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温相新书选登】雍正即位真相 -- 叶成斌

共:💬8 🌺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4.雍亲王麾下的“四大金刚”

戴铎的夺位总纲领中颇费篇幅的强调了扩充羽翼的重要作用。其实这一点,雍正从来就没有手软过,他在“藩邸”时代投入的最大精力就是做人的工作,特别是做挖掘、收用能人的工作。雍正自己说过:“用人为第一要务,其余皆为枝叶耳。”雍正在罗致人才方面很有自己的特色,他不但要求这些人具有超常的本领、敏锐的目光,还必须具备赤胆忠心。当年,他的曾祖父皇太极谋夺储位靠的是济尔哈朗、德格类、岳托、萨哈廉、豪格这“五虎将”,如今雍正参与储位之争也有自己的一套班子,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四大金刚”即胤祥、年羹尧、隆科多、戴铎。胤祥在遭到圈禁以后,身体一直不好,而且因为受到康熙的多次贬斥,不可能全方位的露面为雍正出谋划策,所以,康熙末期的雍正夺位的主要担子都落在年羹尧、隆科多和戴铎的身上。

年羹尧,字亮工,藉隶镶黄旗汉军。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曾任湖北巡抚,年羹尧的兄长年希尧曾任工部侍郎,年羹尧的妻子是宗室辅国公苏燕的女儿。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年羹尧少年得志、平步青云。他进入仕途的时间是清康熙三十九年,不到十年的功夫他已经升任四川巡抚,康熙晚年对西北用兵,年羹尧一跃而为四川总督、川陕总督,协助皇十四子胤禵办理西北防务,成为著名的封疆大吏。年羹尧因为是雍正的“藩邸旧人”,和雍正有着一种先天的渊源,特别是他的妹妹成为雍正的侧福晋,这就给雍正、年羹尧的政治结盟增添了一层亲情。年羹尧的妹妹很得宠,过府以后连续给雍正生了两个儿子(雍正即位后又为雍正生有一子,年氏所生三子均早夭),年羹尧虽和雍正是郎舅至亲,可年最初对雍正的态度有些模糊。皇三子胤祉属下的门人孟光祖到年羹尧的领地“打秋风”,年羹尧还送给孟光祖不少礼品,胤祉也是康熙非常喜欢的皇子之一,朝鲜人说胤祉具有“抚军监国”的重任,他的门人到年羹尧处说明年羹尧所处的地位即四川巡抚比较关键,而年羹尧回送孟光祖礼品也表明年羹尧对胤祉的巴结、尊重。雍正很敏感,他对年羹尧这种脚踩两只船的做法十分痛恨,在通信时对他颇有责难,骂他是“恶少”,还对年羹尧六七个月不上请安的书信感到恼火,一度对年羹尧大加威胁。年羹尧所以不像普通奴仆那样效忠雍正,一则是雍正当时并不是“简在帝心”的法定接班人;二则年羹尧的功名富贵不是来自于雍正,而是来自于康熙。年羹尧曾给康熙谢恩:“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 康熙也给年羹尧回复勉励道:“始终固守,做一好官” 康熙晚年曾经感叹部院大臣中难以找到一名合格的清官,如今看到督抚年羹尧能够“甘心淡泊,以绝徇庇” 自然大喜过望,老皇帝对年羹尧的才具、风格都很为欣赏,不断的奖掖他,像后来用他做四川总督兼理巡抚事直到坐上川陕总督的位置,这都说明年羹尧和康熙之间的君臣关系比较融洽,康熙用年羹尧给皇十四子胤禵办理后方事务本身就大有深意所在,只是老皇帝没有想到年羹尧另外与皇四子雍正暗渡陈仓。年羹尧虽然对雍正的态度不那么貌似“赤胆忠心”,可也始终维护雍正的利益、尊崇雍正的主子地位。例如雍正一直想结交翰林院学士蔡珽,但蔡始终不愿相见,还是年羹尧的儿子年熙引领蔡珽与雍正见面,蔡珽见到雍正以后还向雍正推荐了左副都御史李绂。蔡珽、李绂后来都成为雍正整治政敌的两个得力的助手。年羹尧在给雍正写信时说:“今日之不负皇上(指康熙),即异日之不负王爷(指雍正)也”后代史学家认为年羹尧这里所提到的“异日”就是暗指后来年羹尧帮助雍正夺位的意思,我们认为这是比较牵强的,因为当时年羹尧不可能预知后来事态的发展,何况即便是二人讨论如何谋位,以雍正的缜密怎么可能通过书信流露这层意思呢?年羹尧的这番话实质就是表达他对雍正的敬服、解释一些有关他们二人之间关系的误解,年羹尧拿他要报答康熙的知遇之恩来表示他对雍正的感情的不凡。特别是清康熙五十八年以后,雍正与年羹尧的关系走得越来越近,这点从年羹尧的妹妹年氏的受宠纪录中就能看到:年氏在清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下儿子福宜(不久死去),紧接着又在次年即清康熙六十年十月生下儿子福惠。从福宜降生到福惠出世前后相隔不过17个月,可见年氏的得宠程度。而在封建时代皇族姻亲在很多时候都是作为一种联络感情、交通利益的政治手段出现的,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雍正特别宠异年氏当和年羹尧在雍正谋夺储位集团中的地位出现的特殊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隆科多,一等公爵佟国维的儿子,他和康熙既是表兄弟又是郎舅。他自幼就被康熙抚养,很得康熙的信任。他先是充任一等侍卫,后来任銮仪卫使和副都统等职。清康熙五十年,隆科多受到重用,接替废太子一党的托合齐担任步军统领,此后一直到康熙病故,隆科多都再也没有离开这个位置。清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隆科多任理藩院尚书,老皇帝让他仍旧兼领步军统领。隆科多为人能力不俗、且外交、军事上都很有一套,后来他在同沙俄谈判边界时能够坚定民族、国家立场、寸土不让就是明证。清康熙五十八年,皇十四子胤禵在外地给老皇帝写信中专门提及他敬佩乃父的眼光,原来康熙曾经告诉胤禵说隆科多是一个难得军事人才,可以做的了将军,胤禵与隆科多接触之后发觉皇父的眼光确实厉害,这个密奏虽然有些话是吹捧康熙的“知人之明”,可也夹带出隆科多的军事才能,胤禵甚至认为隆科多的指挥本领尚在他之上。隆科多本是皇长子胤礻是一党,后来因为家庭的关系(乃父佟国维拥护皇八子胤禩),他也一度与胤禩关系不错。从隆科多早年的活动纪录看,他和雍正之间的关系非常平淡。但是,隆科多之于康熙实在太为重要,康熙在给隆科多的批答文件上用比较亲昵的口吻告诉隆科多他最近的身体状况,康熙写道:“因想让你知道,故将朕题的诗写在扇面上”,而隆科多给老皇帝的上疏里的语气也完全是家人的口径:“奴才区区无知小儿,靠主子养育成人”、“奴才一卑微小儿,周岁上下就被主子恩养”、“不胜想念主子”,他在接受步军统领任命时,有憾于前几任的步军统领下场都不妙,有畏难情绪,康熙就鼓励他,还给他指明了方向。这些动态自然不会给积极谋求储位的雍正轻易放过,他很快就把拉拢隆科多看作是头号任务。雍正虽然和隆科多原本没有过深的交情,可也不缺乏沟通的桥梁。雍正幼年曾被孝懿皇后抚养,这位孝懿皇后就是佟国维的女儿、隆科多的亲姐妹(因隆科多生年不详,所以,无从判断此女是隆科多姐姐抑或妹妹),孝懿皇后佟佳氏膝下无子,她对雍正很好,雍正即位以后多次提及这位皇后的养育之恩,后来隆科多获罪,却并没有影响到雍正对孝懿皇后的追思,而且这种追思到了乾隆、嘉庆时代还见诸于上谕,孝懿皇后身后的谥号也在雍、乾、嘉三朝累累增加,说明雍正把孝懿皇后佟佳氏对他的抚育也告诉了他的后代。因着这层特殊的纽带,雍正亲切的称呼隆科多为“舅舅”,隆科多也在雍正的不懈努力下成为四皇子集团中的骨干力量。

