殿”,我来到了凯尔海姆的城区。在凯尔海姆的城区到处可见和路德维希有关系的建筑,让我觉得路德维希就是这里的一切。如著名的路德维希运河,也是在他的主持下所开凿的,用以繁荣城市,并且让大家用多瑙河得到更多的便利。还有就是在街道尽头的路德维希的雕像,这尊雕像把路德维希描绘成一个拿着图纸的工程师,好像正在规划凯尔海姆的一切。除此外还有路德维希教堂、各种以路德维希为名的餐馆、路德维希纪念碑等等,可见路德维希至无处不在。我觉得这座城市如果叫做“路德维希之城”可能比现在的凯尔海姆这个名字更贴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