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士兵系列1——空军中士的军旅回忆0 -- 吴栋

共:💬75 🌺3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士兵系列1——空军中士的军旅回忆5

军旅回忆之五:西郊那片军营(上)

94年农历春节前,我参加完毕业考试,由故乡返回西安。

此时,新兵训练已经结束,战友们各自奔赴新的岗位。同我一道分在预备役师的10来号人,部分留在户县教导队,剩余的,则分到预备役师机关。

出古城西稍门往西,沿路空军单位密集:

沣镐路1号空军电讯工程学院,惯称之为“通校”,1957年9月组建,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通信学校,1986年8月更名空军电讯工程学院,1992年10月曾与总参西安通信学院短暂合并,用该院某系副主任的话讲,刚当几个月的陆军,93年7月便再次恢复空军电讯工程学院编制。主要为空军部队培养通信、导航、指挥自动化以及电子技术方面的专业技术干部和初级指挥军官。我的战友、朋友不少后来均入此校学习深造。1994年时,院长王士松,政治委员唐得生。1999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该院与空军工程学院、空军导弹学院合并,组建空军工程大学。

空军西安基地,也在沣镐路上。基地前身为1969年11月10日组建的空军第11军军部,首任军长姚长川,政治委员张廷桂。1985年10月,改称空军西安指挥所。1993年缩编为空军西安基地(副军级)。现任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乔清晨上将曾任西指政治委员。空军原副司令员李永德中将、原副政委杨英昌中将,济空原司令员郭玉祥中将、成空原副司令员于曰家少将、金陆钧少将等先后担任过西指司令、政委。

我入伍时,基地司令员是空1师前师长魏光修空军少将,政治委员是空28师前政委任成深空军少将,副司令员为空15师前师长李长江空军大校以及兰空司令部军务装备处前处长聂德广空军大校。如今,空军精简整编,西安基地再次改称空军西安指挥所,不过已经由军级降格为了师级。

预备役师所在的丰登南路,更是部队云集,这里有兰空炊事员训练大队、兰空沣镐路干休所(简称兰干)、空11军丰登南路干休所(简称军干)、西安机场干休所(简称机干)、16飞院飞管系、雷达38团、四站修理厂、后勤训练2团等等。

其实也难怪,原先这里紧靠西关老机场,空军驻扎相对集中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

捡几个熟悉的单位一一道来吧!

先说兰空干休所,全称应该叫做兰州军区空军西安沣镐路干休所,在毗邻的3个干休所中,这家的身价最高,住的都是军区空军退下来的领导干部。刘懋功(曾任南空、兰空司令员)、刘镇(曾任兰空政委)、李赤然(曾任南空副政委)、袁学凯(曾任兰空副司令员)、陈海林(曾任兰空副司令员)等等,都是正宗的正、副兵团职。

军职干部更是不胜枚举。

按照部队规定,兵团以上干部退下来以后都配备专车。因此,在兰干区分兵团楼和军职楼非常容易,一是看院落大小,二是看门口是否有车库。同在一个院里的军职干部退下来就差些,家里不配公务员,也没有专车,需要用车需提前通知小车班,统一调配。

那时干休所的车档次也不高,老“上海”和“伏尔加”打主力,比起现在这些在职的师、团级别干部都差了老大一截。

不是说“老干部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么?好像在具体体现上,怎么都显得不大充分。

入伍那年,适逢兰空政委郑宝森空军中将离休,搬家来西安前,我随机关警卫班的兵前去兰干帮助打扫院落,诺大个院子,空闲了相当长的时间,荒草丛生。我纯属看热闹,到副大区职的小楼参观了一圈便打道回府,可苦了我那帮战友,锄草犁地外带清扫房间,下午回来个个累得腰酸腿疼。

也难怪,整个大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区,西安绝对算是个好的归宿。因此,兰空干部退下来,除了进北京、回原籍外,大多选择此地颐养天年。

不几天,看到挂兰空机关“午30-1002”号牌的3.0“皇冠”在丰登南路出没,于是知道,郑政委已经搬来了。

相形之下,同在一条街上的11军干休所和机场干休所就差远了,军干仅有几幢将军楼,而机干,则基本是师、团职老革命的天下。

我去兰干的次数比较多,那几年常到老将军家混顿饺子、拉条子什么的吃,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而军干和机干,很少光临。

当然,这不能说明我趋炎附势,都是离退休老头老太太,本人哪里至于庸俗到那个程度?只是因为确实不认识另外两个院儿的革命先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