戴铎,生卒年不详。他和年羹尧一样都是“藩邸旧人”,他的兄长戴锦后来通过雍正的关系做到了河南省的开归道道员,雍正能为一个门人的亲属跑官说明他和戴铎的关系不同一般。而戴铎对雍正也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他在清康熙五十二年就为雍正提供了一整套谋夺储位的纲领性文件,这在雍正的亲信中还是不多见的。戴铎此人大致和金朝海陵王完颜亮的谋主萧裕颇为相似,那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清康熙五十六年,戴铎在任职福建时就给雍正写信说他要谋取台湾道道员这个缺分,目的是“替主子屯聚训练,亦可为将来之退计。”戴铎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一旦争储不利,雍正可以退保台湾岛形成割据之势。这与金朝的萧裕准备发动各地的猛安谋克(金朝的一种军事单位)帮助完颜亮用武力推翻金熙宗的统治几乎如出一辙。戴铎为了替雍正争储开道,挖墙角居然挖到了大学士李光地那里。清康熙五十七年,李光地和戴铎之间有过一次秘密对话,李光地认为“目下诸王,八王(胤禩)最贤”,戴铎不以为然的说:“八王柔懦无为,不及我四王爷(雍正)聪明天纵,才德兼全,且恩威兼济,大有作为。”而且,戴铎还因此劝说李光地:“大人如肯相为,将来富贵共之。”【注13】以李光地的身份能够找到戴铎谈论有关储位的事情,可知李光地是十分了解戴铎在雍正身边的作用的,而戴铎本人也丝毫不隐讳的说“我四王爷”,亮出自己的背景。李光地死于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雍正即位追赠李光地太子太傅的头衔,清雍正十年,李光地入祀京师贤良祠。李光地一直对胤禩颇有好感,他能在身后得到雍正的如此褒奖,想来应该与他同戴铎之间的谈话后的某些表现有关吧?戴铎还肩负替雍正传递消息、联络感情的任务,他到福建上任,雍正就要他代为转交一些物品给闽浙总督满保以示拉拢,戴铎安全的完成了任务。戴铎曾给雍正写过一封信,告诉雍正说他在外地遇见一位神奇的道士,还说这位道士谈吐不俗。雍正就让他仔细说来,戴铎说他请道士为雍正占卜,得到一个“万”字,还专门密奏了占卜的经历。雍正看后大为欣赏,他素来迷信佛、道,如今听说占卜所得“万”字,更进一步的认为“天命攸归”。而戴铎未经请示就能把占卜所需的有关雍正的私人材料向外透露,也说明他在雍正集团里面的真实地位。戴铎一度因为官职较低、生活不惯向雍正发牢骚,雍正劝慰他说:“将来位至督抚,方可扬眉吐气。”明显的作出了封官许愿。当然,有时候雍正也不忘了敲打一下戴铎,让他收敛一些傲慢的积习。清康熙五十七年,雍正写信给戴铎责骂他:“一年差一两次人来诉穷告苦,要两坛荔枝酒草率搪塞,可谓不敬之至。”这一拉一打,令戴铎牢牢的捆在了自己争夺储位的战车上。

