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庖丁解字 之 故垒西边 上 -- 丁坎

共:💬9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讨论】我的理解,对否?

我理解《故垒西边》的意思是:西方古代的推动(move)、推动者(mover)以及推动的原因( cause)。估计,我这是妄断啊!

关于推动和推动者之问题,在印度的佛教里有能所之分,即推动可分为能推动和所推动。对应的第一推动可分为第一能推动和第一所推动。

根据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的观点,推动力是运动的原因,必然要需找第一原因。托马斯主义正是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延续。问题是,牛顿既已否定了力是运动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我们可否得出第一因也只是改变了世界运动的状态呢,而非改变了世界的运动?

既然只是改变了世界运动的状态而已,那么第一因只是第一推动前的“零”推动而已,我们必然会问此世界还应该有“-1、-2.......-N”推动才对啊!

那么印度佛教是怎么看待此问题的呢?

前文已述,任何一个观察的对象可分为能、所两部分。如看西西河的文章,就分为能看西西河的人和所看——西西河网内的文字,不问所看的内容如西西河之哪一版哪一篇文章;而亚里士多德的关于运动,在佛家的立场看就有能推动——外力,和所推动,一起才构成了推动本身。至于外力所推动的是运动,还是运动状态再所不问。此东西方思想一致\不一致之处已然开始!

佛家看能所之分,不强调能所何为第一,更强调二者的统一性,所谓有能必有所,有所必有能。貌似二者均强调,实际更重能;

西方世界延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经托马斯的发展,通过研究推动的结果,导致必然有第一因之存在。也就是说,在西方更多的是从结果来研究。换成佛家的观点,强调的是所。

再经牛顿一阐发,既然所谓的推动(能),(推动)力不是运动(所)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所)状态的原因,那么托马斯的所谓的外界第一因是否也可以不成立了呢?

以上为看《故垒西边》后的胡扯,看之过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