纵观雍正集团的“四大金刚”胤祥、年羹尧、隆科多、戴铎,他们都有一个深具胆识、敢于任事的共性,他们也都是才能出众、见解不俗的干才。特别是胤祥,与清初的颖亲王萨哈廉极为相似,都是爱新觉罗皇族中的翘楚。年羹尧、隆科多亦文亦武,深受康熙的重视,这些人都能给雍正罗致到集团内部充当骨干,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四大金刚”也可以看出雍正的政治手腕、眼光的超群所在。

反观胤禩集团则相形见拙。胤禩大概过于相信舆论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康熙的君临天下的威望。该集团的首要骨干即胤禩的哼哈二将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其能力较之胤祥、隆科多相去甚远。胤禟的管家秦道然后来交代说,康熙在世时从不派给胤禟差使,他跟随康熙出巡的次数最少,还经常因为陈述失当惹怒康熙,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清康熙五十六年,老皇帝被胤禟的发言气得半夜爬起来睁眼坐到天亮。一废太子时,胤禟被康熙狠狠的打了两个耳光,双颊红肿,清康熙四十八年大封皇子时,胤禟仅得贝子的虚衔,而他的弟弟胤禵虽也封为贝子却得到了原属于皇长子胤礻是的包衣佐领,实惠捞得最多,相形之下只有胤禟两手空空。无能无势的胤禟喜欢经常炮制一些带有“天命”色彩的故事,例如他总说他的母亲诞育他的时候是因为梦中吃了菩萨给的饼子,他还公开造谣说,康熙准备把皇位传给他、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三人中的一个,而且他的可能性还要大一些。这些昏话传到康熙的耳朵里不但坏了他自己的名声,也要坏了胤禩、胤禵的形象。胤禟的特点是为人仗义、交游广泛。胤禩在一废太子前后处境困难时,胤禟就拉上胤禵携带毒药,说假如胤禩遭遇不测,他们也将同归于尽,这种用生死威逼老皇帝的做法确实骇人听闻。康熙骂他们搞的是水泊梁山的“江湖义气”也是由此而来。康熙的诸皇子中,胤禟算得上是一个长袖善舞的佼佼者,他在外地开了许多买卖,进项很多,天津有他的木器行,关东也有他采参(人参)据点,他利用这些钱财替胤禩集团扩张势力、收买人心,甚至一度挖人挖到了雍正的门下,四川巡抚年羹尧就曾经被胤禟的亲信、外国传教士穆景远所拉拢。胤禟还是康熙皇子中唯一懂得外国文字的(通俄罗斯文字),后来这个本事让胤禟利用在暗中传递消息上面,给即位的雍正指责为“以西洋字做暗码,密通书信”。皇十子胤礻我的生母是遏必隆的女儿,胤礻我在皇子中外家资本最为雄厚。可康熙虽然喜欢胤礻我的“忠厚老实”,但也承认他“并不能力”。胤禟、胤礻我虽然各有长处、不乏忠诚,可在政治争夺的关键时刻却缺乏足够的远见、手腕,他们夹辅胤禩既不能给胤禩提供很好的参考意见,也不能帮助胤禩大量发现人才。因为人才的缺乏在最后关头的角逐上,胤禩集团彻底败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